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以学科成长性为调节变量论文

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以学科成长性为调节变量

李 敏1,2,刘雨梦1,徐雨森1

(1.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2.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辽宁 大连 116011)

摘 要 :以我国科学学会为研究对象,提炼并归纳了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和知识活动的维度,其中,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包括会员网络、组织网络、制度规范和心理规范,知识活动包括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运用SPSS软件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之间存在动态协同演化关系,在学会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双向互促的强联结机理,而且呈倒U形关系;学科成长性对会员网络、组织网络以及心理规范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知识活动;学科成长性

科学学会作为从事知识活动的成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知识活动的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习近平同志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注 http://www.rmlt.com.cn/2016/0601/427360_5.shtml。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学会作为中国科协的基层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内部治理和功能发挥方面仍有待改进。由于科学学会在社会知识活动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现已得到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诸多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科学学会的特点、职能、治理和能力等,但对科学学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以下问题尚未深入考察:一是,尽管诸多学者研究了科学学会的内部管理,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尤其是没有从组织资本的视角进行研究;二是,对科学学会知识活动内容研究尚处于碎片化状态,不够深入,多从实践出发,缺乏理论支撑;三是,少有学者把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其知识活动联系起来,也就是构建什么样的科学学会才能使它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科学学会,提炼其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的关系,为科学学会组织资本构建提供理论补充,并对中国科学学会如何组建组织资本和策划知识活动提供了指南。

1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1 .1 基本概念

1)组织资本。

尽管很少有学者系统研究科学学会组织资本,但类似和相近的研究还是有的。黄浩明、石忠诚和杨洪萍等[1]认为,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科学学会改革的关键点之一,科学学会要大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对会员的管理与提高服务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杨红梅[2]认为科技社团的核心能力集中体现为整合资源和建构知识的能力,科技社团的核心价值集中表现为科技共同体价值文化体系。韩晋芳[3]认为,在内部管理体制中,近代科技社团在组织结构上建立了总会―分会的结构。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并建立了科技社团内部的民主监督机制。在会员管理上则实行分类管理,并建立了赞助会员制度等。这些举措有效地保障了近代科技社团的独立性和民主性,促进了近代科技社团的发展。王婷[4]认为,科技社团应该通过完善自身体制、吸纳科技人才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自身建设。笔者所接触的文献对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缺乏系统的研究,但不管从何种研究视角,研究者都或多或少提及管理体制、会员管理、智力优势、社会组织网络体系、共同体价值文化体系和组织机构等。

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组织资本的内涵界定和本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许多学者认为组织资本是通过信息系统、协调机制和组织流程等支撑组织的知识活动,使组织成员的知识、经验发挥出来的组织氛围、机制或制度[5]。Tomer[6]提出组织资本具有人力资本的属性,能够汇集组织信息、改善组织关系并协调组织任务。Lynn[7]强调组织资本是一种知识,并从智力资本的角度将组织资本进一步细分为创新资本与流程资本。Nonaka和Konno[8]认为组织资本直接表现为知识管理能力,提出“知识巴”对知识转移、知识创造的情境和条件管理的模型。刘海建、陈传明[9]认为,组织资本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组织制度安排,包括权力资本、规则资本和知识管理资本三种形式。张钢[10]把组织资本看作组织内外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互动的一种关系资本。

“curtsey”屈膝礼是一种传统的问候礼节,女性行礼时需屈膝并颔首。在西方文化中,女性的屈膝礼是与男性的鞠躬的礼节相对应。多用于女孩子,以及演员(特别是芭蕾舞)谢幕。这种礼节在西方宫廷中较为常见,至今在英国王室成员还是必不可少的。译者在此处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以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意思。但是,他应该对该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做出解释,以利于儿童读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心理规范(S 4)与知识生产(C 1)具有正相关关系(H4a);

以上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组织资本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虽然没有对组织资本构成一致的看法,但是从研究中发现了组织资本的潜在解释力量。这些研究焦点集中在人力资本、流程资本、关系资本、制度资本以及组织氛围等。本文对组织资本和科学学会的研究进行对比,形成的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维度包括会员网络、组织网络、结构规范和心理规范,分别相当于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与流程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笔者还通过对我国12名科学学会秘书长和4家典型的全国科学学会进行观察和访谈,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析出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的四个维度,与上述对比分析得到的结果相同。相较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对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的研究更显系统化和全面化。

