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耳鼻喉科的应用分析论文_高红菊

护理安全管理在耳鼻喉科的应用分析论文_高红菊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摘要】临床上所说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策略,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病人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工作者为患者提供优质和良好护理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耳鼻喉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236-02

护理安全的定义在于“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也就是说,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即是护理安全,护理安全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以及纠纷事件的发生,任何的疏忽大意都会给患者、医院和护理人员自身带来不良后果,严重时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后果。故此,认真分析研究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意义重大。我院耳鼻喉科自2010年开始实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以来,收到了比较良好的效果,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人现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特作如下分析总结。

1.影响护理安全诸因素分析

1.1 来自护士自身的因素

多数护士因在学校时勤于钻研专业知识学习而无暇他顾,学校也极少安排法律法规学习,毕业后又疲于奔波联系工作,上岗后需要努力工作积极表现争取自身的价值被领导和同事认同,极少接触法律法规,因此造成法制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工作在一线的护士大多年轻,资质较浅,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临床经验缺乏,操作技术不够熟练,所学的理论难以与实践完全结合,易于发生护理差错;有的护士在书写护理文书时不够规范,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的细节;少数护士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各种护理规章制度,交接班不认真,查对不仔细;也有的护士缺乏医者仁心对患者关爱不够,或因沟通技巧欠缺而影响护患关系等等。

1.2 来自管理方面的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检查督促不力;管理者自身安全意识缺乏,责任心不够,对管理对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管理不严;管理者自身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指导和培训新来的护士、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管理者对各个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出了问题时又不能够采取有力的解决办法等[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来自患者的因素

随着法制教育的普及,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随时都有可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患者对自身的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动辄埋怨医护人员;有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心过强,期望值过高,稍不如意就迁怒于人;有的患者孤独怪癖,性格暴躁易怒、易发脾气等等。

1.4 来自医院环境方面的因素

医院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布局不够合理;病区物品配备不齐;急救室距离病房和门诊过远;病房插线板位置不当、地面过滑、病床护栏设置不当;消毒隔离不严、医用危险品使用管理不当等等。

2.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 安全护理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受惠,但最基本的前提是护士的安全。因此,执业护士首先必须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并以法律法规自律,在工作之余应多一些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护士的法制观念应从学校开始抓起,学校应担负起护理专业的学生的法律法制教育责任和职业风险意识教育。如果学校在这方面有欠缺的地方,护士所工作的单位应该给予补课,对护士进行法律法制教育,组织护士进行学习、讨论护理缺陷案例,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探讨,全方位提高护士的法律法制观念。同时,身为护士,还应该在努力学习钻研专业技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嘱的前提下,秉承“医者仁心”的理念,多方面学习摸索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技巧,将心比心的与患者交谈、聊天、交朋友,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争取患者的信任度。

2.2 医疗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治疗和护理,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治疗工作作用于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反作用于治疗工作,二者应是相互依附相辅相成的关系。整体质量高度上加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有利于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业务水平、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对护士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考核的力度,科学预见各个安全环节、及时正确地采取处理措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作用。具体而言,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指挥员,同时又是护理工作中的战斗员,理应熟悉本病区的专科特点、专业理论和技能以及所在病区患者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好细节管理,在日常护理工作制度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护理安全[3]。

2.3 护理安全预警制度重在落实。病区设立护理安全预警制度,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了解各种意外情况处理过程。比如在患者入院时的介绍、安全教育宣传,可杜绝患者或家属因违反住院安全制度引发的不安全事故;再比如对每个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及时记录护理病程等。对于特殊的患者(盲人、身体残缺者、孤寡老人等)必须详细记录在护理记事本内,每班都要坚持认真仔细的交接,交待清楚以方便给予特殊护理照顾。

2.4 尽可能完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布局的合理性,病区物品配备齐全,急救室应设置在距离门诊和病房的适当距离,至少得有应急通道方便急救;病房的插线板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病房地面和科室通道应有防滑设置,病床护栏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设置并随时调整;严格消毒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毒麻药品、氧气等危险品要严格控制使用并进行严格管理,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闵芳,耳鼻咽喉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167-168.

[2]张敏,护理安全管理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3(8):130-131.

[3]吴玲芳,风险管理在耳鼻咽喉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3):168-170.

[4]李丽,护理安全管理的新措施在耳鼻喉科管理中的成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第32期.

论文作者:高红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耳鼻喉科的应用分析论文_高红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