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麻醉策略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何琼

(娄底市双峰县妇幼保健院 417700)

摘要:目的 对舒适化麻醉策略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短小手术患儿50例选入研究中,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患儿七氟烷麻醉(对照组)与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期躁动评分、平均动脉压与心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丙泊酚用量(39.97±12.14)mg,少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评分(8.08±1.73)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8.00%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的T1-T5MAP及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化麻醉策略对患儿呼吸产生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苏醒质量与安全性均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舒适化麻醉;小儿短小手术;七氟烷;右美托咪定

由于小儿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在麻醉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痛苦与焦虑的情况,不仅可紊乱患儿的生理功能,而且在手术结束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使得患儿出现行为障碍 [1]。针对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一直是临床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最佳麻醉方法与药物进行探索,在满足手术需求的同时保证麻醉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将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的小儿麻醉提供参考,其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抽选本院收治的50例短小手术患儿(2015.2-2016.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5例。

对照组的男性、女性患儿各占16、9例;平均年龄为(2.52±0.47)岁;平均体重为(13.39±0.62)kg。

观察组中的男患儿:女患儿=14:11;平均年龄为(2.41±0.50)岁;平均体重为(13.42±0.47)kg。

对上述两组短小手术患儿的资料进行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于手术开始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手术过程中均给予吸氧,且氧流量为每分钟2升。

观察组给予患儿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即取8%七氟烷为患儿面罩吸入,直至其睫毛的反射消失,随后将静脉通道建立,取3%七氟烷进行维持,此外取右美托咪定1ug/(kg·h)为患儿泵注,十分钟以后取0.5ug/(kg·h)右美托咪定为患儿静脉维持给药。

对照组患儿仅接受七氟烷麻醉,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浓度为0.9%)替代右美托咪定,七氟烷的用量及方法等均与观察组一致。

上述两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若出现体动对手术要求无法满足的情况,则应当取3mg/kg丙泊酚进行静脉输注,直至其体动情况消失。若存在呼吸抑制的情况,应当开展辅助呼吸,直至患儿可自主呼吸为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短小手术患儿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期躁动评分以及T1-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其不良反应(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寒战、疼痛、呕吐)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

T1表示麻醉诱导前,T2表示诱导时,T3表示切皮时,T4表示切皮5分钟以后,T5表示手术结束时。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儿的丙泊酚用量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观察组患儿T1-T5的MAP与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2所示:

2.3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详细结果见下文所示:

观察组患儿中仅1例患儿出现呼吸抑制,1例患儿发生术后苏醒期躁动,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8.00%。

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6.00%,其中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寒战:疼痛:呕吐=3:2:1:2:1。

3 讨论

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可紊乱患儿的生理功能,临床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将麻醉对小儿所产生的影响与痛苦减轻[3]。为此对安全性与有效性均高的麻醉药物进行探索,对保证小儿短小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右美托咪定属于新型肾上腺素α2受体激动剂的一种,是具有高效及高选择性的受体激动剂[4]。α2受体在中枢系统与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且肝脏、肾脏及胰脏等器官中亦有分布,为此该药物的交感神经抑制作用、镇静作用、催眠作用、麻醉作用以及镇痛作用均较为显著,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国外相关研究表明[5],在小儿手术领域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对术后躁动进行预防,且具有较显著的镇静效果,可减小对患儿呼吸与循环的影响,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关研究表明[6],右美托咪定符合氯胺酮时可以将由氯胺酮所诱发的高血压与心动过速等情况进行预防,且对呼吸抑制的作用较小,在小儿有创性操作的镇静中属于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该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使用时,可以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且可将患儿术后发生呼吸抑制的概率降低。除此之外,右美托咪定可以稳定短小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缩短其术后苏醒的时间,对镇静与稳定循环具有促进作用。

七氟烷是较适用于成人与小儿的麻醉药物,对患儿气道存在的刺激较小,且可促进其苏醒;但是该药物对患儿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强,且伴随药性的加重,其抑制作用亦可提升,且存在欠缺镇痛效应的情况,应使用其他药物辅助麻醉。将七氟烷作为小儿短小手术主要的镇静药物时,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将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的变化减小,且可以将药物对其呼吸产生的抑制作用减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由于右美托咪定在脊髓背侧与中间外侧α2受体之间产生作用,其所发挥出的镇痛效果可将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减少,进而将呼吸抑制的风险降低。本次研究中患儿经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其丙泊酚用量为(39.97±12.14)mg明显较低,亦可证实上述观点。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丙泊酚用量与苏醒期躁动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均明显较低,其T1-T5的MAP与HR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该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为短小手术患儿开展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改善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情况,同时不良反应较少,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舒适化麻醉策略(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丽芸,王国良. 小儿麻醉舒适化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探索[J]. 中国疗养医学,2015,24(5):454-456.

[2]陈荣鑫,任金婵,王清兵,等.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175-177.

[3]来源,葛继涛. 全凭静脉麻醉与全凭吸入麻醉配合喉罩在小儿日间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3):41-44.

[4]任娜.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7):60-62.

[5]康正莲,许承范,田哲宇. 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2):39-40.

[6]尹芳,YinFang.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6):612-613.

论文作者:何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舒适化麻醉策略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何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