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堂的活动设计_教师评价论文

小学品德课堂中的活动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课堂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1]2那么,小学品德课堂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呢?哪些活动最为有效呢?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品德课中教学活动内容、形式的设计,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活动内容

(一)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教学方向。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应该在目标调控下完成。比如:“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活动目标是通过对生活经历的再现,让学生体会亲情,感受父母之恩。在一次研究课上,执教教师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先以配有清新亮丽录像的“美文欣赏”导入新课,再以一组组生动真挚的母女生活画面唤起学生的感情,接着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故事,最后让学生在“爱心卡”上写上想对父母说的话。上述活动明确地指向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策划有趣的教学活动。有位教师在上“我们共同的家”一课时,虽然设计了许多活动,但因为其中一个环节中教师收集的资料,如:阿妹节、艾人、茶歌节、唱花等民族故事过于成人化,二年级的学生看不懂,没有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1]12教师必须依据儿童的实际生活,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合并。比如:我们将教材中“我送老师一朵花”与“有多少人为了我”两课进行了有机整合。课前,师生共同设计了采访表(见表1),接着,开展了“我送你们一朵花”“向劳动者学习”等主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采访了校长、班主任、课任教师、门卫、食堂师傅、爸爸、妈妈、医生、清洁工、营业员……通过这次贴近生活的活动,学生对劳动者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表1 “有多少人为了我”采访记录表

(三)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根据《课程标准》,品德课程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随机呈现活动模块,以超链接、非线性的方式呈现学习信息。这一特点给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带来了一定困难。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所隐含的生活逻辑把握不准,只注重活动的设计与选择,而忽视了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以致课堂教学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活动的无序演出。教学活动必须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一堂品德课中或在同一主题教学的不同课时中,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内在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结构,据此设计的活动不但要体现连续性,还要体现层次性。

例如:在“我爱我家”一课中,虽然两个活动“我是家中小成员”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都围绕着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教学目标而展开,但二者也有区别,一个侧重能力培养,一个侧重情感培育。在实践中,我把它们安排成前后有序的系列活动,以发挥逐层递进的教育效果。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最爱读的书”时,设计了“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三个活动环节。活动一旨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选择书,它是学习的起点;活动二旨在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为下一个活动打下情感基础;活动三通过引导学生夸夸“读书迷”和随机采访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之后通过逛书吧鼓励学生将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落实“我的兴趣爱好”的单元主题。

二、选择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确定以后,教师要多动脑筋,选择最符合儿童口味的活动形式。我们把品德课堂学习活动分为两种类型:

(一)课内活动

1.交流讨论活动。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最常用的活动类型。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表意见;教育他们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尊重别人,相互支持和鼓励。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切忌大而模糊,使学生无从下手;或过于简单,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课前的资料收集活动,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资料收集的目的、范围、途径,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筛选、整合,并利用资料交流和分享信息。

2.辨析判断活动。教学中,教师有时会根据需要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事例,引导学生开展辨析讨论,启发他们做出合理判断、选择。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会打电话”一课中,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情境选择题:“小明一个人在家时接到一个找爸爸的电话,并索要爸爸的手机号码,小明应不应该告诉?”有的学生说:“不能随便告诉他,如是坏人窃取电话信息,岂不上当了吗?”有的说:“如果是认识爸爸的人找他有急事,故意不告诉电话号码会耽误事情的。”最后,学生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让对方留下电话号码,让爸爸与对方联系。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而且有效指导了他们的生活实践。

3.演示体验活动。这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创设某种情境让其经历的活动。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领悟道理,实现由情到理的转化。活动的设计要注意:一是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二是要力求形式新颖,不落俗套,内容健康有益;三是创设的情景要有吸引力;四是要重视情与理的结合,坚持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五是要能引起儿童的认识冲突,能打破儿童原有的认知平衡,激发儿童的认知兴趣,引起探究欲望,调动其积极思维。

4.游戏娱乐活动。游戏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儿童的活动和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游戏娱乐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它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做、在玩中受教育、在玩中成长。但实践中要注意,思想品德课中的游戏娱乐活动要与体育课上的游戏有所区别。

5.讲故事活动。这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公形象感染并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学生可以讲自己,曾经听到、看到的事(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成长故事。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但不宜过长、枝节过多,避免与语文课雷同。比如:学习“我是家中小成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讲自己做过的让家人高兴的事。

6.练习与训练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是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技巧和方法,从而形成良好习惯。比如:学习“坐立走有精神”一课时,老师讲完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反复地练,使学生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7.动手操作活动。这种活动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去做,做到做中学、做中悟、做中得。这类活动主要包括小实验、小制作(如:制作“亲情树”、名片、“班级光荣花”、成长记录袋、小风车等)、手抄报和板报等。活动设计需要注意:一是要适合儿童需要;二是要明确活动要求,让学生掌握方式、方法;三是教师随时指导,及时评价。