2)知识活动。

在有关科学学会知识活动的认识上,王兴成[11]认为,科学学会的社会功能迫切需要被调整,科技社团在继续发挥其学术功能和文化功能,直接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扩大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更有效地面向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徐渭[12]认为,学术交流活动是科学学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举办大型系列学术年会、主办重大国际会议以及编辑高质量的学报,代表着学会的地位与水平。王维兴[13]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学会活动应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组织有关科技工作者为企业解决科研和生产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王忠[14]提出,科技社团与创新体系中的各个主体保持联系,在各个主体间的互动中发挥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我们仅仅将科学学会视为促进知识交流的机构是将其功能简单化了,必须看到科学学会在促进知识创造和应用方面发挥更为丰富的作用。蔡瑞娜[15]强调了科学学会等科技社团应该强化面向知识应用的职能,通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可以更好地加快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知识流动,从而提升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绩。王春法[16]认为从促进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科技社团主要功能除科技交流外,还包括原来政府承担的科技评估等功能。潘建红[17]认为科技社团作为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组织,能够弥补政府与市场组织科技服务的不足,促进现代社会的科技创造。笔者接触的文献对科学学会知识活动内容缺乏系统的研究,虽然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但研究者都或多或少提及学术交流、服务企业、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知识流动等。

关于科学学会知识活动绩效,比较有启发意义的理论视角有“跨边界组织论”和“全息知识活动论”。崔永华、李正风和尹雪辉等[18]认为科学学会等科技社团是跨越国家创新系统中不同行为主体边界的“跨边界组织”,科学学会的人员构成多元化,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单位界限、地区界限和国别界限。刘则渊[19]提出“全息知识活动论”,社会整体就是一个由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构成的知识活动系统,任何社会机构所从事的活动均可被视为知识活动并且知识活动具有全息性,即系统局部与整体之间都是相似的,局部是整体的缩影。例如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分别以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作为其主要活动或功能,但是同时也承担其他知识活动功能,比如高校以知识转移的功能为主,但是也从事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活动。

依据“全息知识活动论”,科学学会作为知识活动子系统,也包括知识生产活动、知识转移活动和知识应用活动,且它们之间互相促进、均衡发展。科学学会的知识转移活动主要表现为学术交流、学术论坛和学术期刊等;知识生产活动主要表现在个人和组织层面形成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当然也包括合作研发的成果等;知识应用活动主要表现在科技服务企业或者科技成果转化等。在社会知识活动系统中,科研院所等知识生产系统,高校等知识转移系统以及企业等知识的应用系统均衡发展,才能促进社会整体健康发展。类似的,只有科学学会的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功能均衡发展,才会使科学学会更有吸引力、凝聚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相较于其他学者对科学学会功能的研究,本文不仅强调知识转移的功能,还强调科学学会应该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的功能,同时这三种功能是均衡发展的。

1 .2 科学学会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心理规范(S 4)与知识应用(C 3)具有正相关关系(H4c)。

1)会员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Benson、Charles和Lohnes[25]对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有关系,并且这种关系还是系统的。Colombo和Gri1li[26]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企业家的工作经验是企业的一种重要人力资本,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成长。Abraham和John[27]认为企业人力资本在本质上是独特的,能提高商业组织和公共机构的绩效。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深人研究。赵金瑞[28]发现通用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王端旭和陈帅[29]用实证方法研究发现,企业绩效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显著正相关。

科学学会本质上相当于知识市场,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是在知识转移基础上进行知识交易的结果。知识分为公有知识和私有知识,公有知识已经存在于刊物等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私有知识被科技工作者掌握着,会员网络(会员多元化程度、会员规模)越丰富,知识总量越多,参与知识转移的人数也越多,促进知识的生产和应用,因此推测科学学会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是正相关的。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让学生意识到,英文写作训练既可以提高英语语言水平,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指导大学生英文写作,传授写作步骤和方法,要经常进行写作训练。

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各变量的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组织资本和知识活动的Cronbach's α系数值均大于0.7,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问卷设计比较合理。采用LISREL 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并且在p <0.01的条件下具有统计显著性,各变量的变异方差抽取指数均大于0.5,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敛效度。基于以上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所设计的问卷题项可以测量本文的模型。

会员网络(S 1)与知识转移(C 2)具有正相关关系(H1b);

