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探讨论文_陈静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三病区 430033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腰椎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将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腰椎优良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的优良率(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白领、机关办事人员等久坐人群不断增多,这也使得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腰椎间盘出现变形或破裂后,髓核向椎板内或者后方突出,长期的刺激及压迫相邻组织会出现相应的症状。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保守治疗、手术与微创介入的手段,而术后神经根粘连、硬膜囊受压是常见并发症[2]。基于此,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本院应用了康复护理的方法,在降低并发症与提高疗效上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CT、MRI检查确诊,排除患有严重器质性、精神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患者也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1.3±4.6)岁;病程8个月~9年,平均病程(4.2±1.6)年。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1.6±4.3)岁;病程1年~10年,平均病程(4.3±1.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患者物理及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操作如下。

1.2.1 第一阶段康复护理

术后4h-3d这一时间段,指导患者进行创伤训练,主要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根粘连的发生。指导患者家属正确抬腿方式并维持膝关节为竖直状态;进行双下肢抬腿训练及踝关节环转、背伸运动;主动抬腿有小幅度训练逐渐向大幅度训练过渡。

1.2.2 第二阶段康复护理

术后4-14d这一阶段,可以适当增加训练的强度,为患者佩戴腰围贴墙进行腰背柔韧度训练,主要让足、臀、头紧贴墙面,维持5min左右,循环3次;进行伸背运动,取患者俯卧位,下肘撑床,上半身后仰形成抬头状,维持20s左右,循环多次;进行伸屈髋膝运动,仰卧位下主动屈曲髋、膝关节,用手抱住膝关节使其逐渐向胸部靠近,首先为单膝关节,后续为双膝关节。

1.2.3 第三阶段康复护理

14d后的康复训练为下床活动,进一步增强腰背肌肉训练强度,进行飞燕式背肌运动,主要保持去枕平卧俯卧位,嘱咐患者抬头挺胸,双手放于背部,膝关节身之后让头、胸及双腿同时发力,保持3秒后放松,循环多次;进行五点式腰背肌运动,主要取患者仰卧位,屈曲髋、肘、膝等,利用双肘、双足的作用将腰背部提高。

康复护理过程还需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制定合理的锻炼方案,出院后对患者是否坚持康复运动进行指导,纠正患者不良姿势,训练过程指导患者做好腰背部的自我保护。

1.3 观察指标

(1)康复效果评价。优:术后1个月后运动无限制,腰腿疼痛消失;良:术后1个月可独立进行轻微活动,出现轻微腰腿疼痛;可: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有所改善,但是不具备独立活动能力;差:术后1个月腰腿疼痛及运动功能均无变化。优良率=(优+良)/总数×100%。(2)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与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其中VAS评分为1~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SF-36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作统计学结果分析。

2.结果

2.1 康复效果

观察组腰椎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在各个年龄群体均有较高发病率,这必然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3]。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除了需积极治疗患者疾病外,还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前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但是由于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因而临床中大多采取保守治疗的手段[4]。相关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在不同时期进行全面的康复锻炼,可以纠正患者不良姿势,改善患者的腰背肌柔韧性,增加脊柱关节稳定性,这样可以巩固临床治效果,避免病情复发与加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应用康复护理,借助显示观察组术后患者腰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以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腰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245.

[2]李敏.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23):2414-2415.

[3]陈瑞珍,陈文宇,关水仙.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7):975-976.

[4]刘涛.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1):220.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探讨论文_陈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