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生作文档案实施作文目标教学--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探索_教学理论论文

建立学生作文档案推行作文目标教学——关于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目标论文,理论论文,高中论文,学生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的形势不容乐观,学生怕写作文但不得不写,于是作文成了学生们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教师辛辛苦苦地改,精批面批等等形式均尝试过,不可说不苦,但学生们并不领情,他们最多看看分数,至于批语等,只当另一回事而抛置脑后,所以实效难以保证,于是作文的良性循环很难形成。

一、现状与原因

1.学生生活阅历不够,心中无货,脑子空空。鲁迅在《作文秘决》中谈到怎样写文章时,概括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有真意”是最主要的,主要指要有生活积累,才能激发写作欲望,但由于家庭、学校等的原因,目前中学生,阅读面越发狭窄,电视看不到,广播听不到,见识很少,所以造成了写作源泉的枯竭。

2.缺乏深层次的思维训练,缺少对世界的辩证的认识。正由此而导致,即使手头、身边有些现成的生活素材,也不知道是如何正确评价、分析及运用,因此,作文中出现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集中表现在审题不准、不深上。

3.课内阅读课教学目标不突出,文体概念不清,读不到实处。虽然学生的阅历较浅,认识问题的看法还欠全面,但更可惜的是,我们一些老师,仅满足于课文零碎知识的讲授,满堂灌,对如何让学生去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学些什么,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涉及甚少,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了了,更谈不上智力的发展,潜力的开发,从而导致学生对常见的文体认识模糊。

4.写作教学多是粗放式的,随意性大,不少教师的训练又不严,写一次作文达不到应达到的目的。知识是有其体系的,如果学生只知其一,那么所掌握的知识必然是零碎的,一鳞半爪的,要想从整体上提高水平,一定十分困难。作文训练,同样是有其系统的,我们的大纲规定了高中学生应达到的作文写作要求,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计划与学生的严格训练来实现,要让学生形成作文写作规范体系,因此,教师的作文教学,一定要建立起训练体系,分年级分阶段实施,最终完成整个高中阶段教学的目标,但现实令人担忧。

5.教师重视批改,忽视自己写“下水文”;学生重视分数轻视修改。叶圣陶先生说过,真正要对学生练习作文起作用,……还在乎老师在作文的实践中深知作文的甘苦。一篇作文,只有通过教师的实际写作,才知其中的难与易,成功与不足,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同样,很多学生写一篇文章后,对修改作文不感兴趣,而往往将写作当作差使,应付完就了事,不少事实证明,作文是改出来的,这一点学生认识不到;学生对第一次写过的文章,经过教师评改后,自己再作修改并有的放矢地重写一次的益处,往往认识不足。

6.写作动机不明,写作兴趣全无。

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学生、教师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认为,写作的目的,应是提高一个人的素质,这与说话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一样,是一个现代人进行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一种能力,如果将它提高到这个高度来认识,变作文是教师要我写为我自己要写的,那将是一种很美的境界,写作兴趣大增,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写作习惯的改善。

二、理论思考与对策

造成目前作文教学如此被动的原因很多,语文界也提出过不少的理论与对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作文教学的进步与改善,但真正从作文全程范围内提出来的理论与对策似乎不多,针对以上所分析的原因,笔者从更广大的思想认识上,提出“建立学生作文档案,推行作文目标教学”的方案。

第一、“作文档案目标教学”的内容:

表一:写作日期:写作类型(文体):训练重点目标:序号

达标程度及对策

错误与

对策与

档案目标内容

不足

改正1

字词书写及运用(3)2

卷面、标点等书写规

范(4)3

文化知识(自然社会

常识)(3)4

文体规范要求(20)5

主题中心的正确与深度

(15)6

文章题目的贴切合理(3)7

选材的典型性(5)8

构思谋篇的精当合理(10)9

语言表达的准确有力(15)10

思维能力与方法的合理性(22)

(审题准确全面)

附注:“目标内容”后所列分值,指该目标在整篇文章体系中所占位置。

第二、应遵循的原则及操作:

