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层工会的调查_企业工会论文

企业基层工会的调查_企业工会论文

来自企业基层工会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层论文,工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工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工会组织的生命力决定于基层工会的活力。为了全面掌握威海市基层工会的现状,把握基层工会在职工心目中的位置,检验工会工作的效果,修正工作中的偏差,预见未来的发展走向,最近,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对全市有基层工会组织的1350家企业的30443名职工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 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我市基层工会组织发生了深刻的良性变化。

一、因势变化,工会的生命力在逐渐加强

性质变化。工会在市场经济下的群众化已成趋势,计划经济的工会行政化渐失民心。群众化已成广大职工群众的强烈愿望,但行政化的“紧箍咒”还在一些企业起着重要制约作用。

调查显示,职工对威海市总工会、所在市区总工会、所在委局公司工会、所在企业工会的满意及较满意率分别为90.6%、89.8%、87.5%、88.5%。52.5%以上职工认为各级工会能够代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59.1%的职工认为他们的工会具有独立性,70.2%的职工认为职工与企业行政发生矛盾时工会代表职工。79.1%的职工认为工会能够协调解决职工与行政的矛盾。91.6%的职工认为工会的改革应当群众化,另外,54.5%的职工认为阻碍基层工会发展的阻力来源于企业行政和主管上级。以上数字透露出一个信息,工会已经显示出摆脱行政“附属”的趋势,法律和现实要求工会姓“群”。

领域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会主要配合国家政治形势在政治领域发挥政治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工会已经深入劳动用工、劳动工资、安全保障、劳动争议、劳动法律监督等经济领域。

调查显示,71.8%的职工反映工会指导他们与行政签订劳动合同,64%的职工反映工会代表职工与行政签订了集体合同,48.2%的职工有困难找工会解决,88.2%的职工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企业改制后应当加强工会。

由此可见,工会在劳动关系、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已是其它组织所无法代替。

身份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格局,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的三方利益主体,工会在政府和企业面前代表职工,这已为法律所规定。工会不是企业与职工的中间人,更不是行政的一个科室。调查显示,基层工会正在进入这个角色,80%以上工会领导思想上已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并逐渐在实践中以工人的代言人身份活跃在经济领域。而59%的职工对这个角色的确认投了赞成票。但是工会身份的转变,是一个逐渐明晰的历史进程,时而还听到一些企业领导人的反问:“工会代表职工,我代表谁?”并且还有17.8%的职工认为工会可有可无。

活动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会随政治“刮风”的倾向严重,所搞活动追求热热闹闹,轰轰隆隆,热衷轰动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工会在劳动法律领域的执着和活跃,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工会的活动趋向规范化、法律化,突出表现为已出现中国特色的集体协商谈判萌芽和较大面积的签订集体合同局面。

调查显示,我市高区工会已多次在韩国独资企业进行过平等协商谈判,迅速处理了罢工等棘手事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得到全国同业的好评与肯定,也受到职工和外商的好评。真正显示出工会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从而稳定社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统计所知,全市各类企业已签订集体合同341家,在全省居前列, 职工认为签订集体合同有一定作用和积极作用的达86.6%。可以充分地肯定: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集体劳权方面正迈出坚定的步伐,工会在劳动法律赋予的权利方面逐渐学会了使用。

分析以上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市工会总体上已经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变,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并且争取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形势:领导支持、法律支持、职工支持。

二、工会的困境

由于市场经济的惯性还在起着一定的作用,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工会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时间差”,暴露了一定的滞后性,使工会工作难能在改革全局中发挥应有作用。具体表现在四方面的内外困境。

1.工会组织与工会专职干部成反比,工会组织增加,专职干部却在锐减。与建市之初比,我市基层工会组织由1990年的1016家增加到现在的近2000家,增长比例将近97%, 而工会专职正副主席却由1990 年的359名下降到现在的305名。而1990年的威海市总及两市一县一区地方工会主席在同级人大常委任职5名,在同级政协常委任职6名,如今威海市总工会及三市三区在同级人大任职2人,在同级政协任职4人。在改制企业中,即使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市,工会主席未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的达45%。工会专职主席的锐减,工会主席政治待遇的下降,决定了工会在涉及职工利益的政策参与方面,只能成事后诸葛亮。源头参与不上,会出现许多代表维护职工利益的被动,从而削弱政策的群众性和科学性。

