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卢东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卢东胜

安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500

【摘 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查与影响因素。方法:收取我院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对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直至2016年7月,收集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化验结果、用药情况等,并对钙磷代谢紊乱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其血磷平均水平(1.95±0.48)mmol/L、共有32例患者达标、占总数的32.00%,高磷血症患者共有61例、占总数的61.00%,低磷血症患者共有7例,占总例数的7%;而本次研究中高磷血症发生率为61.00%,血钙达标患者有42例,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为(195.81±175.02)Pg/ML,达标患者有34例、达标率为34.00%,而在患者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患者有66例、占总数的66.00%,其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钙磷代谢紊乱情况,其主要因素包括血透前尿素水平高、体质量高、年龄低等,与患者透析、饮食、药物等方面相关,临床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制定应对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紊乱;调查;影响因素

研究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慢性肾衰竭是指多种因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使人体肾脏发生萎缩,无法维持基本功能,出现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而多数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已经获得广大患者和医生认可,钙磷代谢紊乱为透析过程中十分常见的并发症[1],因此,我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查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收取我院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直至2016年7月,并对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制定的标准。排除标准:具有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无法沟通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年龄均在19~6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在(40.21±1.23)岁,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50例。

1.2方法

采用横断面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收集100例患者基线资料,基线资料主要包括透析膜面积、每周血透时间、血液透析时间、有无合并糖尿病、基础疾病、年龄以及性别等,②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100例患者的认知进行评估调查,其中饮食行为包含两个问题、磷结合剂服用行为具有两个问题,患者答错则计0分、患者答对则加1分,将所有得分相加后再换算成为百分制,同时还有开放式问题,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无遵医嘱服用治疗药物,③收集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血钙、血磷化验结果[2]。

生化指标标准:

根据指南中建议,对于CKD5期患者应维持正常低限、血磷在1.10mmol/L-1.78mmol/L之间,甲状旁腺激素维持在150pg/ml-300pg/mli之间[3]。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调查结果、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血磷、血钙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2.0软件,各项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处理,采用P<0.05代表各项指标对比具有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调查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女性患者50例、男性患者50例、最低年龄为19岁、最高年龄为60岁,患者平均年龄在(40.21±1.23)岁,血液透析时间在4个月-10个月之间、平均血液透析时间为(7.21±1.02)月,患者基础主要为间质性肾炎患者有20例、多囊肾患者有20例、糖尿病患者有20例、其他有2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有20例,药物使用具体情况:采用钙磷结合剂患者共有96例、占总数的96.00%,使用醋酸钙患者共有93例、占总数的93.33%,碳酸镧和醋酸钙合用患者有2例、占总数的2.00%,其中醋酸钙剂量中位数约为每天4.0g,静脉采用降钙素患者有11例、占总数的11.00%。

2.2 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血磷、血钙水平

在100例患者中其血磷平均水平(1.95±0.48)mmol/L、共有32例患者达标、占总数的32.00%,高磷血症患者共有61例、占总数的61.00%,低磷血症患者共有7例,占总例数的7%;而本次研究中高磷血症发生率为61.00%,血钙达标患者有42例。高磷血症发生率高于达标率,p<0.05。

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为(195.81±175.02)Pg/ML,达标患者有34例、达标率为34.00%,而在患者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患者有66例、占总数的66.00%,其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患者心血管事件与钙磷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对高磷血症患者病情早期进行控制十分重要,在研究内容中,患者血磷达标率为32.00%、血钙达标率为42.00%、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是34%,而研究中所有数据均显著优于DOPPs4数据,由此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钙磷代谢紊乱情况较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而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具有多样[4]。

在临床中关于降磷的主要方式为给予患者口服磷结合剂,而患者磷清除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日常饮食均会对血磷造成影响,饮食控制为预防患者发生高磷的主要方式[5],我院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血透前尿素水平高、体质量高、年龄低为高磷血症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和饮食欠佳相关,是由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摄入大量磷而引起的,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应推荐采用低磷蛋白饮食,而在我国磷结合剂主要为含钙制剂,以醋酸钙为主,而患者对磷结合剂知识认识不足也可导致发生钙磷代谢紊乱[6-7]。

经研究表明,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高磷血症发生率高于低磷血症的发生率,p<0.05。高磷血症发生率高于达标率,p<0.05。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钙磷代谢紊乱情况,其主要因素包括血透前尿素水平高、体质量高、年龄低等,与患者透析、饮食、药物等方面相关,临床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制定应对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皇甫珍慧,胡晓舟,王少亭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5(24):7146-7148.

[2]牛蒙,孙建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影响因素[J].山东医药,2014,5(41):101-103.

[3]朱金荣,张枫,张晓宇等.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5,6(8):478-481.

[4]陈续红,刘帝,刘烨歆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肾性贫血的相关性[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12):728-733.

[5]王叙芬.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5):46-47.

[6]洪雯霞,汪年松.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5(6):549-551.

[7]田军,路建饶,易扬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4,11(6):303-306.

论文作者:卢东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卢东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