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分析论文_张文秋

工民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分析论文_张文秋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民建筑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人们对建筑舒适性与居住满意度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市民对建筑的使用舒适度,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重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从提高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方面入手,文章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概念、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这三大方面进行相关探讨,希望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引言

当前,工民建建筑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也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对工民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的相关功能也应得到不断的改善,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相关单位应当提高对外围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水平,使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1工民建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1工民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概念

自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以来,能源作为我国的发展根本一直在我国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被大量的消耗,逐渐减少的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条件,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为了更好地走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对相关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必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围结构设计时注意对能源的合理利用[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包括建筑物的外窗、外墙、屋面等多个部位,由于其在使用中被利用的概率较低,因而其的相关建设是极容易被忽略的。由于这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长期处于与外部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外部环境为雨、雪、过高日晒等天气时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外围护结构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作为与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可以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发生能量交换,这就会极大地影响建筑的使用舒适性,对室内温度产生多种影响,因而,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设计时应该对其寿命与居住舒适度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提高设计的实际效果,使得工民建建筑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2设计原则

相关人员采取外围护结构对工民建建筑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性,这样才能让所设计的方案存在合理性。经过不断的实践可以看出,外围护设计原则要遵循以下几点:相关人员应当结合不同有关建筑方面的资料,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良好的功能。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当做好采光、隔热等内容的设计,倘若出现设计不恰当的情况,那么不但会在使用时出现小麻烦,而且还不能够节约资源。相关人员应当将使用绿色能源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并且在设计时做大程度的应用绿色能源,比如:水能、风能等,不但能够起到环保的作用,而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要改变设计观念,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保护我国的能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工民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2.1外墙保温设计

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要对夏季遮阳、冬季保温以及建筑通风问题这三大方面加以注意,而在这三大需要注意的方面中,保温设计则是重中之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保温功能主要是通过将热量进行阻断,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稳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因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设计时要针对建筑外围护温度波动抗性、建筑外围结构隔热能力以及建筑外围结构对热力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保暖以及隔热效果的提升这两大方面进行设计,达到降低能源使用率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的墙体、顶板以及地板进行专项处理重点设计,达到提高建筑保温材料的应用比率的目的。

2.2结构材料的设计

相关人员采取外围护结构对工民建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对材料的设计做好熟悉的掌握,这是因为该结构能够对建筑方面带来影响。从当前形势来看,外围结构包含很多种材料,比如:石材、金属等。而在这些材料中,经常使用到的是玻璃幕墙,但也属于较繁琐的一种,安装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构件式;其二,单元式;其三,半单元式。根据形状来区别,又能够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双层;另一方面是薄型。相关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对使用状况做好充分的整我,并且对其优点以及缺点等不同的方面做好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外围结构进行合理的挑选。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对其施工技术做到熟悉掌握,并且对其安装环节也应当熟悉。比如:拿明框幕墙的相关技术来看,只需要将四面的压条做好固定工作就可以了,所以操作起来很简单;然而,隐框幕墙的技术与明框幕墙之间进行比较,其施工难度较高,然而操作起来并不难。

2.3通风设计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的设计中除了保温设计以及隔热设计外,建筑外围结构的通风设计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内容。因为,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良好的室内自然通风都是十分必要的,适当强度的室内通风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保证人们的居住舒适性。而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而言,其通风路径通常为门或窗,因而,这就需要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风压以及热压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对门窗设置位置进行合理考虑,达到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良好通风的目的。

2.4工民建建筑外围护结构施工工艺的设计

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对工民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对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在我国的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是构件式幕墙。但是由于这种施工工艺的工作量比较大,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对于单元幕墙来说,往往都是在工厂中组装完成以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与构件式幕墙相比较,单元式幕墙的线条更加突出,效果也更加精致。设计人员在设计工民建建筑外围护结构施工工艺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工艺与建筑体的整体效果,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的造价与难度、尽量采用具有经济性、实惠型的施工工艺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的材料,将工民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能够有效的解决保暖、采光等问题,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的绿色环保性,降低或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染。同时,在对屋外噪音进行隔绝的基础上应提高外围护结构的美观效果。

除此之外,在进行工民建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每个细节处的科学性、合理性。例如,应当合理地确定窗口的大小、位置、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的光射作用,尽可能地延长室内的光照时间,降低照明没备在白天的使用率还可以充分利用屋顶的作用,在屋适合适的位置设置一个玻璃天窗,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利用太阳光照,增加采光面积,并且还能提升外围护结构的美观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为了在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大力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文从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实际设计角度出发,针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围结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希望对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辉,吴兴娟.浅谈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J].科技博览.2014(06):113-114

[2]戴锦辉.高层建筑外围护系统设计浅析[J].住宅产业.2015(06):45-48

[3]周柏驹.工民建建筑的外围绕护结构设计策略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03):44-45.

论文作者:张文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工民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分析论文_张文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