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耳鼻喉科治疗中常见隐患及护理要点论文_侯碧凤

侯碧凤

河源市卫生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目的 分析耳鼻喉科临床治疗常见安全隐患以及护理成效。方法 本文从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的探讨。结果 在进行临床治疗中及时对其隐患问题进行处理,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结论 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耳鼻喉治疗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关键词:耳鼻喉;临床治疗;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医院门诊量较大的科室是耳鼻喉门诊,病情复杂,疾病种类多,护理工作量比较大,因而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就容易忽视,使患者产生激惹、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年5月份第1个星期我院收治的耳鼻喉门诊患者120 例,来探讨耳鼻喉门诊患者心理护理对策和心理特点,并进行分析患者疾病特征和心理特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我院收治的耳鼻喉门诊患者在2015年5月份第1个星期期间的120例,排除恶性肿瘤和先天性疾病患者,均被确诊为单一耳鼻喉疾病。每组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56.2±11.3)岁,年龄在17~84岁之间,耳病4例,鼻病17例,喉病3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为(56.7±11.5)岁,年龄在15~80岁之间,耳病5例,鼻病18例,喉病37例。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前来就诊的患者,通过临床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具有多变化性、不适应性、阻塞性等耳鼻喉患者病状。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要及时进行沟通,并且要进行调查患病源头,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从源头上预防疾病。下文主要分析具体方法:

1)对疾病加深患者的认识。对于一些疾病了解不够,很多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进行讲解该病,按照医生的吩咐要求他们进行治疗。2)护理人员对于一些不熟悉医院环境的患者来讲,为了消除患者的压力和陌生感,要耐心地做好解答工作,给老年患者同时要注意提供合适的照料。3)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患者记忆力开始有所减弱,生理机能也开始有所衰退,没有很好的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护理,这时候医护人员对这一人群一定要多加留意,解决他们的疑惑,多多讲解疾病知识。4)医护人员也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例如一定要及时在接触患者的血液等污染物之后清洗;避免戴污染的手套接触别人;切断一切可传染源,要加强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

1.3 安全隐患及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干预方法:①医院方面需要注意提升管理水平,医院管理水平低是护理安全隐患中比较常见的因素,要对硬件设施加强建设,如在耳鼻喉科患者中,有部分失聪患者,应该在醒目的位置安放警示标志。②患者家属需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家属疏忽大意也是引起耳鼻喉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要多同家属进行沟通,向家属说明医院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规章制度等,如患者禁忌食物、禁止吸烟或者是不能随意外出等。③护理人员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耳鼻喉科中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会诱发安全隐患,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组织考核与培训,包含法律法规、医院制度、心理学知识以及护理技术等。结束培训以后,采取考核,明确奖惩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积极性。④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以将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分成慢性与急性两类,慢性患者通常病程比较长,大部分是经多次治疗而无效者,这类患者容易出现厌世、自卑、失望以及悲观等心理。对于这类患者,要多向其提及现今医学发达,对其进行心理暗示,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急性患者通常病情严重,患者由于难以忍受痛苦而出现濒死感,或者是出血以后无法及时止血,求生欲望强烈,会产生惊恐、焦虑、易怒、急躁等不良情绪。这时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护理人员还需要有一定的同情心与耐心,安抚患者情绪,让患者了解医护人员会尽最大努力。

1.4 安全防范措施

1.4.1 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

在手术室安全核查至关重要,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该明确。按要求患者佩戴有腕带标志并有手术部位标志,小儿患者及神志不清者,要与家属核对。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在接手术患者时的各项信息,要与患者、病房护士或家属核查。开始前有麻醉医生主持核查麻醉,手术医生在开始手术前进行主持核查,患者离室前有手术室护士主持核查,为了保证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手术部位各方均要参与核查。不可忙于开台而使查对流于形式或者简化查对内容,一项核查完成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项,实施操作之前逐项完成核查无误。

1.4.2 对患者做好心理干预

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应进行与患者及家属的良好沟通,对仪器设备、手术室环境、术前准备,解答患者的疑虑等应用手册图谱让其了解。为了让患者特别是小儿对医务人员产生依赖、信任感,还应了解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应激情绪和反应进行缓解。局部麻醉手术时对下一步手术的感受应预见性地告诉患者,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术中应鼓励、安抚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让其以良好的状态配合完成。

1.4.3 医源性感染的控制

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手术室严格的感染管理,在衡量医院感染率高低时时非常重要的指标。根据手术部位,由于耳鼻喉手术解剖生理特点的特殊性,术前一天患者须进行口腔含漱,剪鼻毛或剃头等,手术消毒应规范,做好术前清洁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1.4.4 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在手术配合中耳鼻喉专科组成员经常交流心得体会,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必要协调解决时请护士长帮助。为了手术室护士手术时能更好地配合,理解手术医生意图,对于耳鼻喉科常见手术的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定时请专科手术医生讲授。

2 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护理组满意度为98.00%,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耳鼻喉科需要检查的环节比较多,门诊量比较大,耳鼻喉科疾病的特点主要为多变化性、多交叉性、多器官性等,恐惧、焦虑、激惹、抑郁等为主要的心理特点,患者的这些不良心理情绪对医患之间的沟通有着严重的影响,从而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诊疗。此外,耳鼻喉科疾病给患者造成一定疼痛,具有突发性,也使患者感到痛苦不堪、坐立不安,再加上病情变化快使患者心理难以平复,面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在初次就诊时使患者失去安全感。耳鼻喉患者的这些疾病心理特点和发病特点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求加强。

本研究中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面对疾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早日康复。为了减少患者的就诊流程,医院要设立引导护士;要加强对疾病知识的学习,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从而可以进行积极救治;要定期进行培训护理人员,使护理人员掌握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将患者引导到正确的心理状态上来。

4 结语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护理组满意度为98.00%,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这说明,对于耳鼻喉科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方式,能明显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改善临床预后,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俊燕.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7(7):165.

[2]晨爱民. 鼻出血病人的急诊治疗护理体会. 家庭护士,2006,4(8):30-31.

[3]王新,沈建亚. 心理干预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217-2218.

论文作者:侯碧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临床耳鼻喉科治疗中常见隐患及护理要点论文_侯碧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