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探析论文_徐丽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探析论文_徐丽

河南信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采用招标可以通过淘汰选择优秀承包商,制约招标中的不规范现象,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发展。围标、串标、陪标、肢解工程,规避招标等诸多建筑过程中的问题是与招投标目标相违背的,本文通过对评标办法的合理性研究、招投标的操作程序改进、风险管理机制、招投标的制度建设以及工程量清单招标等方面与环节进行研究,对规范招投标市场、促进行业发展提出分析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制约因素

招投标即为一种交易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招投标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采用这种交易方式需要有能够开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存在招标采购项目的买方市场。

中国的建设工程项目标投标从招标的方式来研究,具体可把整个建设工程标投标的发展情况过程分为制度初步建立、制度规范发展、制度不断完善三个阶段。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就目前来说已经是日趋成熟,招投标按方式划分,建设工程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直接委托。

一、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价格形成的机制不健全。(1)工程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建设工程造价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它是一种动态投资。它的运动受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和商品供求规律的支配。(2)我国现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特点。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建立的,忽视了企业独立的经济地位,国家直接参与管理活动,直接制定和控制构成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3)市场经济条件下招投标工程计价模式。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工程建设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保持竞争优势、控制成本和取得盈利的关键,是工程招投标价格计算和结算的依据。

第二,不正当行为影响招投标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业市场先后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实施了规范的招投标制度,整顿了建筑市场秩序,加大了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建设工程领域的腐败现象。但目前一些地区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违规操纵、互相串通、明招暗定等诸多不规范的动作,给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埋下隐患。

投标人的问题主要包括投标文件的问题、投标人的行为问题(各投标人缺乏诚信,信誉低,经常弄虚作假;招投标过程中的时有出现围标、陪标、串标等现象)。招标人的问题分为招标文件的问题,招标方式存在的问题,开标、评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招标人自身的问题。

招标代理的问题包括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代理机构受外界影响的问题。建设工程招标代理问题的相应对策有建立非常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规章制度,进行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诚信体系的建立,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净化招标代理市场,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代理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政府作为业主提供公共物品;第二,政府作为管理者进行市场管理。我国招投标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有监督缺位,使招投标变成了合法地“走程序”;同体监督难遏不正当行为发生;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二、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问题研究与解决对策

针对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我国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各种条例管理办法等规范性制度的文件。违法违规的成本小,建筑项目作为产品的特性造成不规范操作存在空间;招投标市场信用管理的法规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必须依靠健全的信用法规作为有力保障,覆盖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处在摸索建立的过程中。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进行约束。(1)完善招投标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招投标市场。对相关法律法规重新修订和完善,同时清理或废除过多过乱的地方法规或行业法规,堵塞地方或行业保护,使每个自然人、法人都能运用法律维护其合法权益。(2)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现行法规对邀请投标项目的范围及邀请对象、确定承包单位的条件和程序、不实行招标项目的标准等规定不明确,尤其对“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将应招标的大工程分解成不需招标的小工程,以及一家中标、多家施工等问题,在法律规范上存在空白和漏洞,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建立建设工程招投标信用档案和公示制度,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进行信用记录,合格后上岗,并对不良行为予以公示。(4)把增强建设工程招投标办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开、公正、公平性作为前进的方向,健全完善竞争择优机制。法制建设是整个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要依法进行行政干涉的坚实基础。

第二,建立有形市场。建立有形建筑市场能够对建设工程招标项目的信息不对称起到很好的消除作用。何为有形的建筑市场,通俗的讲就是在各地建立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有了这样的交易平台,它便能够为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的规范性提供有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大环境以及方便有效的相关服务。

第三,借鉴成熟招投标管理体制。(1)通过建立项目前期例会机制,解决项目方案的前期设计方案的稳定、重大技术的应用、质量目标的设定。(2)通过建立项目计划调度会机制,基于合同约定去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合同执行情况;检查投资控制情况;检查质量目标执行情况。(3)通过建立项目沟通机制,实现与业主的有效沟通,确保在项目建设的前期、设计、实施、验收、移交各个阶段,项目业主能够充分充分了解项目情况,解决问题,顺利推进工程实施。(4)通过建立项目结算小组例会机制,避免“一年干,三年算”的情况,采取过程结算、过程检查和督促的方式,有效解决结算过程中的问题,实现项目建设与结算同步推进。(5)通过建立招标领导小组会机制,根据项目技术方案、质量目标和实施计划,提前进行招标总体策划工作。坚持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实现项目招标合法、有效。(6)通过三级决策制度,优选合格供应商,建立材料设备合格供应商库。实行看样定板机制,保证各施工单位选购的材料满足设计需要,符合质量、技术标准要求,确保工程质量。(7)制定《工程验收及备案管理实施细则》,明确验收备案要求;制定《工程质量目标管理规定》,明确质量目标;制定《建设项目工程移交管理办法》,明确移交条件,保证建设项目顺利竣工移交。(8)设定资金风险控制预警指标体系,以实际资金需求为依据设定资金风险预警临界点,并以之对资金风险进行控制,提高抵御资金风险能力。(9)成立工作小组,梳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对应措施,采用试点、分类引入的方法,适当采取诸如保险、保函等多种风险化解手段,纳入合同范本予以化解。

总结

招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招标完成整个项目的合理优化采购。招标所有条件、过程设定的目的主要是为招标项目选择一个合理、优化的合同,所以设定的标准既要求在招标过程中规则对合同条款进行合理、严谨周全的设定,又要求对于合同变更条件具有严格意义的设定,这些招标活动中的规则均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得到完全的履行。一个健康的招投标制度应该具有一个竞争、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对于当今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过程中仍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应该采取明确各部门职责、健全招投标各相关机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并且需要强化整个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过程的监督等有效措施,才能更合理、有效地规范市场秩序,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法制化的轨道,不断的提高了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净化整个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朱闯.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

[2]冯乐乐,王峰.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4/30.

[3]吴朝勇.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0/03.

论文作者:徐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探析论文_徐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