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的思考-基于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视角论文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的思考-基于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视角论文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的思考
——基于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视角

高景昱1 徐 亮2刘永生1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军事体育部, 江西 宜春 336000

摘 要: 武术段位制推广本意是为了促进武术传承和普及,但业界有关人士对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一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增订版)的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进行研究,借鉴同为武道项目的跆拳道其段位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武术的特点,从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视角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技术考评内容进行从新架构的设想,为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完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段位制 练打结合 武术套路 散打 功法

纵观20年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路程:1998 年实施的《中国武术段位制》(1997年11月已经颁布),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深化武术项目改革,加强武术运动行业性和规范化管理,促进武术社会化、规范化[1];2007年全国武术段位制的工作会议召开,中国武术段位制启动新的改革措施:段位评定从套段转入考段;2009年武术段位制工作目标概括为:“通过武术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技术,促进武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国际的推广。”促使武术段位制进入规范管理制度、统一技术标准的快车道,武术段位制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了前进步伐[2];2011年6月,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启动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以期进一步加快武术段位制建设、推动武术繁荣发展[3];2014年《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2014-2023)》颁布,指明了未来十年武术段位制的工作方向。至今,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已经20年,回首武术段位制的发展来看,结果不尽人意。通过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进行悉心研究发现有许多不足之处。

1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起源

1.1 正本清源的中国武术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缩影,积厚流广。对武术的定义,周伟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高级教程》中对武术这样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4]从这个被官方和民间都认同的武术定义中,我们看到蕴含内容极其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武术肯定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而在这一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同时也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早期,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学会与野兽搏斗,这就是武术最初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争夺食物和地盘,部落之间也开始了斗争,此时就有了最初军事武艺的雏形。先秦时期,为了娱乐渐渐出现了具有较强技击性的斗剑、角力、武舞,这被看作武术的正式形成。南北朝时期,人们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渐渐出现了功法。宋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认为武术将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便出现了较严重的重文轻武的现象,民间甚至有“十户一菜刀”之说,来限制百姓反抗和习武。到了元朝,蒙古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汉族人民更是严力禁武,致使民间武术只能在私下传播,在这种缺少擂台机制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加容易地记住武术的招式,民间习武者们经过创编出现了武术“套子”(套路),至此,武术的主要活动形式已经形成。武术伴随着朝代的变迁的同时,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其中宋元时期,受禁武的影响,武术只能在亲人、朋友间相互传习,也就导致了中国后来武术“传内不传外”的宗族传承,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也出现了“传男不传女”的家族传承。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当时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人士喊出“强国必先强种”的口号,试图通过武术来改变国民的体质。当时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国术馆”和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此时的武术也多以武术套路形式在传习。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和国家体委意识到武术对于中国的价值和自身的功用,开始迅速组织一批专家从事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来保护武术。现如今,国家领导人对武术极其重视,以国家的行为和政策大力保护和推广武术。各级武术协会和武术爱好者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形式多样的武术比赛、成立各种拳种研究会、申报各种拳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来保护和传承中华武术。

1.2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由来

“段位”的字面解释:“段”是阶段,“位”是位置。依此字意,“武术段位”指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习练者的武术水平在某一习练阶段达到的“位”置——等级。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订并实施的一项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制度。[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亚洲的柔道和跆拳道等武技项目相继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得到迅速的推广和传播。此时,武术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武术技术体系传承出现断层,武术文化丢弃,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武术走进了死胡同。为了系统地传承武术技术体系和武术文化,逐步提高武术水平,带动武术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武术段位制的实施势在必行。中国在1998 年开始正式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2007年全国武术段位制的工作会议召开,中国武术段位制启动新的改革措施:段位评定从套段转入考段。至此,段位制开始了考评之路。