会员网络(S 1)与知识应用(C 3)具有正相关关系(H1c)。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卫生界的共识,而护理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1]。有文献表明,临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40%~50%与护理实习生有关[2]。减少和杜绝实习护生差错事故的发生成为医院和学校共同面临的任务,而课堂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风险意识的主要渠道[3],也是其了解护理风险、获取护理安全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强护生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教育,将护理风险教育融入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提高护生护理安全及风险意识,减少进入临床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4)心理规范和知识活动绩效关系。

关系资本是指建立在组织层面的相互之间的信任、承诺和专用性投资等独特的关系资源[30]。企业关系资本有利于企业之间维持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31],以实现资源的流动和能力的渗透,并在此过程中获取外部知识。企业关系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存在动态持续影响,关乎企业之间知识的流动与转移。嵌入复杂、巨大的创新关系网络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良好的网络能力将有助于与其他高新技术组织创建与发展稳固的互动关系,进而有效利用组织间的关系资源,促进组织间的互动合作与知识共享。

科学学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主体,这个知识主体处在社会整体知识系统中,也就是一个大的知识市场中,它与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转移和交易,对外联系网络的密度越大,对外联系数量越多,它对外合作的机会也越多,与外界合作进行知识的交流、生产和应用的可能性就越大。与此同时,对外联系越紧密和稳固,其共同合作的成果也就越多。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推测科学学会组织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正相关,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组织网络(S 2)与知识生产(C 1)具有正相关关系(H2a);

组织网络(S 2)与知识转移(C 2)具有正相关关系(H2b);

现有的合规管理制度仅对商务行为的合规管理,即“狭义”合规管理进行了约束,对非商务行为的合规管理,即“广义”合规管理没有明确的要求;对合规风险评估、合规审查、合规评价等管理内容也没有细化;对重要风险领域,如“礼品和款待”“商业伙伴合作”也没有具体的行为准则。同时企业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未能做到有制度必依。真正落实的时候却大打折扣,从而有章不循、不按制度办事、违章操作、违反规定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有的规章制度成了摆设。

组织网络(S 2)与知识应用(C 3)具有正相关关系(H2c)。

3)制度规范和知识活动绩效关系。

张钢[10]认为,结构资本存量不仅会影响一般物质资本和纯粹人力资本的结合方式,而且会影响企业总体知识存量的水平。这是因为企业责权结构不仅决定了企业内人与物的匹配状况、企业激励机制的性质,而且是企业正式的信息网络的基础。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货币形式的组织资本投资主要用于结构资本存量的提高,即结构资本存量水平也可以用来标志一个企业的组织资本存量水平。随着科学学会不断成熟,内设机构的设置逐渐增多且更加科学合理,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秘书处是科学学会常设的办事机构,因此秘书处人员的专职化、专业化和年轻化同样会促进学会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各项功能的发挥。科学学会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也会提高其工作效率,尤其是当制度规制与学会目标一致时更会促进科学学会的各项知识活动。基于现有研究,本文推测科学学会制度规范与知识活动绩效正相关,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制度规范(S 3)与知识生产(C 1)具有正相关关系(H3a);

制度规范(S 3)与知识转移(C 2)具有正相关关系(H3b);

腿脚不便的老人出趟门也不容易。城乡地区无障碍建设还比较滞后,中国消协与中国残联去年的一项百城调查显示,我国无障碍设施实地体验调查普及率为40.6%,大众感知调查普及率仅为37%。一些行动困难的老人上公厕找不着扶手、坐公交艰难登台阶、下地铁没法坐轮椅、老弱病残孕专座被挤占等麻烦还有很多。

制度规范(S 3)与知识应用(C 3)具有正相关关系(H3c)。

为保证磁翻板液位计的稳定运行,深圳计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计为”)将磁翻板液位计防护等级的最低出厂标准定为IP65。至此,计为旗下所有系列磁翻板液位计的防护等级均高于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防护等级IP54,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研究中热流密度-=55W/cm2、质量流率=3g/s,微通道分支数为n=3时的最大热应力和最大形变为本研究中热应力和形变最大值,为0.401GPa和2.56μm,最大热应力比硅的屈服强度7GPa小一个数量级,在热应力安全范围内。

