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宫外孕患者的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论文_邓卫元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妇产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急诊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救与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干预

宫外孕是一种较为常见于育龄妇女的症状,又称之为异位妊娠,一般为受精卵在子宫的体腔以外的其他部位进行着床,比如在宫角、卵巢、输卵管或是腹腔等[1]。而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是输卵管妊娠,该类症状所占比例大约为总体宫外孕的95%[2]。当患者胚胎的发育到一定的大小,因为胚胎的着床位置不对而产生不利的影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早期流产的症状或者是出现因破裂而导致腹腔内出现出血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3]。因此,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现通过对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急诊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临床更好的应对治疗宫外孕患者提供一定帮助,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30例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尿检HCG都为阳性,血HCG超正常值,B超检测证实为宫外孕,符合第八版《妇产科学》相关诊断标准,都有停经史,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下腹疼痛等。随机的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65例患者,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26.8±1.7岁;停经在6.2--8.3周之间,平均7.1±0.2周;经产妇47例,初产妇18例;其中未婚8例,已婚57例;左侧输卵管妊娠患者34例,右侧输卵管妊娠患者31例;发病因素中,盆腔炎史30例,人流史22例,不孕症史11例,结扎史2例;文化程度中,初中以下17例,高中16例,大专26例,本科及以上6例。观察组65例患者,年龄在24--40岁之间,平均年龄27.3±1.3岁,停经在6.5--8.2周之间,平均7.2±0.3周;经产妇48例,初产妇17例;其中未婚9例,已婚56例;左侧输卵管妊娠患者34例,右侧输卵管妊娠患者31例;发病因素中,盆腔炎史32例,人流史21例,不孕症史10例,结扎史2例;文化程度中,初中以下17例,高中17例,大专25例,本科及以上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等基本病情上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内容如下:患者在入院后开始,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同时在卧床休息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身体监测,密切监测和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等各项指标,能够及时的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准确的记录患者的阴道出血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后,能够及时的向临床医师汇报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其变化,从而做好相应的护理操作。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在术后一天内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一旦出现出血症状后,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从而做好术后护理,在术后饮食方面需要多服用一些高膳食纤维、高蛋白类食物,从而降低便秘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抢救方法:规范抢救步骤,及时准备相关抢救器械及设备,及时构建静脉通道,确保有效补充产妇的血容量,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的畅通,询问患者自觉症状,关注血容量、组织灌注量及肾功能的情况,避免水肿的发生。?术前的护理:定期进行术前探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讲解宫外孕的相关知识,腹腔镜手术中的基本操作以及手术后如何快速恢复等疾病知识,并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进一步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护理。④术后护理: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排气后给予流食→半流食→普食流程进食,采取盐酸哌替啶进行止痛,术后视情况指导患者早期床上适当活动翻身,第四天可正常活动。④心理护理: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是初次怀孕生产,一般都会感觉紧张,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以及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或害怕的心理,情绪会时常反复不定。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要经常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感受,然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病人详细解说疾病的各方面情况,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疾病状况,打消患者的各种消极心理,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更快的治愈疾病。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总分为10,越高则表明疼痛越厉害[4]。

1.4统计学指标

本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采取χ2 检验,数据结果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P<0.05)

3结论

宫外孕为一类较为频发的妇科急腹症,多指受精卵子于子宫外妊娠,此症状易被误诊或漏诊,常需和痛经、宫内早孕、盆腔炎、人流不全等病症进行鉴别诊断。在最近几年对于宫外孕的发生率结果统计中显示,宫外孕主要和饮酒、吸烟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宫外孕在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宫外孕具有发病急、恶化快的特点,常导致腹腔出血,部分病患甚至会出现失血性休克,是女性怀孕初期死亡的主因,发病后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对女性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由于患者对于宫外孕疾病认识的缺乏,很容易对其心理上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报道指出,如何准确诊断宫外孕,如何判断腹腔中有无出血,均是成功抢救宫外孕患者的重要保障。另外,及时、有效的实行急救措施与护理,更是提升疗效的关键,对预后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此可知,熟练的操作技术、输液、补液等措施可纠正休克,完善相关检查,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辅导,可促进病患早日康复。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自卑、烦躁等心理情绪,再加上很多患者对于宫外孕的知识认识缺乏,导致其在治疗之前担心对以后的身体和受孕情况产生影响,因此加重了心理负担,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部分患者不积极配合医护过程,从而导致治疗失败。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常规护理可及时掌握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本文为分析观察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的治疗效果,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对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针对性急救与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丽霞,周金容,吴妙略.急诊宫外孕患者实施预诊分诊探讨[J].全科护理,2010,24(1):184.

[2]马怀仙 . 40例宫外孕患者的急救过程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148 -150.

[3]薄玉清.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295-296.

[4]崔保军.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宫外孕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35-36.

论文作者:邓卫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探讨急诊宫外孕患者的针对性急救与护理方法论文_邓卫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