真空度达到5.0×10-5 Pa时,以热蒸镀的方式,按结构依次蒸镀坩埚中不同的有机材料,制备两组蓝色磷光器件,其结构分别为

2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分析

中国武术段位制自1998年开始实行,就只有武术套路段位获得者,没有散打段位获得者,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发现:没有考评员、无教程。2016年,体育总局和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2018年全国武术散打段位考评员第一期认证培训班举行,这是《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2017试行版)颁布后的首次培训,这才真正意义上为武术散打习练者获得段位开辟了道路。然而,出现了“会套路不会打,会散打不会套路”这种局面,也是发生在大部分武术段位持有者身上的真实事件。熟记招式的单练和运用招式的对练和拆招脱离了实战,就是纸上谈兵,只是做到了武术的“练”。然而,武术本质就是技击性,如果失去了“打”就失去了武术的本质,武术必须要围绕“打”为核心,“打”就是要通过实战,通过散打来体现。但现行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把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分开来进行考评段位,也就给中国武术的“练打结合”做出了错误指向,极易导致“会练不能打,能打不会练”局面出现。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便于记忆众多招式,达到内化,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应用自如,古代习武者们就创编而成了武术套路。而武术段位制中,武术套路技术考评内容分为单练、对练和拆招三种形式。单练可以很快的形成大脑记忆和肌肉记忆,经过泛化、分化和巩固自动化这个过程,是招式动作初形成阶段,使习练者了解每个招式的攻防含义。古语有云:拳练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成百上千次的演练,我们就在不经意间发现了招式的精髓,顿悟到套路练习上百次的真谛。然而练习单练套路整个过程都是记忆动作,虽突出了“练”,但始终是个人的独奏,因此单练套路缺少实战性。对打套路是把单练套路编成两个人同时演练的攻防套路,熟悉动作的攻防含义,能够让习练者知道招式如何运用,也是以“练”为主。拆招看似在真打实战,其实也是两个人在把单练套路里的招式拆解出来演练,虽说是模拟实战,但很难看到实战的样子,也是练而不打。武术段位制中,武术套路的技术考评内容,无论是单练、对练或是拆招始终是徘徊在“练”,缺少实战性。

2.1 武术套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缺少实战性

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课题组(2018年第11期)

2.2 “权而不权”且“权而不全”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感染细菌所引起,因此在治疗方面以抗感染为主,既可选择口服或静脉输注等方式以全身给药,亦可采用外用滴耳法局部给药。本研究即采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进行局部治疗,并与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效果比较。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可抑制局部细菌繁殖,快速清除致病菌。

2.3 丧失了中国武术“练打结合”特点

2012年由中国武术协会发布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是武术段位制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并在2013年发布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的增订版,对原有的段位制手册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武术段位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武术的推广和传播。2016年,体育总局和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至此,段位制无散打教程的尴尬处境就此结束。2018年3月20日全国武术散打段位考评员第一期认证培训班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举行,这是《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2017试行版)颁布后的首次培训,也填补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无散打的空白。

由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颁布的《中国武术段位制》和《中国武术段位制》(增订版)是中国武术段位考评的最权威文件,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在出版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却只有十二种“拳种”。中国一百多种拳种中竟只有这十二种“拳种”入选,更令人贻笑大方的是把长拳列为一个拳种。关于“长拳”的定义,康戈武先生曾明确指出:把诸如查拳、红拳、少林拳等具有“遐举遥击、进退疾速”特点的拳术统称为“长拳”。[6]可见长拳并非某一种拳种。这样的权威文件竟然如此没有“权威性”且考虑不全面。然而,《中国武术段位制》文件中有这样的表述:“考取某一段位时,除了年龄和武德要求外,准确掌握《系列教程》中任一拳种的对应段内容,或相当于《系列教程》对应段动作编组成的相应套路,考评达到7分即可申请晋升段位”。因此,在段位考评时,一些没有系列教程的拳种考评内容由考评委员会临时确定,然而,这样确定的技术考评内容缺少公信力,又怎能做到客观和统一标准。武术段位制的技术等级应建立在客观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制度基础之上,才能让习武者认可武术段位制,才能更好地推广武术段位制。这种“权而不全”的段位制技术考核内容也因此需尽早解决。

2.4 缺少功法的技术考评内容、标准和段位制教程

2007年6月,中国武术协会正式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武术功法晋升段位的暂行规定,遗憾的是此规定并没有给出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尽管在2009年出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但却全是武术套路的教程,并没有武术散打和武术功法的教程。《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2017试行版)颁布,段位制散打教程出现,填补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无散打的空白。然而,始终却没有武术功法的教程和标准。武术这项中国国术的核心是技击,但是作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功法,段位制中却没有考评内容、标准和教程。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中,把武术套路、散打、功法分开进行考段,就意味着考试时只会套路、散打或功法其中一种就能考段,这就造成运用实战招式编排出来的武术套路可以脱离实战的散打和强化身体的功法,实战的武术散打就可以脱离以外练为主的武术套路和以内练为主的功法,失去了武术“练打结合”的特征,失去了这个具有极强中国优秀文化特色项目的精髓。

3 跆拳道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对中国武术的启示

现如今,跆拳道馆遍布大街小巷,跆拳道的各种活动风靡全球,可见跆拳道的推广及其成功,这背后正是韩国以国家的行为运用跆拳道段位制推广跆拳道的显著成果,且跆拳道段位制的推行使跆拳道成为了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跆拳道项目作为成功的案例,通过研究其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发现:跆拳道的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包括基本技术、品势、竞技和击破。其中,跆拳道的品势就像武术套路,把单个动作招式串编起来进行演练,便于记忆,以演练为主;跆拳道的实战就类似于武术的散打,突出实战性;跆拳道的击破(功力展示)就像武术功法,通过外在击破木板或瓦块的方式来展示。而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将武术里的套路、散打和功法分开来进行考评,基本功的功法、演练为主的套路和实战的竞技被肢解。同为武道类项目的跆拳道和武术其段位制的技术考评内容对比发现:武术段位制的技术考评内容偏于一隅,且极易把习武者引导上“练打分离”的歧途。可以借鉴跆拳道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武术的特点,从“练打结合”的视角对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进行校正,正确引导习练武术者,打破这种支离破碎的武术习练局面,还给习武者“完整的武术”。