研究表明,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Avey、Reichard和Luthans[32]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正相关。Stajkovie和Luthans[33]探讨了积极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都分别同工作绩效正相关,而且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也正相关。仲理峰[34]的研究表明,员工积极心理状态同其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张宏如[35]认为,心理资本对创新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心理资本对创新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孙鸿飞和倪嘉苒[36]认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正相关。其他一些研究也证明,心理资本对员工的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在实验台右侧换上滚子剥离故障的滚动轴承,轮对转速为460 r/min时轴承座竖直方向的传感器(即图中1通道)所采集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如图10所示,图11为其功率谱图,由于系统噪声干扰,两幅图同样看不出故障所在,需要做进一步处理。

对于组织而言,拥有出色的组织精神、团队文化以及心理资本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就具备了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学会也是一样,更多的是靠学会会员的情感、信任和共同理想来开展学会的活动。随着科学学会的成长壮大,会员参加的活动增多、收益增大,从而强化了他们的情感、信任和认同,因此他们也更加愿意参加活动并做出贡献,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鉴于此,本文推测科学学会心理规范资本会对其知识活动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淮北平原有新汴河、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多条大型人工河道,主要作用是分泄淮河流域洪水,提高沿淮洼地的排涝能力,兼有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人工河道具有宽阔顺直,岸线比较规则,河道坡降平缓,水位、流量、流速变幅可控等特点。同时,其滩地的土地规整,堆土区或冲填区面积较大,适于成片造林。淮北平原的河道护堤地、堆土区的土壤多以壤土和河道沉积土为主,中性偏碱,团粒结构和土壤肥力相对较差。

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根部,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被害部分成丝状,致使幼苗枯死。蝼蛄在土壤表层纵横穿梭,造成悬种吊根成片死亡。

心理规范(S 4)与知识转移(C 2)具有正相关关系(H4b);

在科学学会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的关系研究方面,也有学者进行了探索。潘建红、祁由强[20]认为,科技社团应从官办机制回归第三部门的民办机制、增强科技社团对会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以及提高科技社团经费自筹比例,从而促进我国科技社团参与创新活动。张英杰[21]在科技社团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转移研究中发现,科技社团的知识转移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信息不对称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关系信任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李国杰[22]认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现代管理制度,促进工作运行日趋规范,会使科学学会在本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不断增强。郝甜莉[23]认为,我国科技社团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民主化管理水平不高,挂靠单位干预较多,内部权责划分不科学,内部机构不健全、监督机制缺位,科技社团提供服务产品的数量与质量难以测度,导致科技社团组织绩效也难以测度。肖兵[24]认为,秘书长作为专职常设机构的领导人,是推动学会工作与发展的核心,是促进学会振兴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从上述研究看,一定意义上组织资本体系支撑了科学学会的知识活动,也可以说为完成知识活动科学学会对组织资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 .3 学科成长性的调节作用

成长性指当前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多用于企业。成长性企业是指目前尚处在创业阶段,但由于自身的某些优势(如行业领先、技术垄断和管理高效等)而可能在将来迸发出潜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能得到高投资回报的创业企业。企业的成长性对于自身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对内部的价值观起到决定影响[37]。成长性指标是一种用来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到的学科成长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学科知识被关注和需求(战略需求、国家扶持以及期刊热点)的状况。学科成长性的测量主要包括国家战略需求程度、国家政策支持程度以及科技工作者关注程度。

本文参考了知识作业难度、产品创新性以及企业成长性3个调节变量的调节作用进行思考和推测。知识作业难度越大,科技人员心理资本的乐观希望、自信勇敢和感恩奉献三个维度对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而奋发进取对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弱[38]。产品创新程度对组织间信息分享、关系协调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组织间共同参与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9]。成长性在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影响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调节作用[40]

图1 本研究设定的假设模型

由此,本文推测学科成长性对科学学会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关系起正向调解作用。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学科成长性对科学学会会员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H5a);

学科成长性对科学学会社会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H5b);

学科成长性对科学学会制度规范与知识活动绩效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H5c);

学科成长性对科学学会心理规范与知识活动绩效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H5d)。

2 研究设计

2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研究样本为科学类学会,由于在调查过程中会出现样本的重复,因此本研究对名称重复的学会的调查样本进行人工筛选和剔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科学学会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由于需要填写调查问卷者对所在学会既具有整体、系统的认知,又能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学会的内部信息,因此本文只保留了参与者职务为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的调查结果,使问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全面性。

