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法培育黄鳝技术_三农论文

生态法培育黄鳝技术_三农论文

生态法养殖黄鳝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鳝论文,生态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法养殖黄鳝不但能较好解决水质控制和饵料供应的问题,而且成本低,方法简便、效益高。

一、鳝池建造选择长年流水的地方建水泥池,池的面积为30-50平方米,池壁高0.8-1米,在对角处设进、出水口,安装好防逃设施。

二、堆好土畦在池中堆若干条宽1-1.5米、高20-25厘米的土畦(选用含丰富有机质的壤土),用于繁殖蚯蚓和让黄鳝钻洞。

三、培养蚯蚓土畦堆好后,使水沟中的水保持在5-10厘米深。每平方米土畦投放大平二号蚯蚓2.5-3公斤,并在畦面铺4-5厘米存经过发酵的牧畜粪,作为蚯蚓的饵料。以后每隔3-4天将上层牲畜粪铲去,重新铺一层,如此反复,经14天左右,蚯蚓大量繁殖,即可投放鳝种。培养蚯蚓可为黄鳝提供春、夏、秋季的大部分饲料。

四、放养密度每平方米鳝池放养规格为每公斤50尾的鳝种3-4公斤,成活率可达90%以上,出池时每尾重可达100克以上。

五、混养田螺鳝种下池第4天,每平方米鳝池投放10公斤田螺。另外,还要在水面养些水浮莲或浮萍。养田螺主要为了解决早春黄鳝的饲料问题;水浮莲、浮萍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鳝池水体溶氧量,改善水质。

六、饲养管理①补饲和控饲料明显不足时,需补充饲料,可补喂螺蚌肉及混合饲料。饵料过剩时,要及时将饵料打捞出池。②养好田螺。田螺摄食土壤中的微生物、硅藻类及鱼类残饵,黄鳝长大后可吞食较大的田螺,因此,应根据饵料情况补充种。③水深控制。水深保持在10厘米左右,并一直要有微流水。同时做好防逃、防病、防敌害等日常管理工作。

联系电话:0851-5826351

标签:;  ;  ;  ;  

生态法培育黄鳝技术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