1.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本模式共提出全面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指标10个方面,这些包括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各个方面,都应加强训练,但每次作文所达到的目的并不一样,作为高中学生,要培养与发展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这应该是高中三年总体教学目标。无论什么文体,什么阶段,都应突出此重点。

(2)阅读揣摩与写作相结合。本模式第(4)目标,是指对教材中现代文的学习揣摩与借鉴,范文是什么文体(从大的方面说,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写的,通过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文体(表达)概念,这样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使阅读落到实处,所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当然阅读应尽量扩大范围,不仅仅是指教材,还应包括课外读物,只要是内容健康向上的,就应鼓励学生去阅读,通过这些阅读,将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可弥补他们阅历浅的不足。在课外阅读问题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推荐优秀读物,内容可涉及文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方面,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样的语言素材作基础,那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要通过多读,一方面多掌握材料,更要促进学生多思考,学会看问题的方法。

(3)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有其系统性,这是一个大系统,但它要通过分阶段来实施,因此,要将高中三年分为前四学期与后两学期两大阶段,前四学期多是相对单一目标的训练。高一两学期重点训练复杂记叙与说明的能力,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多是观察与认识,想象与联想,高二侧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多用概念判断推理,多用分析综合,这两阶段,除强化各自文体训练外,其共同训练的是其它一些次重点“档案目标”。高三则是多项综合目标的训练,所以,要求教师一定要有系统计划与短期的目标,每个阶段学生该掌握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必须做到环环相扣,克服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随意性与粗放式的不良倾向。

(4)作文评改按照三批评改方式进行。任何作文教学成绩的取得,如果没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与,不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要取得成效是很困难的。“老师独改,不如与学生共改,为效更大”(叶圣陶语),因此,本方案推行同桌讨论互批——学生自批修改——教师审批的“三批”制度,务必使每个学生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参加进来,当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展开讨论甚至辩论得面红耳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多以方法上的指导,不训斥,有和谐的民主气氛,训练成效是显著的。

2.具体操作过程:

在前几条原则的前提下,首先在学期初,教师将作文“档案目标”表格(表一)发给学生,每学期五份/人,每次作文后使用一份。第二,作文前教师引导学生复读本单元的写作范文,使学生明确(1)本单元的文体属于哪一类,(2)范文的写作思路怎样,从而确定本单元的文体训练重点,教师相机补充本文体的有关写作知识(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学生对照“档案目标”独立作 文;第四,教师交代批改的方法——三批制度——同桌讨论互批,学生自批修改,教师审批,当然,教师要作示范引路,要使学生端正态度,要将“档案目标”内容具体化,使之易操作,然后要求严格按“档案目标”批改,第五,将三批意见填入“档案目标”表格内。通过他改—自改—互评—师评的环节,师生双方始终围绕“档案目标”,这样学生对本次作文的文体要求,对自己文章的成败及对策,均有较清楚的认识,第六,要求每学习小组推荐一篇优秀文章作课堂交流,对做得不好的同学,由写得较成功的同学为其评讲指导,课后,该同学要写一篇“回炉文”,其它同学将自己文章的不足与对策填入“档案目标”表中,以作为以后作文整改的依据,避免再犯同样错误。为使每次作文整改落到实处,所有同学,均要利用周记写篇同大作同类型的小作文。

这样,经过1—2学期的“档案目标”教学,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与规范等均有很好的认识与把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有很大提高,当然,这为高三年级进行综合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以议论文单元为例,结合第二册第三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崇高的理想》,说明怎样体现上述原则(因其它“目标”较易掌握与控制,所以这儿重点说说落实文体教学目标与思维能力训练的问题):

由表二可以看出,高中阶段议论文是阅读写作的重点文体,高考会考中也经常考议论文写作,所以,训练时理应作为重点。从第一册的最基本的“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到高三的思想评论,文学评论的写作,组成高中议论文教学体系,体现了编者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由低到高的要求,如何达到写思想评论、文学评论的水平,这是长期系统扎实训练的过程(虽然这个系统还不很严密),所以,教师心中应有这个体系,但这个过程,又是通过六册书约26篇范文来落实的,所以,教师又要分阶段实施这一计划。

