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论文_曹云友

曹云友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650000

【摘 要】目的:本次对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地兰,实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首选胺碘酮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性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various types of rapid arrhythmia in emergency patients treated with amiodarone.Methods: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rapid cardiac arrhythmia patients 90 cases,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edilanid.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iodarone.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rapid arrhythmia,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miodarone treatment,this method has obvious effect,less adverse reactions,so it is worth to promote in clinical.

Key words:Amiodarone;arrhythmia;safety and efficacy

胺碘酮是1961年以冠状动脉扩张剂问世,胺碘酮主要用于心绞痛的患者,之后由于发现胺碘酮具有电生理特性,然后慢慢开始运用于抗心律失常当中[1]。随着对胺碘酮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实验,其在抗心律失常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次对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为52.34岁。其中心房颤动的患者20例,心房扑动的患者3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1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0例。本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已经确诊为心律失常后,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实验组: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法国赛诺菲-安万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用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最开始给予患者3mg/kg,之后可以增加为1.0~1.5mg/min,维持6h,再对患者进行逐步减量,用药时间通常不能超过4d。

对照组: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西地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70,生产单位: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用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最开始给予患者0.4~0.8mg,之后可以增加为每3h左右再给予0.2~0.4mg,总剂量为1.0~1.6mg。1d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体征等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对于其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1.3评价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情况,显效:患者用药后其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等情况得到显效改善,心室率相比用药前减少<100次/min,有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心室率相比用药前<110次/min,无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或病情加重。②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下腹部疼痛、恶心、心律失常。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情况对比

从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来看,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为: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对比[(n),%]

3 讨论

目前,许多人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容易伴发各类心脏疾病,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胺碘酮最开始是应用于心绞痛的患者,经过不断研究实验发现其对于抗心律失常具有很大作用,之后便将其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当中。但是由于此药物具有一定副作用,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遭受争议[2],直到上世纪90年代,对胺碘酮再次进行研究和临床实验,认为胺碘酮对房颤、室速、室颤具有很大价值。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胺碘酮对于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的作用。但有研究表示,虽然胺碘酮是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胺碘酮的副作用也很明显,患者用药后也可能伴有头晕、血压下降、呼吸受阻、胸闷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患者可能出现心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因此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对患者的用药需要进行特别的注意。在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曾是否出现过敏迹象,即便患者回答无过敏史,并在给药期间多次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情况。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为: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从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来看,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详细数据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由此,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首选胺碘酮进行治疗,此种方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莉娟,郭大峰,杨胜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152-153,154.

[2]高勇.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6):58-59,57.

论文作者:曹云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患者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论文_曹云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