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论文_彭丽荣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论文_彭丽荣

(中国解放军181医院妇科,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往往比较复杂,且波动较大,极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可以提高疗效,帮助病人完成所有的治疗,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系统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与自身个体特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癌症认识程度有关,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行为指导,逐步减轻癌症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肿瘤患者还需要得到社会支持,为患者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活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支持的正向力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2008~2010年我科收治恶性肿瘤病人105例,年龄7~90岁,25例未施行手术,其余均进行了手术。

2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特征分析

2.1怀疑否认期

患者突然得知自己患癌症时,都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心理上不愿接受事实,往往认为医生是不是搞错了,表现为不安,烦躁,烦闷,反复去大医院复查,极力否认这个事实,因此怀疑否认期对患者来说,可以缓和沉重的打击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2.2愤怒发泄期

当患者确认了癌症的诊断后,常常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出现哭闹、恐慌、冲动,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无限的愤怒和不平,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同时怕亲人及社会遗弃他,这种不稳定情绪,会降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正常生活能力。

2.3悲观抑郁期

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考虑到家庭的各种负担,例如:孩子未长大,年迈的双亲无人照顾,经济负担,因此会出现悲观绝望恐惧焦虑,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持续时间过长则导致抑郁,并且家庭负担过重,缺乏交流的渠道,负担情绪得不到及时发泄,均会加重抑郁反应的程度。

2.4绝望频死期

当各种治疗方法均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时,以及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都会出现绝望情绪,感觉到自己频临死亡,因此失去生活的勇气,会拒绝一切治疗,并极力寻求通往死亡之路,以求早日解脱。

2.5恢复平静期

经过了上述几期的考验,患者已经接受了现实,情绪趋于平稳,配合治疗,对死亡也不再恐惧,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患者常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再考虑对家庭及社会的责任,出于无望无助的状态。

3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3.1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动态,关切体贴病人,耐心听取病人的心理感受,适时的给予心理疏导,同时还要熟悉病人的治疗方案各具体的治疗方法,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恶性肿瘤患者一旦知道患了不治之症,生的希望会降低,死的欲望会加强,这是护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唤起患者生的希望和求生的信念,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感受,进行有关健康教育,纠正一些错误认识,或让其他病友讲述成功应对各类情况的经验,让他们多与治疗效果好的病友相处交往,从而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3.3当患者出现绝望情绪时,这时患者听不进医务人员、家属、朋友的劝说,产生对立情绪,治疗依从性很差,此时应当给予抚慰,允许其发泄愤怒,并让其最亲密的人陪伴在身边,用关心的话语温暖他们的心,调整他们的心态平衡。

3.4同时应重视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嘱托他们不能在患者面前流露出悲哀的情绪,还要强打精神安慰患者,对病人的发泄忍气吞声,为了病人的健康委曲求全,因为家属对病人的关心可以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治疗作用,医务人员、家属应共同创造一个良好温暖的环境,有助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4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平衡的应急因素,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能否为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包括:(1)情感支持:使其感受被关怀、被尊重。(2信息支持:对个体发展和康复有用信息均可成为信息支持。(3)工具性支持:包括提供金钱、物品,帮助完成具体任务等。

社会支持来自:(1)家庭方面的支持;(2)社会的支持;(3)医务人员的支持。总之,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痛苦,并使患者增强对护理行为的依从性,在需要支持和提供支持之间相互配合是取得成功支持的关键,对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江华,郑修霞,陆虹,宫玉花,朱秀,侯睿;认知行为治疗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10期

2、于轶群;肖兰香;郑春生;卢雪洁;;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人格特质及医学应对方式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6期

3、郑逸君,陈画华;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外照射治疗的整体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12期

4、彭红莉,王组承;心理肿瘤学[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5、杨卫兵,李宁;晚期癌症患者42例的临床症状及临终关怀[J];贵州医药;2003年02期

6、赵玮琳,赫军,吴京平,朱敏嘉,范淑君,李梦阳,施穗琴,梁红英;肝癌与乳癌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2001年05期

7、李辉;欧柳红;;中年癌症病人抑郁及社会支持相关分析[J];现代护理;2006年05期

8、梁曦;何文艳;李春霞;;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6年13期

9、李文珍,王俊杰;7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阶段性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年02期

10、康琳;;癌症护理现状与展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1、项伟岚;叶志弘;王雅萍;任咏梅;;哀伤护理委员会在临床中的实践[A];姑息护理(Palliative Care)理论与技术国际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2、左芬;林胜友;;生存质量与中医治疗肿瘤疗效评价探讨[A];浙江省中晚期肿瘤姑息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论文作者:彭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论文_彭丽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