在量表的形成过程中,本文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国家级和省级科学类学会的秘书长及以上职务人员。第一次抽取全国23个科学学会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试结果淘汰不合适的题目,并对部分题项进行了语句上的修正。根据小样本的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正,主要考察调查问卷内容的规范性和普适性,从而形成了最终的正式问卷。第二次调查问卷分发对象为国家级和省级科学类学会,并对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了适当调整,如增加了资本结构中制度规范范畴内的“专业委员会”的相关问题,共得到296份调查结果,经过筛选,共得到246份有效问卷结果。下文所有的数据处理结果都是基于这246份有效问卷结果所得到的。样本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2 .2 变量与测量

本文采用量表的形式测量变量。其中,组织资本划分为会员网络、组织网络、制度规范和心理规范四个维度。学会知识活动划分为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三个维度。学科成长性包括战略需求、国家扶持和期刊热点三个维度。其测量主要参考2016年和2017年中国力学学会等16家学会[注]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化学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海洋学会。 的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大多包括学会工作业绩和自身建设两大部分。其中,学会工作业绩大多包括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服务经济、期刊建设、国际合作和人才激励等。自身建设一般包括会员发展、分支机构、制度建设、秘书处建设、人员素质提升和凝聚力建设等。从科学研究的视角将学会的自身建设归纳总结为学会的组织资本。其中,会员网络包括会员多元性、会员规模共4个题项,组织网络包括关联强度和关联广度共6个题项,制度规范包括工作机构专业化、内部设置合理化共11个题项,心理规范包括开放和信任共4个题项。由于学会工作业绩本质上就是学会的知识活动,因此按其知识活动划分为上述三个维度。其中知识生产包括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方面共4个题项,知识转移包括知识增益、能力增益、情感增益共6个题项,知识应用包括内源和外源两个方面共6个题项。学会业绩的结果就是绩效,本文用会员满意、社会满意和理事会满意三个方面来衡量,共6个题项。学科成长性包括战略需求、国家导向等共6个题项。与此同时,笔者又研究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6年发布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2016年学会改革工作要点》[注] http://www.cast.org.cn/n143/n767/n57720396/index.html。 ,在改革方案和工作要点中对会员网络、组织网络、制度规范和心理规范方面的内容都有所提及,虽然分类和名称叫法有所区别,但内容基本涵盖。本文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其中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整个下午,梨花就坐在门前的屋檐下,呆呆地望着发白的天空。她感到无比沉重,整个人木搭搭的,脑袋里像灌满了铅。黄方永在院门口玩,跑来跑去的;梨花对此压根儿就没往脑子里去,直到他拖着一只鱼篓跑进院子来,当她看到鱼篓里零零星星地掉出来的东西时,脑袋像是被硬物猛地撞了一下,顿时生痛生痛的。她清楚那是什么。梨花突然站起来身来,朝小家伙走去,将他抱起来,从他手中夺下鱼篓。黄方永不知道她要干什么,就尖叫起来;桃花突然从里屋冲出来,大声吆喝道:“你别碰他!”她冲过来一把从梨花怀里夺过儿子,细细地掸了一遍他身上;随即扬手朝院门口一指,对梨花吼道:“你走,你还赖在这儿干什么?!”梨花惊愕地望着姐姐桃花。

表1 科学学会的样本统计结果

2 .3 信度与效度检验

会员网络(S 1)与知识生产(C 1)具有正相关关系(H1a);

表2 信度检验结果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在对测度建立起信心后,本文开始检验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分别对会员网络、组织网络、制度规范、心理规范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表4提供了综合结果。

空白组大鼠踝关节表面光滑,滑膜细胞无增生,周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退变,局部可见骨质破坏,滑膜表面粗糙,滑膜细胞增生、层次紊乱,滑膜及周围软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可见丰富的血管翳形成,纤维母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活跃。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关节软骨退变、骨破坏及滑膜细胞增生明显减轻,血管翳形成较少,炎症细胞数量减少,仅见少量纤维母细胞及脂肪细胞增生,详见图2。

表4 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描述

3 .1 会员网络 (S1 )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由图2可以看出,知识生产(C 1)与会员网络(S 1)呈倒U形关系。在开始阶段,会员网络越多元化,知识生产活动越强,随着会员网络多元化增强,知识生产活动达到最大限度,进而知识生产开始减弱。这意味着,会员网络的多元化不会对知识生产活动一直起促进作用,当会员网络达到适度,知识生产活动才会得到最大的体现价值。会员网络与知识应用(C 3)呈倒U形关系。在开始阶段,会员网络越多元化,知识应用活动越强,随着会员网络多元化增强,知识应用活动达到最大限度,进而知识应用开始减弱。这意味着,会员网络的多元化不会对知识应用活动一直起促进作用,当会员网络达到适度,知识应用活动才会得到最大的体现价值。

