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历史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崔仁利

浅论历史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崔仁利

崔仁利 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 266700

中学的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它不是要教给学生某种生产技术,而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中学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在于澄清历史本身的是是非非,而是要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起评价生活、认识社会的标准,从而运用这些方法,去处理纷繁复杂的诸多现实问题,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那么怎样从中学历史学科特征和本质出发,搞好教学创新呢?

一、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历史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社会的观念。那么,教学的创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的更新。历史教育不是直接用新观念来武装学生,而是培养学生用时代的观念来理解历史。

历史有两层含义:作为本体,它指人类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它是过去的,既定的,不变的;作为认识,它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因而它是现在的,不定的,可变的。中学历史教育是一种对历史本体的特殊认识活动,它应当是现在而非过去的,是现在的人为着现在而在认识历史。因此,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深化,时代性就成了历史教育的显著特征。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实不是死寂的过去,它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虽然是过去了的事情,但历史的东西往往会以思想的形式顽强地存留于今天。

二、以思维为中心,注重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开拓能力的人才。中学历史教学面对的是可塑性很大的中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现代化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学习过程“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给他们获取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逐渐摆脱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性,主动探索学习新知识,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研究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启发、讨论、活动等等,给学生开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科知识与解决、探究问题学习新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使他们养成观察、分析、探索、猜想等习惯,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求异、迁移和发散性思维,以形成创新思维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好胜、求索等心理因素,让他们在掌握和运用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不仅要把历史事件的过程告诉学生们,还要一并把其发生的背景、起因和影响都传授给学生们,这样学生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点,还可以让他们理解到不同角度的历史事件,全面地掌握并且牢牢记住。还会让学生们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知道怎样去学习历史,为未来的学习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教师应该利用一些有趣的技巧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对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历史学科的方法,把这些学习方法运用到学习当中,学会把过去发生的历史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可以在其中体会出历史独特的道理,久而久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较为独立的思考模式和创新性思维模式。

四、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合理运用其图、形、声、色、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悦耳、悦目、悦心的历史真实情景,让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无疑会使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历史思想教育。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时,我播放了剪辑录制的《甲午风云》短片,录像声、画并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战役壮烈场面与英雄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在这时抓住时机,提出思考题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义愤,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惟,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创新地使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新的教学法:抽签提问法、知识串联法、点面交叉法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六、要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艰巨性

教师自身创新素质要提高,最重要的是部分教师对创新的理解、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创新是国家的事,“分”可直接影响考评,决定着个人的信誉及岗位问题。部分教师还缺乏从事创新教育所必备的素质,知识深度基本可以,知识宽度、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另外,现在相当部分的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认识不足,对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不够。

论文作者:崔仁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浅论历史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_崔仁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