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实施中变革的防范策略_合作学习论文

关于新课程实施中异变的防范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策略论文,中异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实施新课程以来,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双方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都经历了真切的体验,也获得了进步与发展。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一系操作过程中,课程改革的现实与改革的理想、现实的结果与预设的目标之间的异变已或隐或现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尽管产生异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透过种种课堂教学现象,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引起课改异变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上的偏颇,而教学理念的失却将直接导致教学结果的南辕北辙。因此,要预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与课改预期目标的偏离,就应该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努力提高教师在教学理论方面的造诣,努力形成课题研究意识,从而避免进入误区。

本文想就实施新课改的实践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出发,谈谈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进入误区的相关策略。

二、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1.教师对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有失偏颇

许多教师认为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唯一的学习方式,没有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课堂,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

在这种单一的、片面的认识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而是生搬硬套,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其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是多姿多彩的,既要有创新,也要有继承,而不是简单、刻板地转换一种教学方式。显然,多元的教学内容需要多元的学习方式,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

2.把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支离,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作是一个显性的教学环节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看成是相互独立的三块内容,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一栏中,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跟“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应的三大环节,逐一展开。

显然,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的一种误解。新课程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不是相互独立的三块内容,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只不过三维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是外显的,是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单元必须完成并要求掌握的外显的知识与技能和学习目标,是可以进行传授、也可进行检测的内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更多是隐性的、也无法进行量化的,并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可能体现出来的东西。它既不可能通过硬性的讲授来实现,也不是靠某一节课或某一学习阶段来完成的,而是依附并贯穿于各门学科、各种活动中,甚至跟家庭与社会都是息息相关的东西。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意、有机和适时的渗透性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3.认为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讨论就是合作学习

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前排学生回头或前后左右学生即刻靠拢,随即就发出了谁也听不清的嗡嗡声。有些小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活跃,热闹非凡,而实际上学习效果却甚差。具体表现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讨论,在讨论中你讲你的,我干我的,不尊重他人的思考,盲目否定,一有不顺,便相互抱怨、指责,甚至发生争吵、产生矛盾。有的小组成员甚至趁机在讲空话,讲笑话……

这样的学习,怎能算是合作学习呢!

那么,怎样的学习才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并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协作与交流,是针对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其意义和作用是极其深远的。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合作学习达到以好带差,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之不足,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还在于通过具有充分交往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做学问”的过程中自然地感悟到在现有的环境里应怎样面对现状,怎样与人合作,怎样利用信息,怎样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不能只注重外在的组织形式,而无视它的内涵。否则,这种徒有形式的形式不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而且这种不断地“讨论”与“合作”还会严重破坏学生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造成思维训练和技能练习的不足等负面影响。因此,在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针对合作学习的特征,精心配置好学习小组的成员。其次,教师也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地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真正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4.认为新课程的课堂中“活动”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堂应该从活动中开始,在活动中结束,活动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的。如果没有“活动”,新、旧课程还有什么区别呢?在这样的认识中,就挖空心思地引入了众多的活动内容,而不顾及活动的目的和深层的意义,课堂活动就成了为活动而活动。

显然,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曲解。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力求优化教学过程,力争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力倡导多元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张扬学生的轻松愉快,进而赋于学习活动以新奇感,使那些原本单调的技能训练和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进入乐学的状态。同时,教师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有意、有机、适度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体态技能的协调发展,使学习过程既是一个知识的习得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一种防止新课程实施中发生异变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目的是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和学会学习,进而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不是对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一概地加以否定和摈弃。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能满足学生达成认知结构、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体系,应该是多边多重、多种多样、相互穿行的和立体化了的信息传输系统。因为每一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都有自己特殊的作用,而且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时候,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以课堂的具体进行状态来进行适时调控的。形式只是内容的需要,致力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阶段的终极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更要充实学生文化知识的底蕴,并要自觉地保持两者的平衡和协调。如果不顾具体情况,刻意追求“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就势必使教学结果陷入某种怪圈。

为防止新课改的异变现象,避免课堂教学走进误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努力构建多样化、最优化的教学策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不能生搬硬套,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叫学生去合作、去探究。教师要确立这样的思想,课堂是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主要看你能不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新内容联系起来,并尽量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然地融合到一起;看你能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看你能否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进行学习和思考。而不是看你人为地在课堂上呈现了什么表面化的、形式化的东西。

图1

教学实践表明,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设计程序如图1所示)中善于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思路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有机地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努力建构起一个适合于教学的实际情况,也易于传输,便于交流、吸收的信息交互作用系统(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教师在对教学设计的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应以审视的眼光精雕细刻自己的教学设计的作品,仔细看看教学构思是否和谐,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流畅有序,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演示实验是否直观及能否说明问题,教学语言是否富有艺术性,板书的设计是否规范恰当,学法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教学机制的运用是否机敏灵活,教学设计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反复推敲、琢磨,努力把各种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有效的信息传输系统,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间、学生间发生思维交互作用的反应场,并不断地激发出新的知识和方法。

四、进行课堂教学方式选择与整合的案例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中异变的程度和性质。下面以“波的形成和传播”为例,看看应如何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演示实验、学生自主实验、视频与多媒体动画等教学媒体以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的讲授引导等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真正把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分别播放展示水波、随风飘扬的旗帜、绳波等现象的4段视频,让学生在观察中形成对波的表象。教师紧接着提出以下2个问题引入新课:

(1)从视频中可见,这种波动形式的出现是机械振动引起的,我们称它为机械波。那么,机械波是如何形成的呢?

(2)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遵循什么规律呢?

