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分析论文_陈中伟

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分析论文_陈中伟

郴洲市中医医院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疮疡患者共1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予中医外科“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5.79%,且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外科;消法;疮疡;疗效

疮疡属于中医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祖国医学认为,疮疡主要是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导致气血凝滞所引起,其包括体表上肿疡、溃疡及其相关皮肤病内容[1]。本病治疗应以内外结合为主,由此,本研究对76例疮疡患者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疮疡患者共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41:35,年龄11-64岁,平均(39.85±2.50)岁,病程4d-2m,平均(1.13±0.25)m;研究组男女比例42:34,年龄12-63岁,平均(39.50±3.13)岁,病程3d-2m,平均(1.02±0.19)m。两组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病情轻重为抗生素药物及剂量选择的依据:病情轻者予以口服头孢拉定(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58844,0.5g)治疗,0.5g/次,3 次/d;病情较重者予以静滴1520u青霉素[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H45020511,0.96g(160万单位)]+500ml5%葡萄糖液,1 次/d。研究组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本组患者均行中药的内服和外敷结合治疗,内服中药(基础为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以清热解毒消痈汤的代表方剂,其配方为:银花、紫花地丁各15g,30g蒲公英,蚤休、紫背天葵、赤芍、夏枯草各12g,丹皮、川贝母、川芎、陈皮各10g,6g生甘草。痛者添加元胡索和金铃子,发热者添加牛蒡子、黑山栀和大青叶;病灶位于头面部者添加羌活和香白芷,病灶位于下肢者添加怀牛夕和独活。该汤剂用量为1剂/d,煎沸后取药汁,分早、晚口服。外敷中药以阴阳两证区分,阳证者在纱布上涂上芙蓉软膏,其后将纱布直接外敷在患处;阴证者予以外敷本院自制活血消肿膏。两组均以5d 为1疗程,共2疗程。

1.3疗效观察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疗效标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判断,显效为疮疡消散,疼痛消失;有效为疮疡基本消失,疼痛缓解;无效为疮疡无变化,疼痛未消失,病情或加重[2]。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n(%)]

组别 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76 42(58.33)30(39.47)4(5.26) 72(94.74)*

对照组76 30(50.00)36(50.00)15(19.74)60(78.9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5.79%(12/76),其中恶心4例,腹泻3例,胃肠道功能紊乱5例。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疮疡源于火毒,不仅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营卫不和,还可导致经络相隔、气血凝滞,本病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为初期临床症状表现,在中医治疗中,其主要以消法为主[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52例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疮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实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中医外科治疗的总法则是消、托、补,“消法”为其首要大法,“消法”是指采用消散药物以消散患处初期的外疡,其不仅可缩短治疗时间,还可免除患者的手术痛苦,因而易被患者接受[4]。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的78.95%相比较高,表明予以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这是因为,中医外科“消法”结合内消与外治两种方案治疗,配合使用行气和营、活血理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多种方法,即行中药内服与外敷结合治疗。内服中药清热解毒消痈汤中以银花、生甘草、川贝母、蚤休、赤芍、蒲公英、夏枯草均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痂的功效,紫背天葵可止血抗病毒,丹皮、川芎可活血散瘀、辅以紫花地丁治疗,可发挥凉血消肿的功效。外疡发病于局部体表,而内痈发病于体内脏腑,故治疗疮疡需要立足于整体,并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方法,行内销外治二法方可取得良好疗效。而本院配置清热解毒消痈汤可发挥清热解毒、化瘀散痂的功效,而外敷药物具有清热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故内消与外治结合在治疗疮疡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5]。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未发生不良事件,提示采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疮疡的有效方案。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通经疏络、清热消淤,消肿止痛,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秦.中医外科关于疮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35-537

[2]刘明,张幼雯.基于中医外科文献整理的疮疡四畔辨证施治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5):58-60.

[3]陈文慧.《青囊秘诀》对中医外科学的贡献[J].安徽中医学院学,2013,32(6):15-16.

[4]程晶玲.五味消毒饮皮肤科应用研究[J].江西中医学报,2012,24(2):36-38.

[5]李光聪.运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4):95-96.

论文作者:陈中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分析论文_陈中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