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文《荷塘月色》美育构思分析论文_郭军芳

高中课文《荷塘月色》美育构思分析论文_郭军芳

郭军芳 陕西省旬邑中学 711300

摘 要: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一篇课文教学的成功,必然是融合了美育、运用了美育手段的教学,必然是依据教材所展示的美,去引导学生认识美、分辨美、感觉美、创造美,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步养成较为系统的审美观,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崭新的飞跃。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别开生面、令人向往的,其效果不言而喻。

关键词:美誉 荷塘月色 朦胧

一、深挖教材,找美辨美

作者写作是“用意十分,下笔三分”,我们要对文章内容和艺术上的精妙之处进行体味,对那些隐藏在语言深层的“七分”仔细揣摩,就必须把景物之美、高尚情操之美、语言之美及布局谋篇之妙挖掘出来,然后有机地进行美育。《荷塘月色》是一篇立意含蓄、感情浓烈、意境幽深、色彩淡雅、节奏和谐、语言精练、想象丰富、结构严谨的散文,具有:

1.朦胧素淡、温柔静谧的画面美。它不像西子湖六月荷花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开阔之美,也不像白居易所赞赏的“菡萏生泥玩亦难”的不卑不亢、不容亵渎之美,更不像现代作家孙犁笔下的“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来……像铜墙铁壁一样”所表现出来的阳刚之美。

2.正直高尚的情操之美。它不像白居易“可使寸寸断,不能绕指柔”那样的坚强不屈之美,也不像曹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那样的视死如归之美。

3.音韵铿锵的语言美。文中“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脉脉”、“静静”、“薄薄”等叠词节奏铿锵,音韵和谐,给人一种愉悦的美感享受。

4.圆型的结构美。《荷塘月色》的结构,不管是外结构还是内结构,都是圆型的:作者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完成了一次夏夜游;作者的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段心理历程。

5.含蓄美。在当时,作者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只好去荷塘寻找一个精神避难所以求得暂时的超脱。这些,他在《荷塘月色》中都未明说,仅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文眼作为一条无形的纲,去连结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含蓄地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用“独处”时的“独语”、“淡淡的”景物、“别有风味”的“小睡”,含蓄地表现出他的人生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造发挥自己的美育技巧,增美促美

要想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想优化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了解美学的内涵及种类,能辨别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对语文学科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具有全面而精深的理解;更须充实自己的美育才能,练得一口抑扬顿挫、新鲜生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讲究得体的服饰及自然雅致的发型、潇洒的举止,设计简明、优美的板书。如此,教学的局面将会是多么生动美妙、如诗如画!《荷塘月色》美的意境、美好的情感怎能不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三、创设佳境,赏美悟美

有人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中,产生一种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感。

1.动之以情,激发兴趣。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或可把情感的纽带抛向学生,用自己活的激情、火的热情、美的感情去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去拨动学生胸中的琴弦,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有一种“如坐春风之中”之感;或可引起悬念,于无疑处设疑,犹如“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激发起学生好奇的涟漪,荡起想象的浪花,让他们在教学内容展现前先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春天”。《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感情的抒发是其中心线索。因此,可用凝练而深沉、简洁而形象的语言,配上淡雅的服饰和慷慨激昂的举止,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惨烈、朱自清无所适从的苦闷与彷徨、“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豪迈悲壮传达出来,让学生对朱自清的处境感同身受,跟着作者的笔触去清华园的荷塘赏月色、赏荷花,去感受本文独特的意境;然后因势利导,启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去体味朱自清在当时苦闷而彷徨的心情,去感受朱自清洁身自好的爱国情怀,去领悟朱自清当时“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

2.运用电教手段,示之以形。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可运用电教手段,或播放录音,或放映一段影视,或制作一些幻灯图片……创造悦目、悦耳、悦心的意境,在审美对象和学生自身审美能力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开辟一条审美的渠道,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和创造作品所提供的形象、姿态、性格,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

《荷塘月色》虽以感情抒发为中心线索,但其感情的抒发则是寄寓在优美的景物画面的连缀中,文中景物的朦胧素淡、温柔静谧正是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体现。如此,在赏析文中优美的景物画面时,可播放《二泉映月》配音,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激起他们心中爱美的兴趣,让他们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或利用多媒体再现月光下荷塘月色的美景,把文中无形的文字变成有形的画面,让学生直接面对美景进行鉴赏,领会文中景物的美妙和景物描写的高超,感悟情景交融作为上乘散文标志的内涵。

论文作者:郭军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高中课文《荷塘月色》美育构思分析论文_郭军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