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论文_周颖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论文_周颖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 安徽铜陵 24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的的常见并发症及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PD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及康复阶段的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护理方法,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并发症;预防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近几年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有明显的增加,保守治疗由于恢复时间过长,因而在无特殊情况下,我们均建议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固定稳、防旋转的优势[1],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但另一方面,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在治疗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为保证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就显得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以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通过与常规护理比较的方式,探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过程作如下评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PD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所包含的基础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慢阻肺;根据入院时间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平均年龄(70.8±5.1)岁;对照组(n=20),包括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平均年龄(71.2±4.9)岁。资料汇总对比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进行分组研究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与治疗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为:(1)心理护理,有研究显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老年患者由于缺乏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基本医疗知识,再加上术后长期卧床,因而很容易出现负面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讲解关于PFNA内固定术的优势以及术后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2],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其心理状态的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消除其负面心理;(2)膀胱训练,手术完成后知道患者绝对卧床经验,并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并且通过手掌对患者的膀胱位置进行触摸,以底部为始逐渐往体部进行环形按摩;(3)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下肢B超检查,并以此为基础制订相应的床上康复锻炼,从简单的关节被动活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和难度;其次,根据医嘱指导患者使用肝素钙[3],并对患者的下肢颜色及皮温予以持续性的监测;(3)褥疮,由于患者要长时间的卧床,加之皮肤状态较差,出现褥疮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将患者摆放至合理的体位,并适当的予以倾斜以加快血液流动,及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处理,并对局部受压位置给予按摩;(4)吸入性肺炎,由于抵抗力较差及基础疾病的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洗,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则应不定时进行吸痰处理;(5)泌尿系统感染,长时间卧床患者出现尿潴留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当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后要立即拔除导尿管,并鼓励患者适当的增加饮水量[4],并不定时检测患者的尿液pH值;(6)疼痛,多数患者在康复初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是骨折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反应,而对于疼痛相对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指导其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或沟通交流的方式帮助其转移注意力进而控制疼痛感,若患者的疼痛感较为剧烈,则应遵照医嘱指导患者使用镇痛药物;(7)肢体肿胀,由于股粗隆位置的血运比较丰富,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局部组织肿胀的可能性比较高,这也会对患者的依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可采用冷毛巾将患者的肿胀位置进行包裹,以减轻肿胀程度。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阶段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满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护理质量越好;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交由患者填写,评估并比较其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n=20)在治疗中共出现肢体肿胀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n=20)在治疗中共出现肢体肿胀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血栓1例、吸入性肺炎1例、褥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25.00%。组间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更低,数据比较有意义(x2=7.7922,P=0.0052)。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n=20)对于护理服务满意17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5.00%;对照组(n=20)对于护理服务满意14例、较满意3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85.00%。组间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更高,数据比较有意义(x2=5.5556,P=0.0184)。

2.3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n=20)护理质量评分(95.1±1.4)分,对照组(n=20)护理质量评分(89.7±3.2)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t=6.9140,P=0.0000)。

3.讨论

就目前的医疗卫生水平来看,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PFNA内固定治疗手术是整体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情况依旧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对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概括出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并有针对性的调整了护理措施,从生理和心理以及康复三个环节着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率、护理质量评分两项关键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提示了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这也与现有文献资料的数据记载基本相符。另一方面,随着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护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注入,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我们归纳出最终的研究结论: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护理方法,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姚坤,李敏,孙宝玉.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及PFNA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04):213.

[2]银晓永.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疗效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4(7):102-103.

[3]秦广珍,郭玲,刘华,魏爱淳.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康复护理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06):534-536.

[4]王林玲,李美艳.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4):100-101.

论文作者:周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论文_周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