图2 会员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图

3 .2 组织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由图3可以看出,知识生产(C 1)与组织网络(S 2)呈倒U形关系。在开始阶段,组织网络越广泛,知识生产活动越强,随着组织网络广泛程度的加大,知识生产活动达到最大限度,进而知识生产开始减弱。这意味着,组织网络的广泛程度不会对知识生产活动一直起促进作用,当组织网络达到适度,知识生产活动才会得到最大的体现价值。知识应用(C 3)与组织网络呈倒U形关系。在开始阶段,组织网络越广泛,知识应用活动越强,随着组织网络广泛程度加大,知识应用活动达到最大限度,进而知识应用开始减弱。这意味着,组织网络的广泛程度不会对知识应用活动一直起促进作用,当组织网络达到适度,知识应用活动才会得到最大的体现价值。

2)组织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图3 组织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图

3 .3 制度规范和心理规范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由表4结果可以看出,制度规范(S 3)与科学学会的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具有正相关关系,心理规范(S 4)与科学学会的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具有正相关关系。

任何一个由一定数量人群组成的组织都需要有制度规范,才能使组织有秩序地正常运行。科学学会也是一样,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科学学会在成立之初首先制定《学会章程》,它对学会的目的、工作内容、会员条件和入会程序以及学会办事规则都有规定,但这只是普遍意义的、泛泛的规定。随着学会的壮大和活动职能的增多,只有《学会章程》显然是不够的,一个健全的学会逐渐增加了财务管理、会员管理以及活动管理等制度规范。而且上述也提到,学会的规模扩大对学会的发展来说本身是好的,但是如果包括制度规范在内的管理跟不上,盲目扩大规模反而会阻碍学会发展。随着学会不断成熟,内设机构的设置逐渐增多且更加科学合理,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秘书处是科学学会常设的办事机构,因此秘书处人员的专职化、专业化和年轻化同样会促进学会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各项功能的发挥。

对于组织而言,拥有出色的组织精神、团队文化以及心理资本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就具备了最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学会也是一样,更多的是靠学会会员的情感、信任和共同理想来开展学会的活动。随着学会的成长壮大,会员参加的活动增多、收益增大,从而强化了他们的情感、信任和认同,因此他们也更加愿意参加活动并做出贡献,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Jamesoniella undulifolia (Nees)K. 熊 源 新 等(2006);杨志平(2006);马俊改(2006);赵文浪等(2002);王小琴等(2004)

比如中国计算机学会(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CCF)成立于1962年,该学会原来挂靠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挂靠单位每年给中国计算机学会各种支持合计20多万元,受机制落后、空间和人员所限,很多业务难于拓展,会员有些失望。自2006年11月随着政府改革、政社“脱钩”,中国计算机学会也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剥离,完全自主经营、自主发展,学会秘书处实现了社会化、职业化。中国计算机学会健全各项制度、调整治理结构,先后研究并通过了《CCF会员管理条例》等19项管理制度,建立了扁平化管理结构,逐步建立含学术工作、教育工作、企业与职业发展以及外联部等12个工作委员会,合理细化和增加至34个专业委员会,另外还在全国39所大学建立学生分会发展学生会员,在全国29个地区建立分部分别发展会员,设立会员发展数量和增长数量的排行榜,每年对分部进行评估。会员由改革前的4万人增加至10万人,会员热爱学会、主动缴纳会费,积极参加活动,学会年收入增至4000万元。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品牌活动逐渐增多,而且涉及知识的生产、转移和应用,成为受广大会员热爱、社会各界认可以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会。

3 .4 学科成长性的调节作用

表5为不同学科成长性下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性描述,表6为不同学科成长性下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图。

表5 不同学科成长性下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间关系描述

表6 不同学科成长性下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

注:A表示学科成长性。

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在学科成长性较高的情况下,科学学会组织资本对知识活动绩效的影响作用越强。在学科成长性较低的情况下,科学学会组织资本对知识活动绩效的影响作用越弱。学科成长性是科学学会组织资本影响知识活动绩效的重要调节变量,起正向调节作用。

