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肝外胆道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陈弘,赵其辉

陈弘 赵其辉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

【摘 要】目的:探究在肝胆外科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纤维胆道镜应用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胆道结石患者结合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胆道结石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结论:在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显著优化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胆外科;胆道结石;纤维胆道镜;疗效

胆道结石是一种肝胆外科较为多见的疾病,患者主要进行结石取出的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将梗阻去除,同时做好感染防控,患者的传统治疗方式是进行开腹的胆囊切除以及胆总管部位的切开引流治疗[1],但是由于后腹部手术创伤多较大,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手术后的病情恢复非常不利。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腹腔镜在腹腔外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且纤维胆道镜的联合应用也得到临床试验和推广[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进行单位胆道镜应用治疗效果的分析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结合病理取材检查确诊为胆道结石。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其年龄在40~73岁,平均年龄为46.5岁,患者的结石病程在2~15个月,平均为5.3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其年龄在41~72岁,平均年龄为46.3岁,患者的结石病程在2~14个月,平均为5.1个月。

1.2方法

对照组胆道结石患者结合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治疗,并且结合胆总管的切开取石后进行T管放置引流;观察组患者则结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治疗,首先在患者的脐部下做一个1cm的弧形切口,然后安置穿刺管,于此同时对患者的胆囊周围情况进行观察,结合超声刀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并且将胆总管进行全面暴露,然后结合一次性输液器进行胆总管里的胆汁的抽取[3],然后进行验证,对患者的胆总管前臂做一个正中的纵向切口,其长度约为一指,然后从剑突下进行相应的穿刺,并且插入纤维胆道镜对胆管结石进行探查,可结合石网篮进行结石取出,对于结石过大或者较为紧密的患者则要应用胆道取石钳或者输尿管镜进行碎石,处于泥石样的结石则要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后经胆道和肠道将其排出[4],患者手术中取出的结石要放置在收集袋中,避免遗落,并且要在确认结石已经清理干净后则从胆总管的切口部位结合可吸收的缝合线进行缝合,避免有胆汁的漏出,并且加强相应的缝合,然后在小网膜孔放置相应的引流管,T管从患者的右锁骨穿刺孔中进行牵引出来,并且在缝合后进行切除胆囊切除[5]。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相关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包含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胆道结石患者的基础资料和观察指标结合SPSS21.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胆道结石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胆道结石病症是一种胆道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肝内外胆道出现结石,结石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出现胆道堵塞,演这种出现胆汁淤滞,如果出现细菌侵入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的胆管炎病症,同时反复的炎症还会导致胆管出现局部管壁增厚以及瘢痕性狭窄病症,患者还会出现炎症和狭窄病症的加重,患者会出现的临床病症主要有右上腹部绞痛、发热以及黄疸病症,严重者出现休克病症[6]。胆管结石病症多与机体反复的感染密切相关,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是将结石取出,并及时将梗阻解除,并且放置病症复发。患者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进行开腹状况下的胆囊切除,然后进行胆总管的切开取石引流治疗,开腹手术的创伤多较大,患者还会伴随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病症恢复和生活质量恢复都非常不利[7]。微创手术在临床外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纤维胆道镜技术在胆道结石的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大进步,对患者的疾病转归和机体恢复也有很大裨益。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胆道结石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因此,在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显著优化患者的相关治疗指标,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帅南. 硬质胆道镜与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3):485+488.

[2]王平.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PTCSL)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3]向长茂. 术中应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09):1511-1512.

[4]孙冰强,沈继荣. 常规胆道探查术与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7):2473-2476.

[5]陈剑锋,王波,黄俊伟.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手术中的治疗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4,08(19):138-139+143.

[6]李晋忠,赵期康,黄坤全,刘京山,张宝善. 经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复杂的肝外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J].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04):434-436.

[7]陈先达,黄锦荣,郑赟. 经纤维胆道镜对复杂性胆道结石的治疗疗效、术后疼痛的影响及预防复发的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2015,05(20):125-127+144.

论文作者:陈弘,赵其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肝肝外胆道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陈弘,赵其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