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中医医院 甘肃 武威 733103)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发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几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67例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7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率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低微,值得推广。
【关键词】 慢性胃炎;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068-02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疾病,其主要由患者较多,主包括不良生活习性、情志因素等,对患者生活水平及健康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现目前,临床中以三联、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机治疗为主,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随着耐药性的出现,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中医辨证理论认为,慢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其主要因患者饮食不调、外感六淫、情志不达造成,为探究中药治疗该症状的临床价值,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医胃脘痛辩证标准及西医慢性胃炎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发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1.4±9.5)岁,病程1.5~22年,平均病程(15.4±3.5)年;观察组中,男43例,24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0.2±8.6)岁,病程3.0~20,平均病程(18.0±4.0)年。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订知情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疾病患者;存在药物禁忌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用药方式:给予患者口服400g甲硝唑、1.0g阿莫西林、20mg奥美拉唑进行治疗,2次/d,持续用药中治疗4周。
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药房组成:半夏9g,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各取10g,黄连、黄苓各取6g。若患者存在消化不良可在方中啊计入炒麦芽、神曲、焦山楂各12g;若患者合并有吐酸症状可在方中加入15g煅瓦楞;若患者合并有嗳气在方中加入旋覆花12g。1剂/d,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加减用药剂量,持续用药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恶心呕吐、皮疹、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4周后,观察记录所有患者不良病症情况;疗效评定,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不良病症及体征完全消失,且经腹镜检查未发现炎性病症。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病症得到显著改善,且胃镜检查病灶组织炎性症状改善。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病症、体征等改善不显著,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表示,用卡方(χ2)检验;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用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67例治疗总有效率97.01%显然高于对照组83.5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内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增加,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症状表现为口苦口干、消化不良、胃中嘈杂、嗳气、反酸、腹胀、胃隐痛等,对患者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现代医学证实该疾病主要因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随着病例诊断技术的及内镜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慢性胃炎危害性认知越来越深,且对治疗胃炎重视度越来越高;因此,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病症等至关重要。
既往西医治疗以胃黏膜保护治疗、抑制胃酸分泌治疗、抗菌治疗为主,但经治疗后病情易反复,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2]。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其主要因患者饮食不调、外感六淫、情志不达造成,患者发病部位在脾胃,主要因运化失职造成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多以寒热并存、虚实错杂,治疗以寒热并调、补泻并用为主[3]。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其药方组成包括:半夏、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各、黄连、黄苓各取,该药房具有寒热并投、升降双调、补泻兼用、辛开苦降等功效,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4]。方中半夏为君药,其具有散结降逆、和胃消痞、燥湿化痰等功效;方中黄连、黄苓则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半夏、干姜则具有温中散寒的功用,可有效调理患者脾胃;大枣、人参、甘草则具有补气血、健脾胃的功用。诸药合用可达到散结消痞、升清降浊、清热化湿、健脾养胃[5]。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黄苓具有良好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6]。此外,中医理论长期实践发现带有甘、寒、苦、温、辛等味药草,具有保护胃黏膜,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效果,进而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内部HP环境,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药物不良反应低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长城.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5):75-77.
[2]聂彦阁.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381-383.
[3]山努佳,华利霞.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预防癌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2(24):197-198.
[4]沈正艳.半夏泻心汤加减临床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590-2591.
[5]李洪娟,丁鲁,赵云霞,等.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65例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3(8):73-74.
[6]田运宏.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9):24-25.
论文作者:陈宏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患者论文; 泻心汤论文; 半夏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两组论文; 疗效论文; 病程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