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论文_朱宏武

朱宏武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思他宁(生长抑素)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效果,为研究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及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对2013年2月6日-2014年2月2日,35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率及愈合率,同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I期愈合率为94.44%,II期愈合率为5.56%,其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为76.47%,治疗组总有效为为94.44%,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医学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方法也在进步。生长抑素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解除梗阻,缓解症状,防止因肠坏死引起穿孔、腹腔感染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思他宁联合手术;结肠癌;治疗效果

前言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结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其发病率在我国占恶性肿瘤第三位,仅次于肺癌及胃癌。结肠癌容易引起急性肠梗阻,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是结肠癌晚期的临床表现之一。结肠癌导致的急性肠梗阻大多为闭袢型肠梗阻,必须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为了探讨思他宁治疗结肠癌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6日-2012年2月2日我院收治的3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6日-2014年2月2日我院收治的3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7-80岁,平均(45.2±10.3)岁。所有患者均存在腹胀及腹痛病史,经X线检查,确诊为肠梗阻,其中完全性肠梗阻23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2例。合并症:陈旧性心绞痛1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例,冠心病3例。肿瘤部位:回盲部7例,脾曲2例,横结肠2例,乙状结肠5例,升结肠14例,肝曲3例,降结肠2例。Dukes分期:A期2例,B期18例,C期15例。术前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16例,中低分化腺癌l5例,低分化腺癌4例,将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7例,治疗组1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一致性。

全部患者均出现腹部胀痛、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腹部X线平片显示肠管出现扩张及多个液面,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饮食,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反复肥皂水灌肠,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生素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措施,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实施常规治疗,即纠正水电解紊乱、持续胃肠减压、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对照组1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择0.9% 生理盐水60mL+生长抑素3mg,经静脉泵注,Q12h且需持续3d(出现手术指征者应立即手术治疗),之后给予手术治疗。术中肠道顺行灌洗,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将其梗阻近端的结肠游离并移出腹腔,用纱布垫隔离并置于消毒大容器内,距肿瘤约4~5 cm近端结肠壁作一荷包,切开肠壁并置入直径2~3 cm的消毒胶管,胶管一端接负压吸引器抽吸。同时在回肠末端10 cm处置荷包缝线造口,插人24号Foley尿管并通过回盲瓣放至盲肠;尿管气囊内注生理盐水后扎紧荷包缝线,导尿管接输液装置,用温理盐水反复冲洗肿瘤近端结肠,冲洗液从远段硅胶管吸出,直至大口径胶管引出液近清亮为止。灌洗时间平均40~60 min。吻合术:常规切除病灶肠段,距回盲部约15~20 cm回肠处开始切除,直至肿瘤远端足够的肠管,将小肠减压。再次灌洗梗阻的远端结肠,清洁后,行回肠—乙状结肠或回肠—直肠吻合术,并将网膜固定于吻合口外层。吻合口放置多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术后处理: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支持,持续5~7 d,记录并观察。35例患者中,行I期右半结肠切除24例,行I期左半结肠切除术4,横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1期切除术5例。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体征完全消失,梗阻症状有效缓解;有效:体征有所改善,梗阻症状部分缓解;无效:体征未出现变化,梗阻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期愈合率为94.44%,II期愈合率为5.56%,其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29%,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

3.结论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急性肠梗阻是结肠癌多为中晚期常见并发症,且结肠癌恶性程度高,远期生存率低,故治疗原则以救命第一为原则。外科治疗目的是解除梗阻,切除病变,重建结肠功能,改善和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因该症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疾患或器官功能障碍,不应为根治或最大限度的处理而延误救治,甚至因其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多为为闭襻性大肠梗阻,致肠内容物淤堵,大量细菌得以繁殖,如不及时治疗,疾病进一步发展时,肠管高度膨胀,高压扩张易使肠壁出现血供障碍,进而引发肠壁缺血坏死,导致肠管破裂穿孔,造成腹腔感染等。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至关重要,目前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原则是解除梗阻,争取对肿瘤进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与生长抑素结合可以有效解决结肠癌疾病。生长抑素是由14个氨基酸所组成的环状多肽类激素,属于可抑制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的一种主要的下丘脑激素。生长抑素可有效减少消化系统液体的分泌,这种抑制作用可包括胃、肠、胰、胆等整套消化系统。生长抑素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胃肠运动功能调节因素,可有效抑制胃肠的运动,可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因此可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生长抑素可通过与特异性生长抑素受体即SSTR进行结合,来抑制cAMP依赖信号的传导,从而激活酪氨酸磷酸酶调节细胞中的信息传导机制,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诱发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生长抑素通过抑制肿瘤毛细血管的生成与生长,减少瘤体的血氧供给;通过抑制肿瘤的葡萄糖利用率阻碍瘤体生长;通过增强机体对于肿瘤的免疫能力起到对抗肿瘤作用。因此对于恶性肠梗阻应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35例患者的回归性分析说明了思他宁结合手术治疗结肠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人们对结肠吻合口的愈合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肠腔内容物对肠黏膜上皮有重要营养作用,加之围手术期监护、麻醉和手术技术的改进以及有效的抗生素和各种支持措施的加强,相信在未来会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华洲;丁思勤;王铎;韦宏成.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4(08).

[2]张精华.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05).

[3]王国义;古蓉.50例老年梗阻性结肠癌的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8).

论文作者:朱宏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分析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论文_朱宏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