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没人说我会离开盛大_唐骏论文

唐骏:没人说我会离开盛大_唐骏论文

唐骏:再没有人说我会离开盛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会论文,人说论文,再没论文,盛大论文,唐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有个奇特现象,那些业绩显赫的外企职业经理人空降民企后,无一例外地沉没下去,如戴尔的符标榜之于神舟电脑,惠普的李汉生之于方正集团。去年年初,人们会把微软的唐骏之于盛大也归于此类。然而今年第一季度,盛大卓越的财报帮助唐骏打破了这一怪圈。

财报漂亮的数字还只是表面现象,证明唐骏走出民企泥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唐骏和盛大一起经历了低谷,并且找到了公司再次高速发展的驱动力,公司新的战略已定,接下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唐骏说,“即使我3年后离开盛大,也不会比现在走显得更风光。”判断一个公司成功的标准是看它有没有经历过行业的低谷,判断一个人也是如此。

在成功之后,人们一般会粉饰当初的动机和过程,以显得一切都是必然且尽在掌握之中。在这一点上,唐骏比较诚实,“我当时也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么好的结果,中国的企业要成功必须有勇气赌,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在某种意义上我也参与了赌。”

赌,换句好听的话说是与企业共命运。这是企业家精神,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唐骏说:“如果我在去年盛大低谷时离开了,所有人都会说这是职业经理人最聪明的选择,事实上他们也都是这样劝我的。但是中国需要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这是外企很多职业经理人在本土企业生存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他把自己定位得太职业了。中国现在还没有这个平台,不要太职业,要一点奉献。”

唐骏和盛大赌的是“平台战略”。盛大希望搭建一个游戏的平台,让所有想玩游戏的人都会到盛大这个平台上。就像现在互联网购物就会上淘宝,看新闻就会上新浪一样。而这个平台上有没有盛大自己开发的游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会进来建立社区,即便游戏不玩了,社区还在。

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都有平台战略,平台需要杀手锏,在腾讯是IM(即时通讯),在百度是搜索,在淘宝是电子商务。“如果有一个互联网公司能在中国基业常青,我首先推选腾讯,不是说腾讯做得有多好,而是通过IM建立社区是最容易的方式。盛大从一款游戏出发,通过游戏建立社区,属于慢热型,但黏度强。比IM黏度强的很少,除了一两款游戏。”唐骏如是说。

平台战略也是吸引唐骏加盟盛大的重要原因,平台凝聚了陈天桥和唐骏共同的价值观。虽然唐骏和陈天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履历,但他们无论是在人生观还是生活细节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事业上大开大合,充满进取心;在生活上却绝少点自己没吃过的莱,非常保守。

不过,唐骏说他比陈天桥更会享受生活。“陈天桥吃饭、穿衣、生活方式都太朴素了,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工作。而我把最重要的时间投入工作,还会有时间陪女儿打游戏。”在唐骏办公室的橱窗里,一半是事业上的奖章,一半是家人合影。

记者:这一两年盛大的发展似乎在绕弯路,从网游到数字家庭战略,现在又是回归网游了吗?

唐骏:盛大在网游商业模式获得成功。很多企业都跟进来模仿。如果你代理游戏,我也代理;你自主开发,我也开发;你卖点卡,我也卖;你做渠道,我也做。盛大无非有一个先发优势,但这种优势最多也就是半年时间,随着别人进来就逐渐没有了,最后就是价格竞争,中国很多竞争到最后都是价格的竞争。

在价格竞争是必然趋势的情况下,盛大的理念是走一条不同的路。别人没做的,我们来做。坦率地说,我们也做过很多的尝试,比如机顶盒。我们是想把游戏放到电视机里玩,但很多人误解我们想做电视,其实不是的。

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的数字家庭战略,说你们想的东西太大,其实我们就是想在电视上玩游戏。当然由于时机等种种因素,大家目前对它的认同有一定的困惑。

但是盛大的传统是一定要寻找新的模式。别人赶上了,我们一定要改,不改就一定不会有优势。所以我们推出了道具收费模式。全面免费模式是盛大第一家推出的,一年之后,同样的游戏比收费时候的收入还要高,这改变了一个模式。我相信两三年后,别人也会来做免费模式,到时候又变成了价格竞争。

