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研究:一个新的切入点和研究框架_国际分工论文

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研究:一个新的切入点和研究框架_国际分工论文

基于全球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个新的切入点和研究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入点论文,产业结构论文,视角论文,框架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之基石,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早期由欧美学者开创的现代意义的产业结构研究,形成两类不同的理论模型。这方面的研究通常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演化规律。部分日本学者有关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虽然涉及外部环境,但仍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着眼于如何在参与国际分工中调整和保持其产业结构的领先地位。近十多年来,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联互动特征已成为产业结构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而结构演进中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逐渐成为近期产业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研究虽更多地注意到国际间的结构关联,但仍未脱离将单个国家作为研究立足点的传统视角。面对现实经济系统的变化,对当代产业结构的研究必须立足全球视角。因此,基于全球视角,运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从各国产业结构间相互联系的角度,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分析单位和对象,这可能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有效方法和切入点。

二、基于单一国家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

(一)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共同演化趋向

相关的理论成果按石川秀(Shigeru lshikawa 1992)的归纳, 主要包括由欧美学者从广义的两种方法出发提出的两类不同模型。一种方法是使用若干国家间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统计分析上确认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之间的某些普遍联系;另一种方法是集中研究初始条件与经济制度相似的一批国家的历史经验,探索能够说明其结构变化过程的一些特殊理论。(注: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565~567页。)在这两种方法基础上提出的两类模型都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和对象,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注: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第1315页。)。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某些因素则作为外部环境,即仅存在外界环境因素对国内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不存在反向作用。尽管这两类理论模型迄今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始终没有突破单一国家的研究视角。

科林·克拉克(G·Glark 1940)首先从第一种方法出发作了开拓性研究,该研究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理论模型采用费希尔(Fisher 1993)最先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 考察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关联。在此之前,霍夫曼(W·G·Hoffmann 1931 )则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发展的阶段性作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进程中是持续下降的所谓“霍夫曼定理”。

克拉克和霍夫曼的最初研究,开创了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但其理论模型过于简单和不够成熟。前者仅使用单一劳动力指标和有限国家样本,只是粗线条地描述了产业结构宏观变动的基本趋向。后者虽指出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现象,但囿于“双部门模型”的窠臼,忽略了工业化进程中各国相同产业间存在的生产率巨大差异等而受到质疑。这些都使得最初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为此,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 1966、1971)和霍利斯·钱纳里等(H·Chenery 1975、1986)在不断改进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了的理论模型。

西蒙·库兹涅茨从经济增长总量出发,对50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长期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考察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从而再现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使经验分析更具一般意义。此后,霍利斯·钱纳里等则更多地采用投入——产出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将分析样本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用途较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概括而言,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1)用劳动力和产值指标等, 对人均收入和三次产业变动间关系作了彻底的考察和验证;(2)进一步深入到工业和服务业内部, 对其结构变动作了细致分析;(3)详细研究了影响结构变动的三组因素, 即国内需求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4 )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构变动差异的分析中,初步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国际性传播;(5 )通过结构转变不同阶段中不同部门和因素对增长贡献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对结构转变作了动态分析;(6 )通过对若干国家多部门模型的比较研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三种工业化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考察了战略、政策等因素和结构转变以及发展实绩之间的联系等。

从广义第一种方法出发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从广义第二种方法出发的一些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理论。其中,阿瑟·刘易斯(W·A·Lewis 1954)的二元结构模型和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和主导产业理论最具影响力。

在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中,通过三个基本假定和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传统的“维持生计”部门和现代的“资本主义”部门这两大部门,研究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进程和途径。该模型在形式上虽表现为劳动力的流动,但实际上是在考察了发展中经济体的基本特点以后,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假设,涉及到整个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变,因而是把理论模型建立在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基础上的一种努力。罗斯托则以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试图把握住在一国经济成长中所依赖的一些特殊部门所起作用的动态力量。为此,不仅按技术标准提出了经济成长的六阶段论,而且对推动阶段性演进起决定作用的主导部门及其更替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在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作了规范解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位把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命题。例如,他已从另外角度意识到并主张,研究单位应由国家改为整个相互关联的贸易地区,并放到世界经济整体中去加以考察。(注:G·M迈耶等编:《发展经济学的先驱》[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欧美学者从广义的两种方法出发提出的两类理论模型,尽管各自理论研究的思路和侧重的角度不同,但他们研究的基本倾向和主线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共同特点是:(1)以“国家”为分析单位, 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2)以若干国家为分析样本, 通过国别间比较研究,考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标准模式,并揭示了共同演化趋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类不同模型在实际应用时可以互补、而非对立物。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

欧美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及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一般意义,形成该研究领域的主流。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各国在实践中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概括。战后以来,一些日本学者除了对欧美学者提出的有关理论模型作出某些重要的修正和补充(盐野谷裕一,1966)以外,以日本的国情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赶超欧美的战略目标,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