表二、高中议论文教学篇目、基础知识及训练重点册·单元

篇目

单元基础知识

单元训练重点目标

(重在运用)

《在新的

(1)观点的含义

历史条件

及要求

下继承和

(2)材料的含义

发扬爱国

把握观点和材料的

分类、使用及与一.3

主义传统》

关系

观点的关系

《拿来主义》

《恰到好处》

《作家要铸炼

语言》

《在马克思墓前

围绕中心

(1)明确中心论点

的讲话》

论点展开

(2)围绕中心论点展

《崇高的理

论述

开论述,常用的展开二.3

想》

的方法是:中心句+

《〈呐喊〉自序》

一则或数则简洁有力

《简笔与繁笔》

的材料+正反分析

《别了,司徒

常见的结构:(1)

雷登》

并列式(2)对照式三.1

《义理、考据

论证的思路

(3)层进式(4)

和辞章》

和结构

总分式

《纳谏与止谤》

《讲讲实事求是》

(1)例证法(2)引

《〈农村调查〉序

论证的方法

证法(3)对比法三.2

言》

(4)喻证法(5)

《当说必说》

引申法

《改造我们的

辩证的观点四.1

学习》

学会辩证的

(1)发展的观点

《个人和集体》

分析

(2)联系的观点

《错字小议》

(3)一分为二的观点

《论“费厄泼赖”

议论文语言特点:

应该缓行》

注意议论

(1)准确性(明确的四.2

《反对党八股》

文的语言

概念,判断推理)及其

《好的语言和

特点

体现

坏的语言》

(2)鲜明性

(3)概括性

(4)生动性

《谈〈水浒〉的

思想评论的特点:

人物和结构》

思想评论

(1)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五.1

《说“小”》

和文学评

(2)联系实际,以小见大

《文学评论》两

论的特点

(3)具体分析,辩证说理。

文学评论的特点:

(1)评论要有深度

(2)以议为主,叙议结合

(3)语言的形象性

《人的正确思想

阅读要求:(1)杂文的针

是从哪里来的?》

杂文的阅读

对性六.1

《杂文两篇》

(2)说理的形象性

(3)丰富多彩的语言

风格

表三:

通过以上两课思路的分析(见表三),要使学生在掌握第一册“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基础上,掌握范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展开论述的,补充说明其展开的基本模式是:中心句+一则或数则简洁有力的材料+正反分析(如《崇高的理想》第1、2两节)弄清围绕中心论点选择、组织材料的思路与过程,这表面上是拉长文章篇幅,实际上是思维水平高低的表现,是逐渐清晰,步步深入的对事物的认识。如何使论述不断深化有层次,这就涉及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学生对课文思路的认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此,在上阅读课时,对一些重点段(句群)可作不同思路的改写,通过正反比较多种假设的思路,或将作家的原稿与定稿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范文思路的成功之处,——其选材之典型性,构思谋篇的精当合理,从而使学生确确实实学有所得,这一点一滴的得,虽然很小,总比教师侃侃而谈,而学生一无所获更有价值,能这样加强思维训练,阅读课与写作课就找到切合点了。通过本单元的作文教学,学生应明确,什么叫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基本思路),只有这样,学生写作、自评、互评时,才有较清晰的标准,才为写作成功创造了条件。其它文体的作文教学与此相似。

第三、“档案目标”作文教学法的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该教学法可以克服目前作文教学的许多弊端,具有明显的教学成效,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大小循环紧密联系,教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尺度,克服了目前作文教学零打碎敲,放羊式的弊病。

2、突出每次训练的重点目标,目标清晰,有范例有指导。训练落到实处。因为前后系统性强,所以,每次作文前,学生必先揣摩范文的写法,互批时又可对作文进行修改,作文后又可针对缺点再写一次“回炉文”。这样一来练习次数明显增多,阅读量更大,弥补了阅历浅的不足。

3、学生责任心强,态度积极,成效大。由于该方案十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同学间智慧优势的互补,同学间有平等交流的机会,学有榜样,改有方向,教师的训斥少,指导性强,所以效果十分明显。

标签:;  ;  

建立学生作文档案实施作文目标教学--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探索_教学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