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中学 李勇
摘要:为了让适龄少年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了针对初中生的地理课程。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发展,怎样更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必须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与我国教育改革相呼应的。作者结合多年初中地理从教经验,对初中地理的教学新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与广大同行交流,为我国的义务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培养兴趣;
一、让地理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地理学科教师自身的思想要转变,要端正地理教学的执教态度,要为自己是一名地理教师而感到责任重大,不要受中考制度的干扰,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改,钻研地理教学,让地理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展现地理的科学人文魅力,进而增强自己的执教魅力。其次,要扭转学生学习地理受中考制度、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对初中地理学习的轻视,教师要挖掘学科本身特点,让学科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到地理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1、利用乡土资源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生活,让学生自己真切地感受地理就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教师可以联系学生所在的地区及季节向学生阐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例如,冬季北方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和哈尔冰城市中的冰雕,夏季热带海南三亚的度假胜地。以此为对比,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进而使学生明确气候和农业的密切关系,学会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来发展农业生产。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了解到地理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在讲解书中的图片―――“风沙掩埋了古文明”这一隐含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得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论。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变化,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精选生活实例
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结合的实例应该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提供“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四个步骤分析解决问题:第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第三步: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一步,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识。把所给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
3、加强生活实践
在“做”中学地理,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的教学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课程的生活实践当中,进而可以更好地培养识的实现“教、学、做”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课程需要实践、易实践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新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定的生活实践任务,收集自己在外出旅游时的导游图或照片,然后在开学后拿到课堂上一起分享,并借此进行延伸,引出如何看地图、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如何画线路图、怎样选择交通方式、怎样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等地理知识,从而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照片、统计图表、统计数据以及进行各种社会调查、课外观察所得到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进而阐明和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人才的创造素质绝对不仅反映在知识和技能的占有程度上,更突出地反映在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和创新上。基于这点,在教学中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设疑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发现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课内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地理概念、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等综合能力;通过地理课堂教具演示、多媒体演示及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及运用地理理论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地理课程中的课题研究内容以及学校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四、总结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可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注意培养和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培养其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相长法的改革,达到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孔祥发.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 李之龙.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 大江周刊2010(11).
[3] 卢发胜.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中
论文作者:李勇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地理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