当学科成长性高时,该学科知识在一段时间内是国家重视、社会需求以及科技工作者高度关注的。一方面必然会激发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探索的欲望,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投身于此科学的实践中。另一方面,由于在国家导向下必然会产生大量科学研究和应用的任务,因此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共同合作,才能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适应学科成长性强的需求。由此就会促进学会加大对不同领域科技工作者会员吸收的力度,同时也激励学会广泛联系高校、院所以及企业等知识主体单位共同申请项目或者合作研发项目,从而促进学会知识的生产和应用。可见,学科成长性对会员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以及组织网络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都起正向调解作用。

学会会员是基于学术成长目的而加入学会的,会员的目标与学会的目标相一致。当学科成长性变高时,必然强化了会员对学会目标的认同。为达到共同的目标,促进会员之间更加开放和信任,从而也加快了目标的实现。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快申请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学会必然在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中把此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同时调整内部机构和人员,把工作经费也向此倾斜,从而加快目标的实现。因此,当学科成长性趋强时,学科成长性对制度规范与知识活动的关系以及心理规范与知识活动的关系都起正向调解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发现了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组合和知识活动的构成。首先,归纳了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组合的构成。包括“会员网络”“组织网络”“制度规范”和“心理规范”。科学学会规模与自身管理和需要的适配性,科学学会专业特点不同,其功能体系也会有差别,适合其功能所需会员的数量也不相同。另外,学会规模也受工作机构设置的影响。只有工作机构设置和学会规模相适应,学会才能高效运转,否则学会冗员众多,运转反而低效。然后,归纳了科学学会知识活动的构成,包括“知识生产”“知识转移”和“知识应用”。科学学会作为知识活动系统,其子系统知识生产活动、知识转移活动和知识应用活动之间互相促进、均衡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知识转移是学会的核心功能,它增加了学会和会员的整体知识存量,激发了会员的创新思维,因此对知识生产有促进作用,知识转移促进了知识和信息传播,消除了组织边界,同样也必然促进知识应用。知识生产是动力,它推动知识转移和应用。知识应用是目标,它反作用于知识生产和转移。成功的成果转化会鼓励企业会员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并愿意为学会活动提供部分资金,积极参与学会的科研活动,从而促进了知识的生产和转移。

第二,厘清了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组合与知识活动的协同演化关系。科学学会知识活动的提升过程依赖于组织资本的演化和更新,而知识活动的提升也使得组织资本变得更强。随着科学学会知识活动的升级,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组合也表现为从单一向丰富、从简单向复杂演变的趋势。这一规律有助于采用综合性思维使科学学会组织资本组合适配其各阶段功能体系的发展,更有效地支撑科学学会功能体系的提升。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是能力的源泉和支撑平台,知识活动需要通过组织资本的形成和完善而实现升级。而科学学会知识活动的提升也会促使组织资本培植、开发和提升配置。一定意义上,组织资本组合与功能体系间存在双向互促的影响机理,在科学学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功能体系和组织资本存在强联接的协同机理。然而,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也并非一直为互促关系,随着更多科技人员的加入和学会自身的发展,会员数量越来越多,在一定范围内学会人数的增多促进学会各项功能的发挥,但当管理能力提升的速度没能适应学会规模的扩大速度时,也会出现弊端,这反而影响了学会的各项活动,所以学会的规模对学会的能力和发展有影响。另外,学科成长性对科学学会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的协同演化也是有影响的。

科学学会组织资本和知识活动绩效的协同关系或者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使分析结果易于记忆和传播,往往会对研究对象的现实演变过程和多方面特征进行适当的简化。本研究所选取的科学学会案例难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的信度。后续研究将丰富科学学会案例内容和数量,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黄浩明,石忠诚,杨洪萍,等.中外学会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学会,2011(7):3-8.

[2] 杨红梅.科技社团核心竟争力的认识模型及实现初探[J].科学学研究,2012(5):654-659.

[3] 韩晋芳.历史深处有回声(一):近代科技社团管理体制对当代的启示[J].学会,2014(2):12-23.

[4] 王婷.从欧洲各国看我国科技社团改革之路[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90-191.

[5] 翁君奕.企业组织资本理论——组织机理与协调的博弈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TOMER J F.Organizational capital and joining-up:linking the individual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to society[J].Human Relations,1998,51(6):825-846.

[7] LYNN B.Intellectual capital[J].CMA Management,1998,72(1):10-15.

