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干耳时间的影响论文_毕梦,王丛(通讯作者)

毕梦 王丛(通讯作者)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观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干耳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100例,乳突根治术)和观察组(116例,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干耳时间及术后2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能明显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干耳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干耳时间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110-0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粘膜、骨膜可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降低[1]。乳突根治术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耳内病变组织,但其术后复发率高,还会降低患者的听力,甚至造成耳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形成一定危害[2]。鼓室成形术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重建中耳音结构用以提高传导性听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应用广泛[3]。为进一步印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观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干耳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21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1],且临床资料齐全,按患者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3±6.5)岁;病程0.5~32年,平均病程(15.4±9.3)年。观察组(116例)男56例,女6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2±6.7)岁;病程0.6~30年,平均病程(15.5±9.2)年。经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完璧式乳突根治术治疗,首先,在患者耳后或者耳内做切口,在骨膜下进行分离,完全暴露其骨性外耳道和乳突,并进行常规乳突轮廓化,从而有效清除患者胆脂瘤和皮质;然后,待乳突皮质、骨性外耳道后壁切除之后,除去患者耳内胆脂瘤等不可逆的病变组织,仅保留其低位骨架;接着,经患者面神经隐窝部位开放后鼓室,在原鼓窦入口位置进行填充,重建听骨链;最后,修复患者鼓膜穿孔情况,并经其骨桥覆盖上鼓室区。

观察组则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待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采取仰卧位,调整头部使患耳向上;经麻醉后,在患者耳后做切口,制作外耳道皮瓣和肌骨膜瓣;而后将患者乳突轮廓化,磨去患者患耳的上鼓室外骨壁和上鼓窦外骨壁,然后将鼓室胆脂瘤、肉芽、乳突腔等悉数清理;接着,采取自体颞肌筋膜对患者的鼓膜进行修补,并将患者的听骨小柱或成型听骨置于镫骨上,同时,采用患者自体骨粉对其乳突腔凹处、鼓室进行填充。术毕,取碘仿纱布对患者耳空腔进行填充,一周后拆线,再观察一周后将填充物取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根据术后2周患者临床症状、听力水平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术后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听力提高幅度超过20dBHL;有效:患者术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听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无效:患者术后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部分发生恶化,患者听力未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各组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计数资料结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干耳时间比较

观察组干耳时间为(32.4±7.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1±8.9)d,差异显著(P<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2周,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104/1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70/100),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患者发生耳部感染,但未及时进行治疗而引起的疾病,其临床治疗原则为控制继续感染、通畅引流脓液、清除耳内病灶,从而尽可能保留或者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1,2]。随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既往以达到“术后干耳”为治疗目的病灶清除手术已逐步向“改善听力”为目的的功能重建术转变。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指的是在乳突根治术的基础上发展得到的一种鼓室成形术,不但可以彻底清除患者患耳病灶,而且还能显著缩短患者干耳时间,提高患者听力,在临床上应用广泛[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印证了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能够更有效地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干耳时间、提高临床疗效。这可能是因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耳甲腔成形可以扩大患者患耳的外耳道,从而增强了术腔的通气量,进而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干耳时间,临床疗效更显著,还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复发率的控制[5]。

综上所述,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显著缩短患者干耳时间,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应用及推广价值均较高。

【参考文献】

[1]官文君,李朝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学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5,44(6):842-844.

[2]夏寅.乳突根治术-House与Fisch比较[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15(1):9-13.

[3]宋昱,马芙蓉.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8):755-758.

[4]倪玉苏.保留听骨链的低位完桥鼓室成形术[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25(3):250-253.

[5]顾凤明.上鼓室填塞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25(6):627-629.

论文作者:毕梦,王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患者干耳时间的影响论文_毕梦,王丛(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