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论文_石固骞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重症护理的措施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重症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将重症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症护理;应用措施;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而且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主要指冠状动脉突然闭塞,以致于心肌出现缺血、损伤,甚至是坏死的情况。患者则表现为突发性的胸痛,症状较为突出,在短时间内即可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1],从而出现濒死感。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受到有效的治疗,死亡率会显著增高。但在治疗的同时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措施,只有两者联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以本文对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重症护理,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72例。其中男性患者共有43例,女性患者共有29例,年龄最小的患者是4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是78岁。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有患者36例。观察组年龄最小的患者是4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是76岁,平均年龄为(51±3.8)岁,男女患者各有18例。参照组年龄最小的患者是42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是78岁,平均年龄为(53±2.9)岁,男女患者同样各18例。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重症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请见下文详细报道: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需要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与患者进行交流,密切观察患者表现出来的负面心态,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如果患者经过语言交流并不能患者情绪,在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

(2)密切检查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胸痛位置以及频率,密切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相关医生进行处理。

(3)生活护理

患者在疾病发作的六小时以内不可禁食,待病情有所患者之后可以适当食用流质食物,但是要保证饮食清淡有营养,可以咨询相关专家制定最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活动护理,叮嘱其不可随意下床走动,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即使大小便也要在病床上解决。

(4)术后护理

在患者实施介入术拔管之后,护理人员要包扎患者的穿刺点,注意静脉输液的速度,同时要严加保护患者的血管,以防形成静脉炎。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心包填、造影剂过敏等一系列并发症,并充分了解相关并发症的特点和具体表现,以便于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后,护理人员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全程陪同监督,并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实时询问患者的感受,运动强度应以患者未觉疲劳为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效果分为好转、有效以及无效;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则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在下表1中有具体结果。

表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在下表2中有具体结果。

表2护理效果对比(n%)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在下表3中有具体结果。

表3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是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等特点。所以对于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不仅要做到及时实施有效的治疗,而且治疗的同时也要为其提供最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护理方式是重症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具备超强的护理操作能力,而且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以便于沉着冷静的面对患者的病情并为其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工作。重症护理方案包含的方面有很多,比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人员会在护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2],以患者为中心展开服务,能够满足患者身心的所有要求。本次研究表示,重症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普遍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比较结果也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结果证实,重症护理更加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重症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4、参考文献

[1]牛春玲.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4):261+268.

[2]包凤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257-258.

论文作者:石固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  ;  ;  ;  ;  ;  ;  ;  

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论文_石固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