筱原三代平(1955)首先针对日本必须在国际贸易基础上建立国内产业结构循环体系这一基本国情,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费用论”,突破了李加图的静态比较成本学说。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从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角度看,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的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费用论”虽从理论上论证了后进国的幼小产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而得到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但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论”。

赤松要(1936、1957、1965)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行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与小岛清(1973)等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设,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模型1 (基本型):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模型2 (变型Ⅰ):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型3 (变型Ⅱ):随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地区)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很明显,赤松要最初提出这一理论假说,是为了说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工业的成长模式,以后被引申和拓展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由于这一理论假说及其模型客观地描述了后起国内部产业发展的顺序和走向高度化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同时表述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依次相继起飞的客观历程,因而享有颇高的知名度。但“雁行模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式也将转换。即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大国。该模式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注:汪斌:“东亚国际分工的发展与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J],《亚太经济》,1998年第7期第2~6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美贸易摩擦加剧和日元升值,迫使日本的企业大量向海外转移,使日本的产业基础——基础性技术产业(如机械工业)出现“塌方式”危机。实际上意味着面向新世纪,日本的产业结构又面临新一轮重大调整期。在此背景下,关满博(1993)提出了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型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作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该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面对东亚各国和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体,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因此,实际上探索了未来日本如何建立国际协调型产业结构问题。

日本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实际上触及到东亚区域国际产业结构的循环演进问题,并已明确意识到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所在国际区域的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乃至全球国际分工中,才能实现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保持领先地位。但是他们的研究并没有上升到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一般,其分析单位仍然是“国家”。即,仅涉及国际区域的一个特例,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

(三)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结构关联机制

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集团化这两股浪潮并行不悖、势不可挡,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强化,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式,相互间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的步伐加快。因此,学术界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中,也逐步将国际间产业关联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考察。

关于产业结构间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研究两条线展开。前者从本国和周边国家产业结构间变动的联系,以及从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内三次产业的变动趋向,研究本国应有的产业发展国际化战略与对策(北村好子,1995)。后者采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技术进行度量,主要可分为两类:(1 )用贸易结合度和相互依存度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渡利夫 1991);(2)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 例如, 依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制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AIDXT 1975、1985、1990),分析东亚国家和地区各产业结构体之间的关联状况(佐野敬夫等1998)。迄今为止,各种结构联结模型主要是通过贸易联接完成的。虽然注意到不同国家产业结构体相互间的关联,但主要考虑产业结构演进的国际性波及由一国向另一国的单向传导。因而从根本上来看,仍是立足单一国家的视角来考察各国产业结构间关联。

三、基于全球视角从新的切入点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的思考

欧美和日本的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近年对各国产业结构体间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互动的探讨,反映了学术界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轨迹。但本文认为,这些研究都还没有脱离原有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的视角。

首先,以往的产业结构研究对处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的本质性、飞跃性的变化缺少深刻的认识。这种本质性的变化,诸如表现为全球经济的“板块结构”已成为可感知的一个个群体,形成以一定的大致毗邻成片的地域范围为基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一个个巨大的跨国经济实体。因为,世界经济的现实运行主体,在全球局部区域已是二元的,即民族国家经济体和国际区域经济体并存。整体上由原来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型世界经济,正在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全球与区域型世界经济过渡。这种本质性的变化源于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演进中相互联接关系的演变。与历史状况对比,联接关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联接强度上大大增强和联接形式的多样化,还在于联接拓扑结构的日趋复杂化。联接关系的变化导致了作为研究对象的系统边界在不断扩张。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视角,寻找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

其次,目前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仍没脱离传统经济学中线性的、平面的思维方式。或是将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直接作为对象,从一开始就研究大系统内三次产业的变化及趋势。由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因而无法将现实大系统作为一个多元、多层次、多侧面、复杂的立体结构来深入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是立足于单个国家层面,考察与周边国家的结构互动关系,然而往往将其他国家等同于环境处理,没有充分注意到各国产业结构间相互作用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从而最终停留于浅层次的对策研究,缺少综合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定量化分析。此外,部分研究成果虽已触及到国与国产业结构间的联接关系,采用各种定量分析技术进行验证,但在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下通常集中于贸易联接机制的分析。在现实中,除了贸易联接机制外,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和经济周期等作为联接机制,各自通过错综复杂的渠道发挥着各具特点的联接作用。特别是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联接作用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已超过贸易的联接作用,成为当代各国产业结构间相互关联的核心驱动力量。因此,各国产业结构间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理应纳入研究的范围。

