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_周峻宇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_周峻宇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日益繁荣,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及政府的重视,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会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对于农村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精细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但是,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仍存有一定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管理制度相对欠缺、岗位秩序混乱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重点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进行探讨,指出了一系列较为有效的管理举措,以希冀给予广大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可行的帮助和建议。农村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做好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一、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工作效率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地区作为国内最广大的在地区,并没有走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业务范围日益扩大,现如今的农村经济发展工作量十分巨大,对于办公人员的素质及职业技能要求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将致力于改善传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能够尽量将各项业务责任细化到个人,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效率,也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漏洞,同时也能确保各种问题在第一时间被解决。除此之外,农村经济管理强调多级监督与多级评价,借助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日常工作之中。

2.有利于摒弃繁杂工作流程

前面提到,在日益发展的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杂乱的工作,而抛开信息管理技术给予管理工作带来的极高便利性不谈,农村经济管理的引用同样也将致力于摒弃传统管理工作中繁杂的工作流程,将能够使部门细化到每一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完成。其中,基于精细化工作流程,每个工作单元将分配给不同的工作人员,而这种分工明确的工作方法,不仅能够使工作人员完全投入到自身工作之中,同时也能防止工作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此时只需配以科学的薪酬机制,严格按照按劳分配原则,便可以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经济发展工作效率。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改善环境影响机制

要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经济管理,就需要做好农村文化,部门文化的建设,以此提高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经济发展工作人员的状态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满足人的精神要求,创建先进的农村文化环境。用培养员工的农村精神、农村理念和共同价值观来凝聚人心,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工作绩效的提升。同时,注重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的工作,会激发人才潜能。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除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质量外,还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如在使用、培养、选拔、薪酬、奖励各方面,都能体现出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有施展才干的平台,让员工与农村同发展,实现双赢目标。

2.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相对欠缺

虽然农村地区的发展较为落后,多数农村还是要求员工严于律已,还会定期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来提高员工的思想水平。但是,从现有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管理情况来看,管理制度仍处于相对欠缺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由于农村普遍重视农业发展,对于农村的经济管理制度相对不足,使得相关管理制度很难涉及工作人员,再加上多数农村部门设置较为混乱,实际部门规定很难落到实处,使得许多针对经济发展的工作进行的管理形同虚设,并不具备较好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基于监督机制层面,农村在部门行政工作上的监督力度同样有所不足,其中,由于多数农村部门岗位秩序较为混乱,使得各种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在实际工作中时常会出现工作职责叠加或者兼顾多种工作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部门的内部团结,也不利于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

1.明确责任监管机制,细化内部工作内容

基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责任监管机制欠缺现状,农村自身应进一步就责任机制进行健全,尽快明确部门各项工作责任归属,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事做。一方面,要就内部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在开展工作前建立阶段性工作计划,同时,对每项工作均安排专人进行负责,其中应注意避免给同一工作人员安排较多工作,并且既要确保优秀工作人员能力的最大发挥,又要防止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无所事事;另一方面,要加强部门团队建设,逐步改善部门上下级关系,在确保上级监管下级的前提下增进上下级以及同事之间的感情,推动部门和谐工作氛围尽快形成,并促进部门工作的协调开展。

2.明确规章制度体系,培养良好工作习惯

基于农村工作人员经济管理问题,通过制度上的优化以及人员的培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首先,针对规章制度层面,农村要借助细化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制度,要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要足够科学的制度指导;其次,针对部门员工队伍,应借助科学的薪酬机制和奖罚措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其能够主动遵守相关规定,以积极的姿态投入至日常工作;最后,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同时,还应及时向部门员工灌输其自身工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国家进步的重要意义,要使其深刻认识自身的指责所在,同时,要定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经验较训总结大会,借助不断引导提高员工队伍整体工作水平。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进员工创新意识

基于农村文化对于农村的重要性,在开展部门行政工作管理时,要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断就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态度进行改善。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逐步在部门内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员工能够真切感受到农村文化,并切实为农村形象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不仅要及时就困难员工进行沟通和帮扶,鼓励能力不足的员工积极进取,还要积极发挥模范员工的带头作用,逐步在部门内部形成有效的竞争合作氛围,引导所有员工主动服务农村、服务社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大重视力度,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并基于当前经济管理现状指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其中,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落实各项农村经济管理规定,借由更加细化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队伍日常工作行为,才能有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推动农村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为我国人民的幸福负责,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郭永国.浅析目前农业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3,(24):37-37.

[2]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188-189.

[3]刘宏波,刘华桢,刘任.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3,(3):67-69.

[4]孙海平.农业经济的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2012,(6):70-70.

论文作者:周峻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_周峻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