记者:其实现在已经有人在做免费模式,并且获得很大的成功了,例如史玉柱的《征途》。你们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唐骏:很多免费模式都是从我们这里学习的,关键是如何从产业角度看。如果一款游戏能做到5年、10年,我会给予很高的赞扬和钦佩。

我们的价值观是想做长点。我们一款《传奇》做了6年,还想做更多个6年。《传奇》我也可以不断地卖东西,一年以后就卖没了,这是一种做法。还有一种做法是,我不一定现在榨取最大的价值,我提供一个平台,不断地放东西进来,这是我们做的方式。

免费模式现在虽然有人跟进来做了,但还不是每一家都在做,市场还没有进入价格竞争阶段。现在还是差异化竞争。我们下一步还会想出新的路子和别人差异化竞争。这就是盛大的价值观,盛大的文化。

记者:盛大不断地创新,又不断地改变,那么盛大不变的是什么?

唐骏:免费模式等是战术性的手段,公司的宏观战略是搭建平台。我们想把电影院全部建好,你来什么片子我放什么,即使有时候片子不太好,但我们的观众多,受众群体还是很多。搭建平台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也做了5年时间了。在中国互联网里,搭建平台最好的是QQ。腾讯花了5年时间只做一件事就是搭平台,再在平台上插花,游戏、搜索、网站都是插的花。他有他的优势,IM是最好的平台工具。我们是从一款游戏出来的,相对于IM是有难度的。游戏的面不如IM的广,但黏度强。随着盛大平台上游戏种类的增多,面会越来越广。

记者:国内另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平台是淘宝,马云说他绝对不会去和淘宝上的商家去竞争,只做平台。盛大的这个游戏平台上却有很多自己的游戏,会不会有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问题?

唐骏:不会的,我们希望是共赢。盛大的舞台在中心,周围全是观众。不是只有盛大跳完了,空当时间让其他人跳。我们讲平台是一个360度全方位的,盛大可能占了10度、20度或者60度,还剩下300度的空间。盛大和合作伙伴在游戏本身是竞争关系,平台是共享关系,可能某个角度集中的人多,最终选择的是观众,而不是盛大把自己的游戏灯光放亮一点。

记者:你们会吸引什么样的游戏公司加入你们的平台?看起来网易、九城这样的大公司是不会进来的。

唐骏:虽然我们的平台还没有完善,但当我们把平台概念告诉一些公司,特别是小公司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愿意加入。因为我有渠道、有广告、有销售,更重要的是我拥有用户,跟你共享。中国的游戏公司有几百家,我们希望合作其中一部分。

记者:去年异军突起的网游,除了《征途》在线人数过百万特别引人注目外,还有很多游戏如《问道》、《魔域》在线人数也达到了几十万。这是你们主要的结盟对象,是吗?

唐骏:有些小公司已经主动共用盛大的点卡了。但我们合作的对象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分,关键是合作的方式和对行业未来的共同看法。

记者:陈天桥说过,盛大最大的敌人不是现在看得到的对手,而是下一个陈天桥。这样看来,盛大做平台等于是把潜在对手都笼络过来,化干戈为玉帛。你们认为网游的平台未来会只有盛大一家独大吗?

唐骏:理论上平台可以有很多。但互联网的群居效应很明显。淘宝和eBay竞争,最终要有一个胜出。IM也是,腾讯成功了,再做个小腾讯很难。再有钱也打不过,就像微软的MSN也比不过QQ,这是一个现实。盛大是第一家做网游平台的,比别的公司早了三年,无论是从想法、投入和状态上,目前都是远远领先。

复制平台有一定难度,游戏是点,平台是面。建平台我们投入了5年,游戏花半年时间就可以了。他们要做平台,至少得投入3年时间。

记者:盛大要做平台,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唐骏:我们的价值观是做一个基业常青的公司,而不是快钱公司。从宏观角度讲,中国企业的通病是很难做长久,包括产业,我指的是高科技产业。原因是竞争到最后都是价格战,结果公司不可能做长久。比如短信,现在没几家短信公司在存活,三年之前每一家都是SP。产业在一轮一轮地更替,网游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从企业内部看,中国企业看重短期,捞快钱,捞把就走。盛大力图避免这两个问题。产业层面的东西盛大避免不了,只能靠企业治理结构来确保公司走得更长,基业常青可能夸张了一点,是梦想,是追求。有了这样一个网游平台,可能最后一个盛大游戏都没有,但我还可以有平台。

记者:去年年初是盛大最低谷的时候,所有人都建议你走,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你留下来了?

