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虹口区中小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分析论文_周杭娟,杨芸

2011-2012年虹口区中小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分析论文_周杭娟,杨芸

周杭娟 杨芸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082)

【中图分类号】R18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95-02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肺炎甚至死亡[1]。现对2011-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校8起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为虹口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依据,防止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1-2012年虹口区辖区内中小学校报告的ILI聚集性疫情及由疾控人员按聚集性疫情调查一览表调查的流行病学资料。共纳入5所小学、2所中学、1所九年制一贯学校。每所学校发病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782人,病例数209例。

1.2 病例定义

具有发热(体温≥38℃),并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为ILI[2]。

1.3 聚集性疫情定义

1周内,在同一学校内发生5例及以上30例以下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ILI[2]。

1.4 标本

每起疫情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采集发病3天内未服用过抗病毒药物患者2份鼻咽拭子标本,一份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作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快诊),另一份标本送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荧光RT-PCR法)。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虹口区有中小学校83所,2011年6所学校发生ILI聚集性疫情,病例168例,罹患率3.46%。2012年2所学校发生疫情,病例41例,罹患率4.38%(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2011-2012年虹口区中小学校ILI聚集性疫情罹患率

年份发病班级人数 病例数 罹患率(%)

2011 1080 168 15.56

2012 702 41 5.84

合计 1782 209 11.73

2.2 时间分布 8起ILI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其中2月发生1起,3月发生3起,12月发生4起。125例病例发生在12月,占总病例的59.81%。

2.3 性别、年龄分布 209名发病学生中,男性116例,女性93例,男女性别比为1.25:1 。一至九年级学生均有发病,病例集中于7-9岁三年级以下低年龄人群,病例数为 123 例,占总病例的58.85%;其他二个年龄组10-12岁、13-15岁分别占22.01%和19.14%。

2.4 地区分布 6起疫情发生在小学(其中1起发生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但发病局限于小学部),病例数162例,罹患率15.30%(162/1059);中学发生2起,罹患率6.50%(47/723)。

疫情波及我区8个街道中的4个,其中凉城街道发生5起,其他3个街道各发生1起。

2.5 病原学检测 共采集42份鼻咽拭子标本,经快诊检测,阳性率42.86%;荧光RT-PCR检测,阳性率59.52%,以乙型流感为主(见表2)。有7例病例快诊检测为阴性,荧光RT-PCR检测为阳性。

6起疫情由乙型流感引起,1起由甲型流感(H3)所致,1起检测结果为阴性。

表2 ILI病原学检测情况

方法 样品数 检测结果 阳性率(%)

甲型(H3) 乙型 合计

快诊 42 3 15 18 42.86

RT-PCR 42 1 24 25 59.52

2.6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209例病例中,仅1人一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其他未发病的学生近期无流感疫苗接种史。

3 讨论

虹口区2011-2012年发生的8起ILI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校,与有关报道全国每年流感爆发疫情中有92%的爆发起数发生在学校一致[3]。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学校人口密度高,学生活动范围相对有限,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2011年发生6起疫情,且均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学生罹患率是2012年的2.66倍,表明乙型流感病毒虽变异较小,不易引起大范围流行,但局部的流行强度较强,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人员较集中的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

在发病人群分布上,男性大于女性,推测可能与男孩较顽皮,活动范围大,与传染源接触频度高有关。发病集中于三年级以下低年龄组,与相关报道一致[4],可能与该年龄段儿童自然免疫力低下,对流感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能力有关。小学生罹患率高于中学生,与疫情的年龄分布一致。

二年中,有5起疫情发生在我区城乡结合部的凉城街道。近年来,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制度的推广,中小学校外来儿童数量逐年增多,由于这些孩子的卫生习惯较差,增加了学校防病工作的难度。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学校传染病监测,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病人,应能有效的防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

调查发现,8起疫情有7起首发病例因怕脱课,在出现症状后仍继续来校上课,未及时隔离治疗。加之疫情发生在冬春季节,白昼温差悬殊,学校窗户多数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教室空气流通较差,导致了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为此,应提高学校晨检质量,并加强对家长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

本文资料显示,中小学校学生基本无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为自费疫苗,且需每年接种,不利疫苗的推广,但仍应大力宣传,提高接种率,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参考文献

[1] 马平,张爱华,王闻卿,等.上海市浦东新区2008—2010年流感监测点疫情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6):262.

[2]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流感监测方案(2011版)(S)

[3][4] 钟发德,张莉娜,孙红艳.一起乙型流行性感冒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8,20,(7):329.

论文作者:周杭娟,杨芸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7

标签:;  ;  ;  ;  ;  ;  ;  ;  

2011-2012年虹口区中小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分析论文_周杭娟,杨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