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论文_董礼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论文_董礼玮

陕西省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最新型的施工技术就是滑模技术,滑模技术操作简单,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如今滑模技术在工程中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滑模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工程的成本投入。现阶段,我国的滑模技术尚未成熟,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应用滑模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创新、优化施工技术,最终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水利水电;滑模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中滑模施工技术的要点

1.1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

滑模技术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主要体现在: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只有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才能保证滑模施工技术落实到位。其次,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要考虑好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配合比,严格把控好材料的质量。最后,一定要重视混凝土的入模塌落度,混凝土的输送、保温、初凝时间和工作度也会对材料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1.2损失和损毁情况

在工程的施工中,禁止施工人员在钢筋上随意的走动,防止钢筋的变形。其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更要把控好浇筑的时间以及速度,确保浇筑的均匀性,有利于模板的滑升。

1.3滑模施工的纠偏要点

在开展滑模施工时,经常会有一些设备偏移的情况出现,因此,一定要做好纠偏工作,确保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开展。在纠偏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以下要点:首先,千斤顶垫铁纠偏法。通过钢垫板将千斤顶底座中出现偏移的一方垫高,从而调整好千斤顶和支承杆的偏移方向,保证平台和模板系统能够定向滑升,解决存在的偏移问题。此外,促使模板坡度平台的改变。一旦模板滑升到一定高度时,新浇筑混凝土就会发挥导向的作用,促使平台和模板系统偏离原本滑升方向,从而实现纠偏。

2.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把控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能保证滑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要通过多次试验来确定,并且配制混凝土时一定要按照相应的配比来配制。其次,还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据调查数据显示,混凝土的坍落度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按照设计标准来把控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且还要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初凝时间、传输时间都能符合设计要求。只有在确保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加快施工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禁止出现混凝土仓面或钢筋被液压油污染的情况,一旦出现污染就要立即处理,避免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其次,滑模提升的速度与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要维持一致,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时,一定要分层振捣,减少漏振现象的出现。同时,在浇筑时,禁止将混凝土拌和料直接投放到滑模中,不然会影响到最终的振捣成效。

2.2滑模的控制技术

完成了滑模的安装和调试后,就能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滑模技术对操作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一般是采用门机或塔机来实现浇筑作业。大多数情况下,要在滑模模板间浇筑一层混凝土,再通过变频振动器来振捣作业,而振捣的次数要控制好,避免出现爆模的情况。当浇筑作业符合工程的各项标准后,就要将滑模的高度提升20cm,并且拆掉滑模底部的组合钢板,对滑模进行审核,使用平整抹面技术进行操作。

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后,就要全面的观察、分析并检查闸墩,判断其是否有倾斜、偏移的现象,确保各项参数都满足工程技术的要求,再开展浇筑作业。滑模的高度几乎是每个小时向上提升20cm。如果钢筋和钢管的长度不足,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接长。当滑模的高度达到2-3米后,就要在滑模的底部悬挂吊篮,并在外部悬挂安全网。在夏季采用的滑模养护措施一般都是洒水,且每隔30min就洒一次,如果天气较为炎热,就要调整好养护频率。当闸墩高度达到工程设计的一半位置时,就要停止浇筑,并对各种运行设备进行全面、充分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故障的部件并进行替换。此外,还要查看闸墩的变形情况及混凝土的浇筑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开展。

2.3模板的滑升控制

模板滑升的初级阶段:尽量降低滑升的高度,便于整体滑膜装置进行带负荷的检验,减少粘模情况的出现,并且还要检验模板的强度来确定出模时间及滑升速度。正常的滑升阶段:每层的浇筑高度都控制在20~30cm,在这一浇筑高度中滑升9~10行程,而滑升速度要控制在:每30~20min滑升1~2个行程,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成形质量,一定要控制好模板滑升的速度及出模强度。钢筋的制作及安装工作:在施工中,钢筋的制作和安装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且工作环境较差,施工单位还要结合模板滑升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不同工种间的关系和任务,通过相互的配合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2.4模板拆除

在拆除模板前,首先一定要先切除闸墩顶部出头的钢筋以及穿过离心式液压千斤顶上多余的钢管,便于后期的拆模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滑模上的照明灯具、电器设备等也要拆除,减少滑升的牵引力。其次,拆掉固定滑模墩头和墩尾的螺栓、滑模底部的吊篮。另外还要利用后吊机升起滑模墩尾和离心液压千斤顶,完成了吊臂的固定后,就要拆除吊篮,下放滑模。最后,使用吊机将滑模吊出,再拆掉滑模的中间及墩尾结构。

3.水利水电工程滑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进行操作能够减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滑模施工属于连续性工程,采用此项技术能够提升浇筑速度,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还能减少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滑模技术的施工中,经常会由于质量管理不当而出现较多的问题,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控制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滑模操作盘的平移和倾斜、扭转问题、混凝土表面的缺陷、爬杆弯曲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都是由于液压千斤顶工作没有同步,工作荷载不均匀,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对称,导致出现纠偏过急的情况。对于这类施工问题,首先一定要强化施工作业的检测力度,确保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就及时的解决、处理。其次,为了减少千斤顶工作不同步的情况,就要对其进行纠偏、调整。此外,可以采用施工技术实现纠正,并且保证纠正工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混凝土表面拉裂、模板变形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是一项特殊性工艺,在大多数的水库大坝等防汛工程中都会采用到此项技术。但是此项技术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一旦施工中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可预计的影响。因此,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探索,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金笛.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205.

[2]曹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14):33-34.

[3]汪毅.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18(04):136-137.

[4]陈昌海.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9):100+106.

论文作者:董礼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论文_董礼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