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3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杨红伟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3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杨红伟

杨红伟

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 654399

【摘 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冶疗结直结肠癌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3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0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之后,均获得成功。各项手术治疗指标方面,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80min、250ml。全部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均比较理想,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情况,也未发现转移征象。有1例患者术后吻合口瘘,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腹腔镜下结直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段,康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同时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肿瘤之一[1]。目前,临床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是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其中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已成为腹腔镜消化道外科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3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视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30例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3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52.7±1.2)岁。30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包括直肠癌行直肠全切除术(1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4例)。全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便血、排便性改变、消瘦等。结肠癌和直肠癌均为相同的15例,分别占到总数的50.0%。术前接受检查时,均为发现明显手术禁忌症,行腹盆腔CT检查未发现有腹腔内脏器转移,肠镜病理均为腺癌,凝血功能均显示正常。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头低足高截石手术位。保持气腹压力大小为15mmHg。经患者脐下完成气腹构建,在上述的基础上完成30°腹腔镜的置入,对患者的腹腔位置进行有效的探查,明确是否存在腹腔脏器损伤,同时明确是否存在腹膜种植转移以及原发灶浆膜浸润,剩下的操作孔需要严格按照患者病灶的实际位置来决定。如果患者为原发灶小以及无浆膜浸润,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纤维结肠镜来完成有效的定位。如果患者为直肠癌患者,那么就需要严格按照癌肿的实际位置选择全直肠系膜切除或者是达病灶下方部位5cm的直肠宽系膜切除。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下手术所需的时间,测量术中出血量,观察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康复所需时间。同时对患者整个治疗期间的并发症、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术后随访后记录复发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研究所选取的30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最长310min,最短250min,手术时间平均280min。术中出血量最多310ml,最少230ml,平均术中出血量250ml。手术期间和手术后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48-96h,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2d行化疗1次。首次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平均住院时间为14d。肛门排气时间(3±1.1d,住院时间(15±2)d。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复发及转移征象。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并发症,并发症率为3.3%,经对症、营养支持之后,现象明显好转,最终消失。

3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从目前临床的治疗现状来看,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传统治疗中则以开腹手术治疗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渐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治疗的有效性被逐渐认可[2]。大量的临床治疗实践证明,无论是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还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短期疗效不亚于甚至优于开複手术[3]。

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过程中的视野比较清晰,术中出血量也比较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所需的时间比较短;(2)腹腔镜能够抵达狹窄的小骨盆并将其局部视野放大,使得在对盆腔植物神经丛进行识别和保护的时候,安全性更高,有保证;(3)对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进行判断和选择入路的时候,具有更高的准确性;(4)腹腔镜下超声刀能够到达狭窄的小骨盆各部,从而能够对含脏层盆筋膜的直肠系膜更完整地切除[4]。但是纵观临床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中转为开腹并不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肿瘤浸润范围较大、腹腔粘连;比如结肠结构不清;手术医师的经验、技术水平受限等。因此,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仍旧受到一定的限制,仍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需要助于的是,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对于无菌操作非常严格,腹腔镜手术时必须要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遵循无瘤操作原则。如果一旦未能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导致细菌进入组织或者细胞,容易发生感染现象。另外,为了避免腹腔内或腹壁切口肿瘤的种植发生转移,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挤压瘤体,对侵及浆膜的肿瘤需加强保护,切除的标本取出时要使用标本袋,并注意保护手术切口[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从目前临床实践研究来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近期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也较高,术后恢复的速度也较快,在结直肠癌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很有可能在今后发展成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1]于晓强,何和平,沈泽旭,等.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5,27(6):911-913.

[2]卢利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37例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7):1060-1061.

[3]李德福,徐国宏,朱静,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26(15):71-73.

[4]姚贵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5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4(16):188-188.

[5]蒋健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496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7(6):62-64.

论文作者:杨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3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杨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