唐骏:的确,当时社会上很多人都建议我走。能不能走?可以走!如果我走了,国外的评价会是“这是最聪明的选择”。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对盛大的转型表示怀疑,这种见好就收的做法,至少说我在盛大的职业生涯也算是完美的。

这些问题当时我都想到了,我的考虑是职业经理人一旦承诺了,就一定要把它实现下去,无论是困难还是风光。

记者:您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从外企空降到民企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成功的秘诀在什么地方?

唐骏:其实这两种企业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在国外成熟企业,在这时候都会选择走。但中国需要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这是外企很多职业经理人在本土企业生存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他把自己定位得太职业了。中国不要太职业,还没有这个平台,要奉献。有一点赌注的味道。中国的企业要成功必须有勇气“豪赌”,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如果不跟着参与,在企业中一定会有很大挑战,在某种意义上我也参与了赌。我了解中国企业,在这个时候走,中国企业家会质疑你没有和企业共命运。

记者:您希望盛大能成为什么样的企业?

唐骏:我希望盛大能成为中国IT企业的标杆,谈到盛大的时候更多的是尊敬。比如当人们谈到微软的时候会有尊敬,虽然也会有霸权等情绪,但做企业的在骨子里都会把微软作为令人尊敬的对象。受尊敬的最核心因素是你创造了什么价值,微软做软件带动了PC产业链建立,带动了几十万家企业的发展。盛大做平台也能带动游戏产业链建立,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很难,一般人做不到,但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唐骏在盛大做了什么?

帮助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吸引唐骏加盟盛大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他的职业经历中需要补缺的一项。除此之外,你很难判断唐骏为盛大做了哪些贡献。陈天桥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逻辑缜密、无懈可击。虽然陈天桥是盛大的董事长,但这个董事长很多时候管得比总经理还细,甚至公开说愿意做某个游戏的产品经理。在这样一个年轻气盛的领导之下,唐骏能做什么呢?

按照唐骏的说法,他和陈天桥之间没有分工。所有的决策都是他和陈天桥沟通的结果,两人在高峰期一天会见五六次面,喝茶闲聊。就像投资新浪这样的重大决策,就是年三十下午闲聊时的一拍即合。唯一是由陈天桥独自决定的是做免费游戏,但正是这个决策将盛大从低谷带上高峰。

其实,唐骏和陈天桥是有分工的,但这种分工不在公司制度中。唐骏说陈天桥不做的都是他来做,他很清楚陈天桥每个阶段的重点,他会明智地退避三舍。当陈天桥做完一件事之后,外围工作和对外沟通则是由唐骏完成。这种分工随陈天桥兴趣而变,明于唐骏心中。

唐骏最大的能力在于沟通。工作之初,唐骏曾先后创办过三个公司,一个软件公司、一个做跨国走穴,还有一个移民事务所。三间都有盈利,但也都做不大,可见其灵活机变、但又无坚实的远大目标。加入微软使唐骏卓越的沟通能力得以发挥。在微软打击盗版的紧张气氛下,唐骏与中国的政府官员鱼水融洽;在跨国公司总部、地区的二元结构中,唐骏游刃有余。他也是微软中国仅有的光荣离职的总裁。

如果说在微软的作为还有章可循,唐骏在盛大的表现则进入另一个境界,所谓“无招胜有招”。陈天桥是盛大的发动机,盛大每一次变革都是陈天桥直接推动的。陈天桥的工作方式是一剂剂的猛药;唐骏则是盛大的润滑剂,可以说盛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唐骏,他似乎无迹可循、但又无处不在。

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一群人质疑了唐骏一个小时,最后还是不明白这个人到底在盛大做了什么,想想中国的“君君、臣臣”的关系,或许就会释然了。

标签:;  ;  ;  

唐骏:没人说我会离开盛大_唐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