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交易主体信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李林遥

电力市场化交易主体信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李林遥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在电力市场中,信用管理也是保证高效、可持续电力交易的重要条件。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其配套文件的正式出台,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是我国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提出了电力市场化交易主体信用管理思路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信用体系

引言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重要抓手的地位日益凸显,电力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主要对电力行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1国内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目前,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正逐步发展,信用需求也日益增加。电力市场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市场,相关的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为保证能源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电力市场的有序高效运行,我国颁布了信用管理的相关文件。2016年12月,为加快推进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归集和使用,国家能源局制定了《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和《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管理办法》。2017年8月,为规范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活动,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国家能源局制定了《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10月,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交易信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8年初,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云南电力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信用评价机制(试行)》和《云南电力市场交易信用保证管理办法》但中国的信用法律制度框架尚不健全,信用立法和国家信用标准仍未出台,各地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进展程度不一致,还未与全国信用体系建设融合,未来仍需要结合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将颁布的一系列信用管理办法转化为国家的正式立法,促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2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对比我国其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在电力行业上起步较早,近年来有了一些突破和成绩,但与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发展形式不适应的矛盾依然很突出。一是,电力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薄弱。基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观念守旧、固步自封,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比较片面和局限,常将企业知名度与信用度等同起来,缺乏参与信用评级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二是,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不足。我国电力市场缺少统一规范、合理有效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的征集和发布比较混乱且各自为政,对正反面典型的宣传和曝光度不足,尚未形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行业信用服务市场。三是,电力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大多数没有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或信用管理部门职能不明确、岗位混乱、业务不集中,企业制定和执行的标准与实际情况不适应,跟不上国际统一标准体系的步伐。

3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

3.1建立市场主体年度信息公示制度

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通过行政法规构建统一的企业信息公示体系,明确企业信息公示范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社会公众和政府各个管理部门、行业组织都能够方便、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能够有效扩大社会监督,强化企业信用约束,促进企业诚信自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加快建立健全贵州省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电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归集整合本地区、本行业信用信息,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2服务信用体系建设

以电力服务承诺与对应措施为着力点,建立规范的业务流程和责任制度,完善供用电合同,客户用电相关服务承诺要明确体现在制度中,使服务管理形成完整的体系,多为客户利益考虑,将诚信意识和服务工作常态化,让客户切实感受到服务信用带来的幸福感。

3.3明确各部门角色定位

企业内部与信用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各自正确的角色认同有助于统一认识,加强内部协作。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经营规模及企业目标来设计师和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由于各部门的职能不同、管理目标不同、人力资源的特长不同,使得在信用管理方面容易产生不同的认识。这种认识差异可能会阻碍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因为公司实施信用管理,各部门职能人员必须具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3.4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按规定对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给予表彰,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守信光荣的舆论氛围。各政府相关部门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深化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结合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

3.5建立自身和客户信用档案,应对电力市场管理的需求

根据指定并实行的信用管理制度及规定,建立相应的企业信用管理档案,对企业的各种信用资料、记录以完整保存,服务于电力市场条件下要求不断加强的信用管理工作,信用管理档案包括公司资质、信用制度、服务标准(规范)、各种合同、对外担保、社会(中介)评价、政府授奖(罚)、授信证明、客户投诉、客户回访、客户调查等方面。对电力用户开展用电资信评级工作,根据重要电力用户单位企业资质等级、电力设备及操作水平、电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运行中有无责任事故、有无窃电记录、有无拖欠电费记录、供用电合同执行等情况,同时考虑电力用户的商业信用、企业业绩、赢利水平、缴税情况等,对电力用户单位进行评级,建立其电力客户的信用档案。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攻坚期和重大战略机遇期,不论是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改革环境、信息环境等外部环境,还是电力行业自身内部环境,都离不开良好的信用环境。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应加大宣传电力市场交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多方积极参与,扩大电力市场交易信用企业的信息使用范围,稳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信用体系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魏士峰,张娜.电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分析与探索[J].大众用电,2015(07):9-11.

[2]葛睿,陈龙翔,王轶禹,等.中国电力市场建设路径优选及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24):10-15.

[3]赵琳,张富春,董兴华,等.大电力客户信用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6,32(01).

[4]昆明电力交易中心.云南电力市场交易信用保证管理办法[Z].2018.

论文作者:李林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电力市场化交易主体信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论文_李林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