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论文_廖振兴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论文_廖振兴

身份证号:44122519890716xxxx 湖北 430200

摘要:通过分析试验,寻找影响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模具的预热、脱模剂的种类和喷涂方法、模具材料的选择以及模具热处理工艺参数等。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寻找规律性的关系,进而找到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压铸模具 龟裂 热疲劳 氮化 真空淬火

影响压铸模具寿命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压铸模具的使用情况观察,分析致使压铸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①热胀冷缩的交变应力,长期频繁的反复循环,在模具表面出现热疲劳龟裂纹:②由于热应力及机械应力引起的模具整体开裂、破损:③在压射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模具会在强度最薄弱处萌生裂纹,使型腔碎裂:④化学腐蚀、机械磨损、冲刷侵蚀、熔损侵蚀造成的模具侵蚀:⑤受到锁模、插芯压力和充填压力作用使模具产生的塑性变形。这些模具失效缺陷出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下边从实际应用方面探讨一些提高压铸模具寿命的措施。

1、压铸模具材料的选用

为提高热冲击韧度,目前常用的H13钢的化学成分纯净度要求为:优级钢S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要小于0.005%;超级H13钢要求S含量小于0、003%;P含量小于0.015%。钢的晶界无共晶碳化物夹杂,大块状的共晶碳化物和杂质强度极小,不能抵抗热疲劳,降低了钢材的塑性,是龟裂发生的起源点。要使用电渣重熔炉的精炼钢,它不仅纯净度高,还具有组织致密、优良的热疲劳抗力、抗热裂性好、优良的韧性及塑性,优良的抛光性、较好的异向同性等性能。钢材的均一性要求材料的组织要均匀,钢坯具备任意方向力学性能同性,不要有纵、横、深方向的性能差异。

正确选用模具材料,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可以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优选用抚顺8407、2344、H13、SKD61材料。

2、压铸模具的热处理

H13钢采用高压液氮气冷高真空炉淬火为好,可以有效防止模具表面的脱碳、氧化、变形和开裂把淬火温度升高到1020~1050℃,根据模块材料的尺寸大小,和各个零部件要求的强度和韧性,适当控制温度和保温时间,使合金碳化物充分溶入奥氏体,这样可以减少模具因热处理碳化物溶解不充分,残留在晶界之间而造成的模具龟裂。但要注意钢的临界点Acl和Ac3及保温时间,防止奥氏体粗化。淬火后用不同温度分3次回火。特别注意回火的效果,如果还要进行氮化处理,可以减少一次回火处理。

模具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应力、电火花放电变质层的应力、和压铸时产生的热疲劳应力,可用退火来减轻或消除。模具应定期退火处理消除应力:第一次去应力退火应安排在淬火之前(退火温度700~750℃)第二次去应力退火应安排在试模合格后的量产之前,再在压铸1万模、3万模时各退火处理一次。,氮化一次可以代替一次退火处理。对H13钢退火消除应力的温度比淬火时最后一次回火的温度低20~40℃保温时间为1.0~1.5h。

合理选择模具的硬度(HRC),如果硬度偏低,易出现粘模和早期龟裂,如果硬度太高又可能开裂,所以一般建议:锌合金压铸模硬度(HRC)为(HRC)为47~52;中、小型的铝、镁合金压铸模为46~48;尺寸大的铝、镁合金铸件和比较厚或形状复杂件的模具,应适当降低硬度(HRC)为44~46。

对压铸模的型腔表面容易出现粘模的部位和所有的型芯,应选用氮化、碳氮共渗等表面强化处理,以减少粘模或侵蚀。目前使用的KANUC处理的比较多。如需氮化、型面的氮化层总深度应低于0.2~0.3mm,应根据铸件壁厚由厚到薄控制在0.04~0.08mm,且应无化合物白亮层,防止过厚的白亮层碎裂后引起模具龟裂。对容易粘模部位的零件,可以每压铸1~2万模进行一次氮化等表面处理。当模具压铸8~10万模次之后,由于硬度降低容易出现粘模时,也可以进行氮化处理。每次退火和氮化之前、后都要对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为防止模具型腔在量产之前出现氧化锈蚀,在试模合格后,应对模具进行530~560℃保湿1.5~2.0H的预氧化热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压铸模具的冷却和加热系统的设计

