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网站域名:汉字或拼音_汉语拼音论文

中文网站域名:汉字或拼音_汉语拼音论文

中国网站域名:用汉字还是拼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字论文,拼音论文,中国网站论文,域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读到一些文章,也看到一些做法,不少人主张仅仅用汉字作为互联网中国网站域名的文字方式。其基本理由是:本国人看起来容易读懂和容易记忆,用拼音方式不容易懂也不容易记忆,而且,用汉字能体现民族文化在互联网上的地位。笔者认为,这个主张不妥,而正在使用中的、用汉语拼音方式作中国网站域名的文字方式,才是最佳选择。

汉语拼音是学习的基本工具

所谓懂与不懂和是否容易记忆的理由缺乏说服力。从小学开始,人们就用汉语拼音学习中文;到成年以后,查阅工具书也还是基本上用汉语拼音。几十年来,使用汉语拼音方式已经是全国人民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之一,怎么能说国人不懂和不容易记忆呢?再说,多数人上网使用的输入方法就是汉语拼音方式,如果不懂和不容易记忆,大家是怎么上网的呢?此外,多年来,绝大部分人使用汉语拼音方式作自己的电子邮箱名称,不少网站也用这种文字方式作域名,并没有发生不懂的事情。从上网过程来说,即便用汉字作域名,输入时也没有一个是汉字,而是拼音、笔画或其他编码,人们还是需要记忆非汉字的东西。况且,跟记忆人的姓名、书报名称、街道名称和公司名称一样,用汉字也需要努力才能记住新的网站域名。

汉字作域名会增加当前国际交流难度

在互联网建立域名的目的是为全球访客使用,如果仅仅使用汉字作域名文字,就会使中文网站在世界上增加交流难度。比如,“人民日报”的网站域名,世界上不会中文的访客,如何辨别、记忆和输入“人民日报”4个汉字?而假如用现代汉语拼音RenminRibao.com.cn(或RMRB.com.cn),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能辨别、记忆和输入, 原因:英文、西班牙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和北欧等文字都有同源,即古代拉丁文字,许多拼读方法大同小异,而Renmin Ribao的拼音方法能够让这些文字的访客很容易地通过拼音方法来辨别、记忆和输入。

东欧、阿拉伯和亚洲其他地方的用户,只要会源于古代拉丁文的一种当代拼音文字的拼读方法,就能很快掌握汉语拼音方法,更何况他们可以直接学习汉语拼音方法。根据不少教研机构的长期实践经验看,外国人学习汉语拼音的效果远远超过学习汉字。倘若世界上只有中国人能使用中文网站域名,那么,所谓的中国网站在世界上的民族文化地位还有什么意义呢?希望不要用汉字作现代壁垒,把原本可以通向全世界的中国网站封闭起来。

汉字域名会增加使用成本

从技术和经济方面说,仅仅使用汉字作中国网站域名会增加使用成本。目前互联网域名的文字方式用的是国际标准ASCII单字节方式, 其中8个比特当中,7个比特表示字符,1个比特用来做奇偶检验。 这种方式不但速度快,而且传递和处理的错误率最低。如果用汉字,就至少要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字符,并且没有奇偶检验。这样的方式不但速度慢,而且非常容易发生传递和处理的错误。现在,许多中文电子邮件因为软件兼容不合适(还不是系统编码不统一)而发生乱码的事情经常发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互联网域名中,可想而知会造成什么样的困扰局面。为了避免和排除这样的困扰,就要大大增加硬软件制造和访客使用的成本。进一步说,用现有的ASCII字符, 世界各国用户都能从容地使用汉语拼音的中国网站域名;而要使用汉字域名,世界各国的人都要装载至少27000个汉字(至少54000字节)的字符集,外加必须支付的字符转换程序和转换时间等隐性成本,否则,汉字域名难以阅读。这不是给全世界增加使用域名的成本消耗吗?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的用户乐意支付这种成本消耗?

汉语拼音也是中国文化的延续

从文化上来说,使用汉语拼音方式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在互联网世界的消逝。中文和英文等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不是书写符号的选择,而是文字符号所记录和表示的词法、句法、语法和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最好例子是人的姓名。例如,诸葛亮这个中文姓名,不管用汉字还是用现代汉语拼音的Zhuge Liang, 都是中文的方法规则和逻辑。而在英文里面, 诸葛亮的书写方式把姓和名颠倒了, 是Liang Zhuge,用汉字就成了亮诸葛。 中文的姓名方式体现了从群体到个体的文化特点,英文等拼音文字的姓名方式体现了从个体到群体的文化特点。

因此,不管用什么书写符号,只要诸葛亮还是诸葛亮而不是亮诸葛,那么,中国文化特点就还是中国文化特点。这个道理从中文的文字发展历史也能说明。比如,不管用甲骨文还是用当代汉字,中国文化的特点一直在延续。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就是全球化,各国访客可以随时访问另一个国家的网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外网上交流会更加频繁。因此,制定中国网站域名和有关规章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国内访客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国际访客的需要。就此来说,在域名文字方式的选择冲突方面,基本的竞赛理论方法就可以帮助作出判断(表中:0=否定,1=肯定):

汉字方式

汉语拼音

英文方式

中国人用

1

1

0

外国人用

0

1

1

中外合用

0

1

1

综合得分

1

3

2

很明显,使用汉语拼音方式是最佳选择,既能满足国人访客的需要,也能满足国际访客的需要。

汉语拼音有利于国际交往

汉语拼音是写入中国法律的语言文字标准之一。从70年代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开始,联合国总部等有关国际组织就使用中国政府提供和颁布的汉语拼音规则管理中文文献。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美国的政府部门、主要报刊媒体和工商机构就采用中国政府颁布的汉语拼音方式来处理中文姓名、地名和专用名称等数据。

前两三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公共图书馆网络和越来越多的教研机构也开始全面使用汉语拼音方式管理中文书籍、报刊和各种文件。几十年国际范围内的使用经验证明,汉语拼音方法与规则是最有利于中国跟世界各国交往的文字符号方式。

仅仅用汉字作域名弊大于利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在互联网上,仅仅用汉字作中国网站域名弊大于利,不但会降低中文网站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而且因为网站的汉字域名在国际范围使用困难,所谓保持中国文化在互联网的地位的想法就会变得没有意义。既然汉语拼音方式和规则已经在各个方面显示了它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保持中国文化的效益,那么,为什么不用这个现成的简便方式作中国网站的域名文字方式,却要舍近求远和设置访问中国网站的国际麻烦呢?笔者建议,作为个人和网络公司,开设网站用什么文字是自己的选择自由;作为国家政策,中国网站域名的标准文字方式,则应该是已经写入法律、已经在国际上通用和已经形成官方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法规则。

标签:;  ;  

中文网站域名:汉字或拼音_汉语拼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