2.工会与行政的平等伙伴关系未建立,工会的身份确认差,行政领导控制工会的现象严重。职工反映有40.9%的工会隶属企业行政的一个科室,有40.3%以上工会主席非选举产生,而是委任,从而造成厂长、经理可以随意任免工会主席。工会处于“难在其位,难谋其政,任人摆布”的境地,根本不能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从而导致工会行政化而削弱了群众化,职工难能满意。

3.以权代法,有法难依,导致工会权利受损,工会工作难开展。据调查,77.7%的职工认为企业不按时上交工会经费违法,而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以权代法,一枝笔签字,拒不按《工会法》规定交纳工会经费,直接损害职工和工会的利益,工会开展诸如送温暖活动只得求助政府,间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甚至有的领导把收缴经费列为“乱收费”范围加以抵制,导致部分工会全体出动收经费,忽略了本职工作,损害了工会形象。

4.工会干部队伍“人弱腰软”的现象严重,自我认同差,矮化了自身形象。主要内因是近几年来,工会干部新老交替频繁,不到届走人现象严重,导致骨干流失,新干部缺乏培训,不熟悉工会业务,习惯于听命于行政,望着行政脸色忙于琐事,偏离了群众化的轨道。

总之,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各种企业改制工会组建的不同步,大量私营企业组建工会的艰难,外商企业对组建工会的误解和推诿,工会组织人员的严重缺员,工会组织编制的日益削弱,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举步维艰,来自方方面面外部的干扰,使工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工会的出路

尽管工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尽管工会的变革无坦途,但通过这次调查,根据职工的人心向背,根据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可以描绘出今后一段时期工会的工作路数。即坚持“一个原则”,构筑“一个体系”,落实一个“群众化”。

一个原则:即在维护改革大局中有作为。工会工作在现阶段离开大局求作为,只能是缘木求鱼。即使工会充分享受应有权利,在复杂的变革时期也必须极为谨慎,因为削弱了企业的生存,工会就会受到报应,工会的生存与企业休戚相关。

一个体系:即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在劳工问题处理上的“三方原则”,即政府、雇主、工会三方共同解决劳工问题,已为国际通行的基本原则,我国人大常委会也于1990年9月7日批准。目前我国理论界早有呼吁,个别省份正在试点起步,山东省领导对工会表示支持。

建立改革立法体系。市级以上工会组织要作为劳动者代表的身份进入立法机构,在立法实践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解决劳动者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立法建立在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落实工会在人大、政协中的组织配备政策,真正做到源头参与。

建立“三个机制”。即山东省总工会倡导的建立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机制,职工自我保障机制。工会是劳动者民主管理的组织者,对于基层工会来讲,建立和健全职工参与管理的各项制度,组织职工参与管理,这是工会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建立,是劳动双方自行调节的一种基本形式,签订集体合同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是最有效的法律教育和实践。职工的自我保障机制的建立,必须在工会有效创办经济实体,壮大工会的经济势力,并在下岗职工再就业中大显身手,才是对职工的有力维护。

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指出:必须加大职工民主管理力度,重大决策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要加强企业行政招待费向职代会汇报制度,要加大对国有企业领导民主评议的力度。因此,应迅速建立人大、政协、工会、劳动部门的联合监督委员会,加大劳动法律监察。

一个“群众化”。工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会员的支持与信任。工会的组织和入会率,取决于工会代表和维护会员利益的程度,取决于工会工作的实效。否则工会维护力度不到位,就会萎缩。要做到“群众化”,必须树立工会职工代表的新形象,为职工多办实事,在当前要围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真正把工会办成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据此,建议改革工会干部管理体制,基层工会的专兼职干部,都要履行民主选举程序,由会员直接选举产生,改变委派制为民主选举制,要解决工会干部“协而不管,不协不管”的局面。

标签:;  ;  ;  

企业基层工会的调查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