顺应当今时代变化的产业结构的未来研究,在集众家之长、系统深入地考察诸多因素和侧面的作用,探求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时,尤其要在认识论、方法论上有新的突破,必须立足全球视角,从新的切入点上去开展相关研究。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与域内周边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动联为一体、互动演进,而且也和域外各国的产业结构处于相互波及、互动演化中,但由于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区域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结构呈“板块”状格局等,使各种联接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内部化趋向,因而往往使处在同一国际区域的各国产业结构体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互相联接的关系。因此,基于全球视角,运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从该切入点入手,归纳而言,在研究框架上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特征和封闭条件假设下的理论与度量方法研究。确立新的切入点和对象后首先对其定义及特征作出界定,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基于全球视角,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可定义为:地域空间上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产业结构体的集合。它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至少具有相对性或非完整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性这四大基本特征。其中,整体性是最突出的特征,研究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必须以区域结构的整体把握为前提。现实中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既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运用抽象法暂且将其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处理。通过构建封闭式的理论模型,研究国际区域内各国(地区)产业结构相互关联成整体性的成长及其内在运行机理。包括其整体性成长的实质、动因、机制和整体内部由于存在双层非对称性而必然产生的矛盾性等。至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与度量单个国家产业结构不同,度量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必须采用新的分析工具。目前,可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或计量经济模型作为分析技术的出发点,但需在贸易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它重要联接机制的度量方法和模型。

2.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关联互动机制分类及动态变化研究。现实中的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是由各个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及其关联机制,在相互波及、互相联接中构成的。因此,理论研究需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由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特别是对结构关联机制分类及动态变化进行考察,是基于全球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需要对各种联接机制从国际区域间立体、多向辐射和多边反馈角度,分门别类地研究其各自的联接特点和传导规律,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空间上的变化。同时,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产业结构体间关联强度和关联模式也同样处于动态演变中,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甚至出现跳跃式突变状态,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时间上的变化。此外,在现实中,由于形成产业结构间互动关系的联接机制较多,因而渠道复杂,各种联接机制交互作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机制体系,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连锁性的特点。并且,各种联接机制并非是简单叠加或并行地起作用。鉴于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研究形成国际区域间结构互动关系的各种联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时,需要对其加以充分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3.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化模式的比较研究。在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存在着各具特征的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作为一个个相对的整体,需分类研究并揭示各自的演化模式。这里的演化模式是指,特定国际区域内各民族国家产业结构体在相互关联中体现的整体性演进的形式或表现出具有某种共性的演进方式。鉴于各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演进方式的复杂性,可选择若干典型国际区域(如东亚、北美和西欧),采用静态和动态的具体分析方法,对某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存在的稳定性特征和变动性特征及变动趋向作出细致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概括。随后把静态和动态分析分别得出的结论联系起来,研究其相互关系,综合归纳出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各自相异的演化模式及其特征。并且,不仅要用语言文字加以高度的理论抽象概括,而且要运用图形(模型)设计来直观和形象化地表达典型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不同的演化模式。

4.结构变动与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在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中,某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是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中才相互联接形成整体性演进,各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各区域国际分工子体系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当代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并非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交叉叠加的复杂的立体结构,需要对此作出系统、全面的研究。以往的产业结构研究由于没有深入到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内部不同的层次,因而相联系的国际分工研究缺少系统性和综合性。各种研究往往关注不同的侧面,其成果可以解释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某一层次或侧面,然而适用范围不广,自然也难以真正认识本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本文认为,对与产业结构变动密切相关的国际分工研究,至少应从全球宏观、国际区域中观和跨国公司微观这三个层面来全面研究当代全球国际分工体系的新发展,同时延伸分析本国在所在区域和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准确位置。

5.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和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研究。以往的产业政策一般以本国产业为对象,通常更多地考虑对本国结构调整及预期,而没有顾及外国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反向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产业结构间的互联、互动强化,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化的质变,使产业政策以国际产业政策方式实施,其核心在于协调。事实上,当今某些国际区域经济的整合程度已相当高,因而政策虽由本国独立制定,并以本国产业为主要对象,但其政策制定基础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域空间范围,已超出本国地理边界,外延扩大到与本国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区域或周边国家。目前,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需要,虽对制定国际产业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齐东平,2000),但对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需深入研究多国、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的特点、规律和动态博弈过程,以及全球化时代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以上基于全球视角,从整体主义系统思想出发的五个方面的研究,相互间存在着逻辑关联: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特征和假设封闭条件下的理论与度量,是从新的切入点研究产业结构的出发点和基础;结构关联机制分类及动态变化理论构成了基于全球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的延伸纽带;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演化模式研究,则丰富了立足全球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结构变动与国际分工发展理论是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扩展、归结点和通向应用分析的桥梁;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和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研究,则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政策协调与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随着这五个方面研究的深入展开,将有望构造一个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和基于整体主义系统思想的产业结构研究体系框架。

标签:;  ;  ;  

全球视角下的产业结构研究:一个新的切入点和研究框架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