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脑波分析方法的比较论文_高亚罕1,娜日苏2,王志雄1

1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海 201318

2琥珑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011

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slg14060)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4YZ168)

【摘要】睡眠对儿童发育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睡眠问题常出现在OSAS患者中。儿童与成年人相比其闭塞性睡眠无呼吸/低呼吸的症状时的脑波上的觉醒(Arousal)反映相对不是很明显。运用常规睡眠脑波分析方法R&K(Rechtschaffen&Kales) 时未发现显著差异。本研究对以上两种方法的特点、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上如何合理运用。方法以2006年-2007年间由于睡眠阻塞性呼吸暂停症,鼾症而到大阪某大学附属医院A(18人)以及大阪某医院睡眠中心B(4人)就诊的22名小儿患者(男16人,女6人)为分析对象。首先,进行睡眠深度、长度、各睡眠阶段的比例等参数评价睡眠效率。其次,运用新方法CAP(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对睡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对两种方法的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相关性、一致性、相异性、以及影响等。结果确认到CAP和R&K之间有数项参数具有相关性。但主要是ASDA标准中提到的A3(不稳定)与A1(稳定)相关参数。从分析结果得知仅依靠CAPrate来评价睡眠的稳定性是不充分的,需要更详细的评价参数。虽然两种方法独立,但由于确认到一些重要的相关性及相异性,因此,在分析睡眠状态时需合理结合两种方法提高对睡眠评价的准确性及精确度。

【中图分类号】R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08-01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睡眠无呼吸/低呼吸、睡眠时打鼾的儿童。

1.2検査方法:在保持安静、舒适恒温的检查室中,先进行多导睡眠检测 polysomnography (PSG)、做基础脑波解析。为减缓低龄儿童在检查室的紧张情绪允许其家人陪同进行检测。在实验过程中,为使被检测者的睡眠状态尽量接近被检测者平常的睡眠状态而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将其入侵时间和起床时间与其平常的睡眠时间保持一致等。

1.3 检测中运用的PSG的基本参数:脑波 (EEG)、眼球运动 (EOG)、肌电图 (EMG)、呼吸运动、肋部肌电图、心电图、呼吸气流、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 )、睡眠时的体位变化、鼾声传感器等。

1.4R&K法解析(睡眠结构):1968年Rechtschaffen&Kales提出的R&K标准是将睡眠用30秒分段、将按每段中出现的具有特征性的脑波及慢波所占比重判断出其属于哪一个睡眠阶段(NREM的4个阶段和REM阶段)。依照睡眠的长度、深度、效果、中途觉醒等,评价睡眠的质与量。在这里睡眠将被划分为从浅至深的4个不同阶段S1、S2、S3、S4。S1与S2为浅睡眠时期,S3与S4为慢波深睡眠时期,睡眠结构图如下所示。最上端的黑色粗线为REM期,也就是人正在做梦的时间段。

1.5 通常采用的睡眠评价项目:睡眠时段(Sleep period time)、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深睡眠比例(Slow wave sleep)、REM比例(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睡眠觉醒指数、AHI(無呼吸/低呼吸指数)。

1.6 CAP睡眠解析: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 (CAP)是NREM中EEG的周期性活动。CAP是相对于背景的EEG活动,频率大、相对于背景脑波频率产生激烈变化或振幅产生变化的现象。CAP phaseA中EEG典型波种类:δ-burst、头顶锐波、K-complex、spindle、K-alpha、间入α、EEG arousals等。

这里需要将PhaseA按低振幅速波的比例分为A1、A2、A3等3个种类:

A1 Subtype:振幅速波的比例为20%以内。

A2 Subtype:振幅速波的比例为20%~50%。

A3 Subtype:振幅速波的比例为50%以上。

脑波慢波活动(CAP的A1Subtype)被认为表示维持睡眠的脑波活动。当睡眠不稳定时很明显EEG arousal会增加、或者高振幅慢波活动中开始夹杂速波成分。CAP中有关睡眠的評価項目: CAP 率、CAP 时间、CAP周期出现的数量、CAP数、A1, A2, A3比例等相关项目。

1.7 统计分析方法:对于所有患者我们将其临床上的症状与脑波解析结果相对照,进行了统计相关分析。在进行实验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实验说明,在患者使其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了参加实验的同意书。

