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寻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寻

孙天慧

(中共北票市委党校,朝阳 122000)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探寻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重大论题,涉及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多方面,需要基于宏阔的时代背景、独特的历史语境进行透视和分析,需要深入这一融合过程的历史进程、内在逻辑,探寻其融合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

借助于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所构筑起来的中西文化相互接触、交流与融通的桥梁,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质性地传播开来,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实践者和发展创新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发扬光大者,自觉肩负起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历史责任。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内容体系、理论精髓以及话语表达,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时期,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邓小平在倡导“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的同时,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要有清醒的认识。江泽民认为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会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进而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深刻影响。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融合的时代性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的深刻论述,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的实践推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这一时期的扶贫开发主要是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实现经济的整体增长。这实际上是一种普惠式扶贫,或者说“大水漫灌式”扶贫。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使过去受体制束缚的生产力得到释放,使农产品的交易环境得到改善。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激活了整个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如果根据现行扶贫标准(即2010年标准)来看,有超过1亿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97.5%下降到78.3%。[21]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原则机制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离不开承担主体。在中国,这一承担主体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有着自觉认同和不懈追求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联盟”,这是一个由政治领袖集体、知识分子群体和人民群众共同组成的“复合主体”——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实践者和发展创新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发扬光大者,自觉肩负起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融通的历史责任。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的两种思想文化体系,但它们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等根本问题的探讨在内涵上有诸多相似、相近、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类”属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和开放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发展的可贵品格以及二者之间价值内涵的互补性,是其价值得以融通的前提条件与契合点。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整体地、辩证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能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世界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价值融通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归宿的相通性经由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实践化合”与品质再造,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和理论表达。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基本原则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目的是为了建构从形式到内容都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能够改变中国面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建具有新的文化生命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秉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民族意识与世界眼光交汇融合的原则;二是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兼收并蓄的原则;三是吸取精华与剔除糟粕同时并举的原则;四是接续传统与超越创新互动协进的原则。这些原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和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继续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与保障。

3.1.5 正确的手卫生 护士作为预防交叉感染的第一道防御线,应在接触患者前后仔细清洗双手,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仅为50%,随着劳动强度增加,洗手的必要性增加,洗手依从性反而降低[37]。专家建议,在双手有可视污染时应流动水和抗菌液清洗[6]。此外,在可能接触到口腔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应佩戴手套,隔离衣的使用不作为常规推荐的方法,除非患者确诊为抗生素耐药菌感染[38]。

标签:;  ;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