[8] NONAKA I,KONNO N.The concept of "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 [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9] 刘海建,陈传明.企业组织资本、战略前瞻性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5):83-93.

[10] 张钢.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组织创新[J].科学学研究,2000,18(1):67-74.

[11] 王兴成.经济体的转换与学会功能的调整[J].科协论坛,1994(6).

[12] 徐渭.坚持一个方向保持两个特色实现三个并举[J].学会,1997(4).

[13] 王维兴.学会应在为企业服务能力上下功夫[J].学会.1991(10).

[14] 王忠.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J].知识经济,2011(1):6.

[15] 蔡瑞娜.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促进知识流动的积极作用[R].科技社团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五分会场论文集,2007.

[16] 王春法.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学会,2008(4):17-19.

[17] 潘建红.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科技社团服务[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7(5):12-17.

[18] 崔永华,李正风,尹雪辉,等.跨边界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及路径选择:以学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1(6):101-106.

[19] 刘则渊.关于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一种人类活动系统的全息结构图像,论科学技术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0] 潘建红,祁由强,第三部门理论视角下我国科技社团参与创新活动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9-101.

[21] 张英杰,科技社团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转移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11):10-14.

[22] 李国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建新型科技社团[J].社团管理研究,2010(3):9-10.

[23] 郝甜莉.我国科技类社会团体内部治理机制现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6):189-190.

[24] 肖兵.从专职到职业化:科技社团制度创新的发展趋势[J].学会,2008(1):33-36.

[25] BENSON C S,LOHNES P R.Skill requirements and industrial training in durable goods manufacturing[J].ILR Review,1959,12(4):540-553.

[26] COLOMBO M G,GRILLI L.Founders' human capital and the growth of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a competence-based view[J].Research Policy,2005,34(6):795-816.

[27] ABRAHAM CARMELI,JOHN SCHAUBROECK.How leveraging human resource capital with its competitive distinctiveness enhances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and public organization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5,44(4).

[28] 赵金瑞.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7.

[29] 王端旭、陈帅.人力资本投资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权变的研究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4-87.

[30] WU F.YENIYURT S,KIM D,et al.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based view[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35(4):493-504.

[31] 曾德明,贾曙光,禹献云.吸收能力视角下联盟企业关系资本对创新能力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5):21-26.

[32] AVEY J B,REICHARD R J,LUTHANS F,et al.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behaviors,and performance[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1,22(2):127-152.

[33] STAJKOVIE A D,LUTHANS F.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self-efficacy:going beyond traditional motivational and behavioral approache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8,26:62-74.

[34]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2):328-334.

[35] 张宏如.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10):170-171.

[36] 孙鸿飞,倪嘉苒.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5):60-69.

[37] 徐晓.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定价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38] 赵斌,付庆凤,李新建.科技人员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知识作业难度为调节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3):174-180.

[39] 吴家喜,吴贵生.外部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以产品创新程度为调节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58-62.

[40] 张红,张春晖.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J].旅游科学,2012(3):27-41.

Organization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Activity of Science Society :Taking Subject Growth as Regulated Variable

Li Min1,2,Liu Yumeng1,Xu Yusen1

(1.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aoning Dalian 116024,China;2.Dali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aoning Dalian 116011,China)

Abstract : Taking Chinese scientific societi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refines and summarizes the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activity of scientific society,that is the organizational capital of scientific society includes membership network,organizational network,institutional norm and psychological norm,and knowledge activity include knowledge production,knowledge transfer and knowledge application.Using the method of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SPSS software,it studies empi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activit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tific society.It finds that:there is the dynamic co-evol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activity of scientific society;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society,there is not only a two-way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strong connection mechanism,but also 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discipline growth has a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ership network,organizational network,psychological norm and performance of knowledge activity.

Keywords : scientific society;organizational capital;knowledge activity;subject growth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980X(2019)01-0038-10

收稿日期 :2018-12-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反向创新形成机理、影响与中国化路径研究”(7127209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本土情境下适老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机理与引导政策研究”(18BGL042)

作者简介 :李敏(1970—),女,辽宁铁岭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刘雨梦(1994—),女(蒙古族),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徐雨森(1971—),男,辽宁营口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项目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方向:企业创新管理、产业技术创新政策与战略。

标签:;  ;  ;  ;  ;  ;  

科学学会的组织资本与知识活动绩效的关系-以学科成长性为调节变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