2.结果

通过研究得知CAP的众多指标中与R&K方法的指标具有正相关性的指标为A3相关指标中的Arousal index,A3一直被认为是属于睡眠向觉醒转变时出现的脑波现象。但通过研究还发现慢波睡眠中第4阶段的总睡眠时间与深睡眠比例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被认为与睡眠的稳定因素的A1相关指标同样与总睡眠时间和深睡眠比例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另一方面,发现A1相关指标与Arousal index、A2相关指标和TST、SPT等呈现负相关性。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CAPrateinS3到40与SE呈现一次正相关,40以后变成下降曲线。可以了解到在相对稳定的S3的睡眠CAPrate受A1与A2的影响,当A2超过一定量时睡眠效率SE有降低的倾向。在R&K中的SE睡眠效率是将总睡眠时间除以入寝时间的值。由于影响SE数值的因素除深睡眠的量以外,还有WASO入寝后的觉醒时间、直到入眠时刻为止的入眠潜时等因素。A1睡眠周期脑波活动中的慢波的部分不会是SE的直接原因。良好的睡眠应该是随着SWS%的增加SE也同步增加。虽然有几个样本的SWS%与SE的量与线距离较远,但从整体来判断可看出其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有其他因素影响着SE,但主要影响因素为慢波睡眠的SWS%。

3.讨论

一直以来儿童睡眠脑波中觉醒反应不明显,评价儿童的睡眠质量是个难题。但通过我的研究发现利用CAP方法对PSG结果进行更详细的解析,从监测结果得出更详细的信息是可能的。虽然有关于运用CAP分析儿童睡眠结构得到许多新的结果等报告,但CAP是属于新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尚无对特定症状的分析的数据量超过本研究中30例以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中对34例儿童PSG数据进行了R&K法与CAP法的分析比较。是对两者进行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的首次研究。在本研究中的分析结果的意义以及其可靠性是与至今为止的论文中说报告的结果进行对照,是否符合理论进行了确认。如果要做详细的分析和比较需要进行详细的分组与分析研究对象的因素。然而,关于CAP的其他指标得到了有趣的结果。在CAP的指标中观察到与R&K方法的Arousal相关指标具有相关关系的主要是表明大脑觉醒的A3相关指标。在A1相关指标主要与R&K方法的慢波睡眠具有相关性,深睡眠期的A1与SE显示为正相关。这一结果理论上是合理的。观察散点图。SWS%虽然高,但SE低的人与其他的人相距非常远,因此如何读取器睡眠的效率是今后需要的探讨的问题。

此次的结果中A2相关指标中没有找到与Arousal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指标。由于ASDA中虽然关于A2的定义与Arousal有重叠的部分,却同时包含其他的定义,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在我们这次的研究中得到了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由于A1被认为是睡眠稳定性因子,可判断出这一结果是有意义的正确的结果。关于CAP方法的分析现阶段还属于试验阶段,因此今后需要考虑多种指标进行讨论。而且由于对于儿童睡眠需在增加病例的基础上讨论症例的各个特点、成长发育中脑波变化对CAP的影响。

4.总结

在这项研究中,使用新近被提出的CAP方法进行分析,与以往的分析方法R&K方法进行比较对于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于从CAP方法中的到的多种指标与R&K法中得到的多种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CAP方法可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今后需要进行详细的病例分析。

【参考文献】

【1】立花 直子:睡眠医学を学ぶために―専門医の伝える実践睡眠医学. 永井書店,東京,2006

【2】Jun Kohyama*, Takeshi Hasegawa.(2002). Subcortical arousal response in child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Sleep Med,3,S33-36.

【3】De Gennaro, L., M. Ferrara, et al. (2002). The cyclic alternating pattern decreases as a consequence of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and correlates with EEG arousals, Neuropsychobiology ,45, 95-98.

【4】Kheirandish-Gozal L, Miano S, Bruni O et al.(2007). Reduced NREM sleep inst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SLEEP;30(4):450-457

【5】M. Cecilia Lopes and Christian Guilleminault Chronic Snoring and Sleep in Children: A Demonstration of Sleep Disruption Pediatrics 2006;118;e741-e746

论文作者:高亚罕1,娜日苏2,王志雄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儿童睡眠脑波分析方法的比较论文_高亚罕1,娜日苏2,王志雄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