为了能够调控模具温度,防止模具变形和龟裂,一定要给模具设计冷却、加热温控系统。通常在模具模块的内部开设φ(6~12)mm孔径的管道,在型芯和模块中开设φ(3~12)mm冷却孔,通水进行冷却,通热油进行加热.在没有模温机的压铸厂,也可以使用电加热管(要控制发热温度≤400℃)和测温仪置入模具,进行自动加热来预热模具。

在型腔模块的背面,加工出的φ(6~12)mm孔,此孔要距离型腔表面(25±5)要距离冷却水或加热油通道在50mm以上,插入热电偶连接在压铸机的测温仪器上。

在模具的横浇道、分支浇道、内浇口附近,在铸件厚壁处的型腔、型芯等模具吸收热量比较多的部位要通水冷却。对薄壁处的型腔,对远离内浇口的滑块抽芯,和模具型腔的一些吸收热量少、散热快的部位,要设计用热油或用电加热管加热模具。一般通入的热油温度为200~350℃。注意模具的冷却水通道距离模具表面或模具转角要有足够的距离,以避免这些部位的型面出现早期龟裂或开裂。

模具每个进水管接头要有开关,能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以便调节模具各部位的温度。冷却水管道里出现的锈蚀和集垢,会影响模具的冷却效果,要及时清除。模具外接的管道和接头建议使用铜材和不锈钢材质,以防生锈后堵塞管道。

4、压铸模具的制造加工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模具制造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精度要高,密封接触的配合面,必须密封配合,密封接触的面积要大,防止铝液钻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烧焊修补处理,因模具烧焊修补过的部位,很容易出现龟裂。

电脉冲放电加工后的型腔表面会产生出一个变质层,这一层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强度、硬度、韧性等都发生了改变,变质层又硬又脆,并有应力和大量的微裂纹,会引起模具早期龟裂;电脉冲或线切割放电精细加工时,应尽量采用低的电流及高的频率,以减小模具表面的过烧深度。使用好的电火花专用油液,可以起到冲洗、冷却、润滑、绝缘、防电离和减轻变质层的作用。放电时浸油比冲油能更好地减轻变质层。无论变质层深浅,它在模具表面均有极大的应力,若不消除其白亮层和残余应力,在使用过程中,模具表面就会较早的产生龟裂、冲蚀和开裂。

模具型腔精加工时,走刀量要小,不要留下刀痕,必要时需留下打磨抛光的余量。模具型腔的所有表面,即使没有留下加工刀痕的表面,都要进行一次打磨抛光,用以消除刀具加工或放电加工产生的硬化层和白亮层。但要注意,打磨时不要让模具局部过热,以防烧伤模具表面和降低模具的硬度。消除硬化层,白亮层和去除应力的方法有:①用油石打磨、研磨抛光、化学溶蚀去除;②喷玻璃丸的方法既可以去除表面熔化凝固层,消除残余拉应力,还可以形成压应力,是目前延缓龟裂的好方法③在不降低硬度的情况下,低温回火也可大幅度降低模具的表面应力。模具型腔表面抛光时,粗糙度要以产品而定:(1)薄壁、表面要求光亮的产品表面位置,型腔表面要适当抛光,表面粗糙度Ra为0.2~0.4μm;(2)厚壁。表面要求一般的产品表面处,型腔表面可抛光,表面粗糙度Ra为0.4~0.8μm(3)一般不要求抛光为镜面要使脱模剂能在模具表面均匀附着,但刀痕一定要抛光,以免模具过早的出现龟裂;(4)要注意交叉打磨,模具表面打磨过的痕迹,不要有明显的打磨方向。

结束语:

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是一个综合的技术问题,要从以上的要点进行综合性考虑,同时还要根据压铸模具的实用情况,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定期热处理。

参考文献

[1]提高压铸模使用寿命的生产措施[J]. 夏静. 模具制造. 2012(02)

[2]压铸模具表面强化处理[J]. 庄铮,孙成志,胡新伟. 铸造. 2011(03)

[3]压铸模具材料的性能分析与合理选用[J]. 夏静. 装备制造技术. 2011(10)

论文作者:廖振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提高压铸模具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论文_廖振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