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宋振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核内三科;河南新乡453100)

【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6.6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结核性胸膜炎;应用效果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及自溶产物、代谢产物进入超敏感机体的胸膜腔,进而诱发的一种胸膜炎症[1]。从患者健康角度考虑,有必要实施有效的医护方法。本次将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纳入研究,其目的是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我院,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中有关结核性胸模压的诊断标准[2]。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医治确认书的条件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分布在31岁到49岁,年龄均值(36.8±2.3)岁;病程为1个月到1年,平均(4.6±0.3)个月。对照组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分布在32岁到48岁,年龄均值(36.9±2.4)岁;病程为2个月到1年,平均(4.8±0.4)个月。在基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常规护理方法

在针对结核性胸膜炎实施常规护理过程中,涉及的护理内容包括:(1)协助患者行头高脚低位,或侧卧位,以此使引流管放置妥当。(2)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重饮食的营养,避免大量饮食。(3)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患者进行吸氧,以此使患者的鼻导管维持通畅。(4)指导、鼓励患者自行咳嗽及排痰,以此使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得到有效保证。(5)若患者病情较好,可协助患者进行适量的下床活动,以此使患者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得到有效增强,并进行适当的肺部活动训练。(6)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以此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有效增强。若患者存在胸腔积液,需对患者进行胸腔积液抽吸,且在抽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协助医生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以此确保抽液的顺利完成。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基本需求加以了解,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组织富有经验的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判断患者所存在的健康问题,进一步对结核性胸膜炎护理路径表进行编写。另一方面,责任护士需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对护理路径的内容及作用进行详细解释,每天根据护理路径上的指示进行教育。此外,护士长需对患者的护理进展情况加以了解。具体做法如下:

(1)住院第1天到第3天,需及时对患者构建入院病历,并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加强护理巡视,并针对住院患者实施基础护理。

(2)住院第4天,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胸腔引流管以及胸腔穿刺等操作及检查,并进一步对引流胸水的量、颜色以及性质进行详细记录。

(3)住院第8天到第13天,以护理级别为依据,每2—3个小时进行1次巡视,并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看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

(4)住院第14天,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保持生活作息的规律性。

1.3判定标准

评价指标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完成;本次共发放问卷96份,均有效收回,有效收回率为100.00%;前两项满意度之和为总满意度[3]。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对比

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对比(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及其自溶产物、代谢产物置入超敏感机体的胸膜腔而诱发的胸膜炎症。属于肺外结核病,2000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我国新的一类结核病。该类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畏寒、出汗、乏力以及食欲不振等[4]。从患者健康角度考虑,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措施,以此使患者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本次重点提到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过程中,需以住院时间为根本,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注重患者病情的观察、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与此同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胸腔引流管以及胸腔穿刺等操作及检查,进一步对患者加强巡视,看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且,还有必要对患者加强饮食指导,保证患者作息的规律性。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这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5-6]。除上述要点外,本人认为,还有必要在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实施前,对护理人员展开护理知识、技巧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使护理人员能够完全胜任这份护理工作,进一步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有效性的确保奠定基础。总而言之,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实施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法,对此临床护理工作者需充分重视这项护理方法的实施。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显示:(1)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6.6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陶金凤.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07(23):2132-2133.

[2]奚亭蓉.任亚萍.运用护理路径对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08(29):108-111.

[3]杨美娟.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05(09):389-390.

[4]陈敏桢.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03(12):209-210.

[5]袁君.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4(15):90-91.

[6]翁丽萍.孔晓华.沈斌.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防治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9(12):905-907.

论文作者:宋振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_宋振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