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规划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下的市政园林设计论文_范钢强

论城市规划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下的市政园林设计论文_范钢强

浙江滕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生态化园林的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国和世界所倡导的一项发展战略,本文首先主要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的关系,然后讨论了如何在城市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进行市政园林的设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绿色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市政园林

一、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的关系

(一)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

市政园林建设与城市规划作为国家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两者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保护城市环境,塑造和建立良好的城市风貌和形象。因此,从人文方面来看,市政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是保证城市的绿化与发展共存,突出城市的本体特色的可靠和有效支持。

(二)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

在新形势下,我国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国的城市规划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为首要目标,然后在发展的基础上保证环境,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基本模式。因此,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市政园林设计的基本保障,只有将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将市政园林设计渗透到整个城市健康发展的规划中去,然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方案,才能保证城市的绿色发展。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生态化规划

生态规划型的城市已经不是单纯单体城市的环境空间,它的发展已经转变成为了包含经济、本地特色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生态规划理念。城市生态规划的设计,不同国家的信仰和观念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不同的小城市也有自己本土的特色规划。影响现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是自然与社会两种力的共同作用。在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观思想指导影响下,城市规划不仅仅是自然与节能问题还需考虑生态环境,所以实现科学生态化规划的市政园林目标必须要从技术、经济及社会生态全面思考全面抓起,只有这样的整合,实现的城市生态园林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三、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市政园林设计措施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鼓励群众参与设计

要遵循城市规划的政策方针,能广泛的征求群众的意见再确定市政园林设计方案的实施。为广大的群众居民建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和市政园林设计的最终目标。为了更好的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好的规划建造适合城市居民的生态理想环境,市政园林设计的相关责任单位及公司要加强园林设计的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参与到市政园林设计中来。以获得群众的满意认可。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考虑和落实城市规划及市政园林设计。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当前,虽然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化发展与环境生态基本保持了协调一致。但是在以往的几十年中,我国片面强调社会的发展,片面强调城市化进程,导致了我国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肆意开采,从而使环境与发展出现了严重不协调的趋势,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我国的整体环境越来越差,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差。因此,改善环境是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市政园林设计提出了艰巨的挑战,因此,为了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和相关的人员必须有机结合市政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将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园林设计工作落实。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根据各个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来考虑园林的整体设计。

(三)对市政园林规模进行合理的设置

从以往的市政园林设计来看,我国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绿化面积在市政园林所占的比重越大对环境就越好,因此,许多城市片面强调绿化面积,而忽视了城市的实际需求,不但未达到公众的需求,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坚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市政园林设计需要根据城市的具体需求来对绿化面积和城市发展的其他设施面积进行合理的规划,合理控制园林的规模。合理设置市政园林的规模需要满足两方面要求,首先是市政园林的面积设置要能够满足城市的生态循环和居民的娱乐休闲要求,其次是市政园林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成本,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

(四)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园林设计

不同城市对园林的设计要求不同,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对园林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因此,市政园林设计在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下观的指导下,应当根据区域的特点与要求实行差异化的设计。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区域职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区域的板块进行划分。同时,因地制宜对园林采取不同的设计方略,以此来突出园林的特色,发挥园林的价值,从而设计出满足该区域群众要求的市政园林。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如何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的园林设计,这要求对市政园林和城市进行规划的相关人员相互协调、沟通,充分收集与分析城市的区域特征、生态特征、文化特征等其他特征,明确市政园林需要满足哪些需求和功能。因此,由于城市的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不同,相关人员在进行市政园林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从区域具体情况出发,设计出科学、合理和实用的市政园林。

(五) 适宜区域需求的规划和具有本土化风格的设计

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本土特色文化,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理与环境特征,市政园林的设计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了。所以根据这些不同性的差异要求市政园林设计在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能应对实行区别差异化来设计城市规划。要根据本土城市的自然生态特征,本土的历史文化底蕴,因地适宜地采取差异化的园林设计方案,尽可能的确保市政园林设计对城市本土的环境要素的精准把握来凸显本土区域的特色,这就需要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及市政园林设计家们的协调分工合作。不错过任何细节的采集分析城市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本土历史文化等关键的因素。以确保差异化的市政园林设计功能的满足。比如,划分为教育区的城市区域,市政园林设计应当营造安静温馨有文化氛围的环境,利用绿化花草来巧妙的释放工作、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以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差异分化,按实际需求设计市政园林的实施方案。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市政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然后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市政园林的规模进行合理设计,为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发展,为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积极做好市政园林建设,进而突出城市特色,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初探[J]. 上海环境科学, 2002(2):101-103.

[2]顾朝林. 建设低碳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J]. 城乡建设, 2009(11):70-72.

[3]汤恒亮.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城市景观规划[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1):189-191.

[4]杨培. 浅析城市规划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下的市政园林设计[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0):00068-00068.

论文作者:范钢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  ;  ;  ;  ;  ;  ;  ;  

论城市规划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下的市政园林设计论文_范钢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