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留守儿童解决民生难题--兼论湖南双峰县留守儿童探视工作经验_留守儿童论文

关心留守儿童解决民生难题--兼论湖南双峰县留守儿童探视工作经验_留守儿童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 破解民生难题——湖南省双峰县探索留守儿童工作经验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峰县论文,儿童论文,湖南省论文,经验谈论文,民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湖南省双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县文明办在基层调研中发现,2010年下学期,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生83353人,其中留守学生有25377人,约占30.4%。留守儿童中单亲在外务工的约25%,双亲在外务工的约75%。全县25377名留守学生中83.3%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养育,7.8%由亲戚带养,3.8%放在邻居家寄养,2.7%为自由放养,寄宿等其他形式的留守学生为1.6%。个别乡镇留守儿童占整个初中学生以下少年儿童总人数的47%以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成了一个非常重要又紧迫的民生难题。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作为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新任务,提上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实现了全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下降,全县初中、小学入学率均为100%,辍学率分别降低到1.1%、0.3%以内。主要做法是:

一、搭建工作平台。县里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划拨了专项工作经费,明确由县文明办负责对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安排和督查落实,制订了《双峰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和《双峰县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单位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各村设立了“留守儿童工作站”,工作站有专门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和具体的工作目标,其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效列入了乡(镇)党委政府对各村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工作站为本村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台账资料,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了登记,制作了留守儿童联系卡,这些为开展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

二、培养“爱心妈妈(爸爸)”。全县发放《关爱留守儿童,争做爱心妈妈(爸爸)倡议书》20000余份,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女党员、女干部、女教师、“五老”人员等争做“爱心妈妈”“爱心爸爸”,把留守儿童带到身边进行帮扶和教育管理或定期来到结对留守儿童家里进行慰问、辅导和教育。目前全县结对爱心对子3000多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邹学耀同志亲自带头,率领全部13名干部主动与荷叶镇扶贫村石塘村32名留守儿童结对扶贫帮困,为其家庭排难解忧,捐资捐款。娄底响莲实业集团与锁石镇洪美小学建立了帮扶对子,公司20余名员工当上了留守儿童“爱心妈妈”。锁石镇壕口村妇女主任袁跃进近20年来关心留守儿童,去年将5个留守儿童领回了自己家,当上了5个孩子的“爱心妈妈”。

三、打造关爱家园。一是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设备,有条件的村还配套其他一些文体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读书、绘画习字、打乒乓球等活动。荷叶镇良江村教师曾礼年、王先科退休后,主动担任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因为他们热心公益又善书画、文艺,每天学校放假后或双休日,村部农家书屋就特别热闹,10来个留守儿童在书屋看书、做作业、练书法、搞文体活动,村农家书屋就成了本村留守儿童真正的精神家园。二是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锁石中心小学是留守学生比较集中的学校,该校挂牌成立“留守学生之家”,设置了专门的图书室、活动室,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放。

四、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强大合力。县委政府在实践中特别注重整合教育、宣传、文化、公安、司法、关工委、妇联、团委等各部门的部门优势,形成各方位共同关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留守监护人的教育培训,通过创办“家长学校”,聘请专家、学者为留守儿童的留守监护人(多数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专门培训。三是大力发展本地经济,有效减少留守儿童。着力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留住农民。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本地工业,吸收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务工。同时通过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学校教育条件,完善留守儿童家园的设备。近两年全县在留守儿童工作方面的硬件投入达到2000多万元,但仍不能适应工作自身实际需要,有待今后县乡(镇)两级继续增加投入,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持续开展。

标签:;  ;  

关心留守儿童解决民生难题--兼论湖南双峰县留守儿童探视工作经验_留守儿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