式中:μs=ρg(α+nβ);ρ为渗透水的密度;α为土体压缩系数;n为土体的孔隙率;β为水的压缩系数。

4 “练打结合”视角设想武术段位制进行重新架构

中国武术段位制提出的“练打结合”就是通过练习《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内容能够做到演练套路和实战,虽然提出的目的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考评内容制定的过程中脱离了实际,导致了练打分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的朱瑞琪教授也是对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发行的“练打结合”的技术动作示范片表示:这哪里是打,分明是表演。周伟良先生曾在对武术段位制评价的文章中还提到:如果武术段位制能够采用“练打结合”的考评方式,无疑是对我国50多年来把武术截然分为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的反乱拨正[7]。这无疑证明需要从“练打结合”的视角对中国武术段位制进行重新架构,结合实际,做到真正的既能“练”,又能“打”。在“练”的过程中,不仅外在套路的演练,还需要内在的“练”,通过武术中的功法来达到内在的“练”,这就需要对功法进行段位制的架构,然后把外练和内练结合在一起,达到武术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内外兼修。通过把内外兼修的“练”和武术散打中实战性的“打”结合起来,从每一个段位中体现出来“练打结合”,真正体现武术的作用与价值,使武术通过段位制得以更好的传承和推广。

5 结语

武术段位制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武术方面的国家最高权威机构出台的文件和制度,将影响武术未来的发展走向。武术段位制要沿袭现有段位制的精华,结合中国武术的特点,并不断的创新发展,紧跟时代步伐,为中国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武术段位制的欣欣向荣也将带动中国文化和武术产业更加繁荣,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我国武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简介《中国武术段位制》[EB/OL].http://www.news.cn,1998-03-21.

[2]高小军.扎实推进武术段位制十年规划深入发展[EB/0L].http//dw.wushu.com.cn/NewsView.asp?ID=516.

[3]蒋亚明.中国武术段位制启动管理标准化[N].中国体育报,2011-06-27(1).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7.

[5]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我国武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简介中国武术段位制[EB/OL].http://www.news.cn,1998-03-21.

[6]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196.

[7]周伟良. 评武术段位制(二)——基于武术段位制文件的分析[J]. 武当,2015(2):46-49.:48.

[8]杨建营.武术分块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技法的力学原理解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01):76-81.

[9]位胜辉. 跆拳道段位制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启示[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10]李守培,郭玉成.中国武术与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段位制标准化水平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15(08):86-91.

[11]李蕾.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发展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2(05):96-98.

[12]马剑.一种发展武术的准则秩序——基于中国武术段位制运行机制的比较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5):12-17,23.

[13]刘文武.三论武术之打[J].体育科学,2017(07):90-94.

[14]周伟良. 评武术段位制(一)——基于武术段位制文件的分析[J].武当,2015(1): 39-41.

[15]周伟良. 评武术段位制(三)——基于武术段位制文件的分析[J].武当,2015(3): 47-50.

[16]张长思,钟秉枢.机遇与挑战:对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06):530-533.

[17]金哲熙. 韩国跆拳道段位制和中国武术段位制对比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1.

[18]田金龙,邱丕相.打练结合技术模式的新探索——评析武术段位制教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0):62-65,81.

[19]孟威,桑全喜,崔怀猛.跆拳道段位制与武术段位制的比较与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18 (02):60-65.

On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Content of Wushu Duan System——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ighlighting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Fighting" of Wushu

Gao Jingyu1 Xu Liang2 Liu Yongsheng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jian Fuzhou 350108,China;2.Military Sports Department of Yic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chun Jiangxi 336000,China)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wushu Duan system is intended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popularization of wushu, but the industry ha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wushu Duan system has been a variety of different voices.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logic analysis of "Chinese wushu rank in manual","wushu sanda grade qualifi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Chinese wushu rank in manual" (revised edition) rank in technology assessment content, reference a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project of taekwondo martial way its rank i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tstanding martial arts "shadowboxing combination" idea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rank in new architecture technical appraisal content, provide new way for the

Keywords: Duan system Combination of Training and Playing Martial Arts Routine Sanda Achiev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10—0065—04

作者简介: 1.高景昱(1991~),男,硕士。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标签:;  ;  ;  ;  ;  ;  ;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评内容的思考-基于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