2.实验观察,形成表象

将平放于教室内过道的地面(大理石或瓷砖装饰过的)上的细橡皮绳,水平拉直后,一端让学生按住,教师左右抖动绳的另一端,结果,在细橡皮绳上出现了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形成了绳波。

在引导学生观察绳波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依次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中,引出物理学研究中重要的理想化方法——模型法。

(1)由于手臂振动的无规律,导致产生的绳波也无规律,就此提出一个问题:能形成有规律的绳波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如何保持绳波振幅和频率两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参考答案:让手臂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保持不变。

(2)怎样研究绳子这个不“规则”物体所产生的波动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振动的手中握着的那一段绳子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握着的那一段绳子的运动情形和手的振动是一致的。由此可认为绳子是由许多“绳子段”组成的,再通过“微元法”的思想把绳子“切割”成无数多段、无限小的“绳子段”,引入“质点”的概念。这样,绳子这个“不规则”的物体就抽象成了由无数个质点用细线串起来的“质点串”。绳子的运动规律和“质点串”的运动规律相似。因此,可通过研究“质点串”的运动规律,可近似地得到绳子的运动规律,这就是模型法的运用。

(3)如何控制绳波以便于观察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计算机模拟绳子运动规律的角度思考,向学生展示模拟绳波形成过程的演示软件。

(4)机械波具有什么特点?

顺势引导,把物理情景适时地转化成物理问题。

3.自主学习,建立概念

3.1 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思考题快速阅读课本

(1)什么是机械波?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2)机械波具有哪些特点?(3)波动与过去所学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有什么不同?(4)机械波与机械振动有什么不同?(5)机械波有哪几种形式?(6)机械波有哪些应用?

要求:圈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发现疑点,从问题研究的角度入手,认真研读教材中的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上述问题;概括出本节内容的提要。

3.2 要求学生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动手实验

图2

自主实验1:如图2所示,在实验桌上并列竖直放置几块木块,用力使左边一块木块向右倾倒,结果其他几块木块便先后相继倾倒。

自主实验2:在盛水的长方体玻璃缸里,放入小木块(红、白相间排列,其间用丝线间隔恰当地串在一起),用细铁丝周期性地拍击小木块一端外的水面,这列小木块便依次振动(小木块在水带动下振动),出现了凸凹相间的水波。

自主实验3:指导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横波实验器中产生的绳波进行观察和思考,探究绳波的形成过程。

4.分析讨论,揭示规律

图3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软件向学生演示模拟绳波实验(图3),启发学生理解“波动问题本质上是质点的振动问题”的含义。在观察模拟绳波运动的过程(根据需要,要通过“暂停”“继续”“快放”“慢放”等功能控制模拟绳波的运动,让学生仔细观察)中,依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的形式探究以下问题:

(1)各个质点的运动规律是否相同?(2)各个质点的振动在时间上是否存在什么规律?(3)每一个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是否相同?振幅是否相同?(4)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过程中,振动形式传播的距离在波形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引出波长的概念。)(5)质点振动方向与绳波传播方向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吗?(设计意图:绳波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是垂直的。这个问题为以后对横波和纵波的判断依据打下基础)(6)在波传播过程中,质点“随波逐流”吗?(设计意图: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7)在波动过程中,往外传播的是什么?(设计意图:波传播的是一种运动方式而不是质点本身,传播出去的是能量。让学生理解波能传递能量,为后续内容的教学奠定基础)

5.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在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讨论过程,对机械波的特点在头脑中已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先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在班集体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补充完善,形成结论:

(1)每个介质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2)各质点不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3)离波源远的质点比离波源近的质点在振动形式上要滞后一段时间;(4)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过程中,刚好形成一个完整的波形。

6.拓展运用,立体构建

(1)请学生谈谈:我们还学过哪些理想化的方法?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可进行适当的提示。

(2)教师用纵波(弹簧波)演示仪演示纵波的波形。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产生的过程,要求学生类比横波的有关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弄清楚这两种波的差异。并要求学生说说:你在生产和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应用机械波知识的情景。

(3)在黑板(磁性)上将旅游象棋子(铁质)间隔适当地排成一条水平线,并说明:每个象棋子代表一个质点,这条线上象棋子的所在的位置,表示质点的平衡位置。先由教师示范性的摆出T/4时刻形成的波形,再请学生分别摆出T/2、3T/4、T、5T/4时刻的波形(整个摆棋子的过程中,都应紧扣波的特点进行,边口述、边摆棋子,其他学生随时准备评议、修改)。

(4)用CAI课件设计模拟练习进行交互性训练。值得指出,演示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紧的是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的真实性,有时甚至可能产生震撼性的效果,这是运用多媒体动画所无法比拟的。本教学设计的第1个亮点是仅仅把多媒体演示软件定位在辅助教学的功能上。通过真实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软件中物理现象的可控性和直观性,最终促进学生知识上的意义建构,这应该是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一般方法。本教学设计的第2个亮点是为了实现实际演示中绳子的波动到模拟演示的“质点串”的波动的“平稳过渡”,教师适时地引入了模型法的教学,使得模拟软件的出现不仅不突兀,而且还亲切自然,也使得在一堂课中“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教学设计的第3个亮点是,根据物理知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对有关的教学媒体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后,使反映教材内容的“知识序”、反映教学要求的“教学序”和反映学生思维特点的“认知序”更好地和谐起来,形成了一个可以促进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各种体态技能的协调发展的信息系统,从而有效地健全了学生的心智,完善了学生的认识,从而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五、结束语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只要我们能珍惜一切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的关系,多一份理性的思考,少一点浮躁和盲从,就一定能够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标签:;  ;  ;  ;  ;  ;  ;  

论新课程实施中变革的防范策略_合作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