8.成果展示活动。“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2]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工协作,并展示汇报他们的创作成果,这无疑能使学生分享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专门的活动课

专门的活动课,包括课堂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课堂活动课,活动的空间限于课堂,活动形式以讨论、交流、收集和处理信息、表演展示为主;社会实践课,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亲身实践,促进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活动形式以社会调查、参观游览和社区服务为主。比如:“秋天到了”一课,教师将第一课时设计成社会实践活动课,组织一次秋游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去体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第二课时则设计成课堂活动课,开一个“成果展示会”,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秋天美景,展示自己拾到的落叶、野花、种子以及拍的照片、录的鸟叫声、画的画儿等,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发展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情感。

三、把握活动过程

活动教学的效果与活动设计有关,也与教师组织实施活动的水平直接相关。一方面教师在性别、年龄、个性心理品质、学识涵养等方面有诸多差异,另一方面各种活动形式(如:辩论、调查展示、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访问访谈、阅读欣赏等)又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如何在充满差别化、个性化的教学中找到一些需要普遍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一)注重参与全面性

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一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去。全面性是学生参与活动的“量”的保证,它要求教师认真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充分协调,创设大量恰当的情境,努力让每个学生有机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二是学生素质在活动中应得到综合发展,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面性更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质”的体现,即学生能在不同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得到和谐发展。要让学生有“质”有“量”地参与活动,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参与活动的全面性是对教师掌控活动能力的检验。

(二)把握动态生成性

活动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会不断产生新矛盾、新问题,也会出现新的教育契机。教师要有选择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教育因素。对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启发引导。否则,活动就会流于形式。例如:一位教师在“竞争与合作”一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创设“竞争智慧皇冠”的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竞争活动的“参与者”“胜利者”和“失败者”进行采访,引导全体学生体验交流,让全体学生认识到参与竞争的意义——竞争可以使自己获得锻炼,无论胜利与否,都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教师用采访、问题反思、经验交流等方式,及时把学生个体的、零散的经验提升为群体的、系统的经验,把感性的体验提升为理性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提炼、内化活动承载的意义。

(三)倡导评价新颖性

评价是保障活动效果的有效手段。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评价,形成一种全新的思品课活动化学习的评价方式。

1.评价过程化。“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在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2.评价多样化。一是主体多样化。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二是角度多样化。要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三是尺度多样化。不用统一尺度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重视质性评价。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要重视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四)重视活动的连续性

要使活动行之有效,教师必须重视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课前活动是把握学情的一个窗口,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要点,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课后活动是课程内容的延伸,它让道德规范回归生活,使道德规范焕发活力。比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之前,我进行了家长问卷调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他们之间的动人故事,在课堂上再让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真实故事。这样,学生和父母在活动中进行了交流,增进了彼此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如果没有课前的铺垫,这一环节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再如:“平安回家”课后调查记录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从一滴水说起”课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化了自己的道德体验,进而获得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几对关系

(一)形神统一:趣味驱动,理性深化

把活动引入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活动教学已成为师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实践证明,丰富的活动载体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但不是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设计小品表演、知识竞赛、课堂辩论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活动的内涵,寓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活动内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练中感悟德育要求,最终将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健康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动静和谐:强调动感,不忘静思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模仿力强、表现欲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心理特点。在活动教学中,小品、辩论等多种活动方式,使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教学固然强调活跃的气氛、热闹的场面,但如果让学生在40分钟里动个不停,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导致其思维混乱,甚至影响课堂秩序;另一方面,频繁的活动使学生没有真正思考的时间,没有真正体验的过程,更没有实施创新的机会,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正如音乐中有停顿休止、舞蹈中有虚拟、电影中有“空镜头”一样,活动教学中适度的“休止”与“空白”,也能产生“不教之教”的美学价值。学生暂时的凝神静思绝不是沉寂、冷场,恰是为形成新的高潮而酝酿、蓄势,外虽静,内则动,更富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适时地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深入地思考,恐怕学生的认识会更成熟,更有个性。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教师只有有效地调控活动节奏与活动频率,使课堂动静相谐、有张有弛、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才能展现活动教学的节奏美。

(三)师生协同:学生自主,教师主导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领悟、探索、创新,让学生自主活动和发展。只有当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我需要活动”时,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充分激发,参与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也才能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真正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诚然,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活动教学就会成为“自由式”“放羊式”的休闲课、游玩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拨思路,启发学生活动的创新思维;通过活动方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活动和学习;适时调控活动过程,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活动教学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师生和谐、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是活动教学的内在要求。

山泉在流动中清澈,山花在绽放中灿烂,孩子们的心智和品性则在动态开放的活动中得到滋养。让我们活动的设计目标导向再明确些,活动素材再实用些,活动形式再简洁些,活动组织再精心些,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沸腾的、真实的生活。孩子们浸润在这种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有效活动中,童心会更畅快,童趣会更激扬,生命也会更精彩!

标签:;  ;  ;  ;  

小学德育课堂的活动设计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