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网自动化虽然得到了电力企业的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应用的时间较短,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诸多的安全隐患。为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地对配网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整体上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强化我国的供电质量。最后,希望笔者的相关叙述,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供电可靠性;提升研究
1导言
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电力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行业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为了满足人们需求,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电力行业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必须要进一步保障。实现配网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依靠配电自动化,能够快速找到故障位置,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供电可靠性与连续性。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减少停电几率与经济损失。总之,配网自动化能够推动我国电力行业额发展,能够为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配网自动化的相关概述
2.1配网自动化的概念
配网自动化是以高新技术作为其工作开展的基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科学技术作为相应的支撑条件,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配网自动化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如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子设备等,对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监控与操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以起到一定的检测、维护、故障隔离作用。配电网自动化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网架的可靠性。配网自动化以提高供电效率与供电稳定为主要的工作宗旨,防止供电系统在供电的过程中发生安全隐患,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2配网自动化的特点
配网自动化系统在运行工作中,由于每一道系统的程序都是在智能化的操作下进行的,故有效地降低了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在自动化技术的集中控制下,配网自动化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且配网自动化的稳定性特征可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为电力输送的稳定性提供了相应的保障。配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受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多智能技术操作的影响,可以对电网系统运行的情况作出一个准确的评估。当运行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发性报警,并向运行的总系统发出警报信号。配网自动化的这项功能使其具有反馈性的特点,对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不利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并且及时作出反馈,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3配网自动化以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3.1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主要的内容
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以及网咯技术,是构成配电网自动化的三个主要方面,同时,配电网具有连续性特点,针对电力系统的情况,可以及时做出反映,这是传统人工技术无可比拟的。依托配电自动化,能够快速找到故障点,并及时排除鼓掌,进而减少停电的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是社会前进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源。随着社会的进步,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还会更加完善,更好的为我国电力事业建设提供支持,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
3.2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主要影响
3.2.1对故障的定位
在传统的故障检测技术当中,电网出现故障问题时难以找出准确的故障位置,定位的过程当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查验,在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检查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人员查找故障的问题工作效率并不高,配网的故障位置也难以准确的定位,导致电力系统的准确性并不高,在应用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以后,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对故障点查找,准确的确定电力系统的故障点位置,从而提高工作人员检修的效率,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反馈系统的应用
反馈系统是在实现故障定位系统之上的,在确定故障位置之后,这时反馈系统才开始进行工作,对电力故障及时准确的做出反映,从而减少故障破坏的区域,在故障的问题排除后,使得供电自动的恢复供电工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电力的反馈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操作的,可以对一些较小的故障及时的处理,更好的提高配网稳定性。
3.2.3促进设备的快速检修
传统的配网检修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由于经济的进步用电量非常广泛,电力设备的分布也非常的广泛,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困难,在进行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需要将设备停电处理,这样就是使得用户无法使用电能,导致供电的连续性受到影响。电力配网的应用改善了这种不连续的状态,配网自动化对电力设备的使用年限以及运行数据,能够综合的分析,从而提高检修的效率,保证检修的质量,在保证检修工作时还能够降低电网超负荷运行产生的故障,从而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4提升配网自动化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4.1优化供电电源与输电模式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条件下,若想要有效地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电源和输电模式进行优化,从根本上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一般会采取提高线路输送容量的方法来强化供电的安全力度,对于电网中出现的供电问题,一般都会对出现运行故障的输变电设备或者相应的元件进行升级改造修复,如增加导线截面的面积等。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优化电源与输电模式,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分段控制的方法,对变电站之间的线路开展连接工作,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有效地提升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供电负荷,有效地降低停电频率,进而能够增加整个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此外,增加变电站出线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线路供电的半径,在此基础上,增加10kV线路上的开关,可以减少运行人员查找故障段的范围。
4.2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就提升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而言,适当地调整配网网架结构对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产生的影响也是较为有利的。因此为了使人们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工作人员必须对现有的配网网络结构进行相应的强化和完善。优化配网结构需要综合地考虑配网线路之间的可转供性,配网可转供率高,网架相应的会更灵活一些,当工作人员在安排计划停电或遇突发故障停电时,对于不需要停电或者是非故障区域进行转供电,可保障这部分区域用户的正常用电。另外,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支撑之下,工作人员应该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对线路布局进行科学化的布置,明确接线的处理工作内容,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4.3优化自动化的管理技术
在改造电网的工作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大量的高压电缆以及绝缘导线等材料,通过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将供电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供电的可靠性。然而,仅仅通过材料去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远远是不够的。工作人员可以积极的引入自动化的管理技术,强化整个供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地对电网运行的状态进行准确的掌握,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电网系统在供电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运行故障,一旦出现相应的故障,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的去解决,有利于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提升,相应的系统以及相关的技术日渐趋于成熟。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对于电力的需求,电力公司已将用电安全、供电可靠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积极地对电力系统开展配网自动化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提升我国的供电质量与稳定,实现电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椿洪.浅析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198-199.
[2]刘彬.探究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J].科技资讯,2015,13(30):30-31.
[3]熊沛文.分析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6(02):255.
[4]严亮,云南.分析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5(07):211.
论文作者:吕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可靠性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