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中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探究论文_孙旭

煤矿安全生产中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探究论文_孙旭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但是伴随而来的矿难事故频频出现,影响着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和正常发展,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要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作用

1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技术是生产核心

煤炭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其生产水平影响重大、最为直接的就是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只有妥善运用科学的生产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炭企业的有序发展,才能使生产过程有序进行,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进步。传统的煤炭开采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发展的需求, 煤层逐渐加深,只有将不同类型的煤炭分门别类的进行回采,才能将其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开展煤矿分层开采,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还能够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1.2技术影响生产过程

想要从根本上保证煤炭安全生产工作,首先就必须要确保有安全的生产技术,在整个煤炭生产过程中得以始终贯穿,只有确保安全的生产,才能使后续的施工顺利进行。煤炭生产技术管理涵盖了很多项内容,比如施工技术、矿井设计等等,这都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发展,也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所在。

2目前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首先,主观因素。有的职工存在侥幸心理,为了省事,减少麻烦,开采过程中不尊重客观规律和规章制度,在明知违章存在危险的情况下依然盲目施工,不按照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技术规范施工,致使事故频发。有的职工存在无知心理,日常不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不清楚作业中需要重视的安全问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违章;有的职工存在依赖心理,缺少主见,遇到熟悉的问题,不但不及时阻止他人的违章行为,自己也跟着进行。

其次,客观原因。企业管理不严格,多数煤矿企业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对违章行为惩处力度不大,致使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安全教育力度不足,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基层职工整体素养不高,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较为缺乏,且大部分小型煤矿企业都没有根据国家规章制度建立培训制度以及考核体系,也没有遵守先培训后就业以及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使得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较低,容易出现各种错误操作;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到位,不关心职工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使职工缺乏归属感。

2.2缺少健全的安全措施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矿产资源存储量较为丰富,品种比较齐全,分布广泛,大部分煤矿开采作业都是在井下进行的,这样以来就增加了开采难度。另外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井下开采的设备以及工艺要求较严格,成本非常高,使得多数企业并没有使用先进的设备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力生产,更谈不上健全的安全保护体系。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生产设施设备以及保护措施等。

2.3安全监察体制存在问题

现如今,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煤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也逐渐暴露出我国现有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安全监察体制主体存在重复现象。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采用的是多元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定弊端,组织机构之间存在重叠,假如无法进行协调,对于矿难事故问题,各个机构之间就会相互推卸责任。(2),煤矿安全监察立法不完善。立法指导思想较为落后,法律的实际操作性不强。(3),大部分企业没有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使得安全部门形同虚设。多数企业的检查体系较为陈旧,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4)在执法规范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没有严格的处理指标,没有明确规定哪种类型的问题可以由监察人员直接处理或者需要向上汇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将所有的问题都进行上报,这些大量复杂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工作的进度,一些重要的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质量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3.1加强采掘技术管理

通过分析煤炭生产现状可以看出,煤炭生产过程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工作,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必然会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那造成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所以,煤矿生产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加强对采掘技术的管理工作。该项工作主要是设计管理、技术管理、采掘工作面现场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所在,对于整个煤矿的生产活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煤矿安全生产活动,必须要基于系统配套、合理集中、安全高效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传统的工艺技术,应用先进的设备,严格按照制定的规定制度进行操作,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3.2全面开展、落实“一通三防”煤矿生产技术管理

在整个煤炭开展的过程,任何环节的操作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面临的未执行风险也较大,为了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煤矿企业必须主动积极的落实“一通三防”管理模式,所谓“一通三防”其实就是在开展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也有效的方法充分通风,同时做好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的工作。其中在设计通风技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将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置,以保证矿井下工作人员呼吸所用氧气量的同时,提高通风质量。另外在设计通风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进风井和回风井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保证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以顺利开展相应的管理和检查整改。施工人员还需要对通风方案的效果和结构进行实时有效的检查,继而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另外,为了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必须根据矿井实际特点,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避灾逃生方案,旨在应对井下突发状况,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火灾事故预防意识,定期的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火灾演练应对瓦斯爆炸,煤尘燃烧是十分有必要的。

3.3优化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 建立劳动力供给与工程要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这是遵循统筹规划的原则, 根据动态平衡, 对施工队伍进行科学管理。在现有劳动力的基础上, 对人员进行合理调配, 按照计划充分保证人员的创造性,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使劳动力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第二, 强化技术培训, 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技能。这是将煤矿生产工作作为煤矿工程的主体, 将施工者的素质作为提升工程技术质量的关键。为了提升工人素质, 要建立严格准入制度, 并通过严格的岗前培训, 使其具有煤矿工作资格, 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保障工程质量人力支持。第三, 创造条件吸收专业技术人才。煤矿生产既需要理论型人才, 又需要实践型人才。随着企业技术的更新升级, 企业要聘请专业的技术教员, 对工人进行现场指导, 从技术方面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

3.4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过程当中,要想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把技术形式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技术管理体系的价值。目前多数煤矿在施工管理阶段,都采取粗放管理模式,所以必须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积极使用先进的技术形式,借助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提高技术形式的利用效率。另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于通风管理工作方面,一定要确保通风设施健全,制定合理的通风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使其能够尽快掌握不同技术的属性,从而合理使用现有技术,提高工作质量管理水平。

结论

现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运营理念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煤矿企业对于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越来越完善,逐渐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适合当今时代应用的规章制度,赋予了安全生产更深层次的含义。煤矿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自身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生产技术、设备的管理,确保煤炭生产有序安全进行,也为振兴煤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永亮.分析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及管理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8):80-81.

[2]刘标.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J].科技风,2018(09):146+148.

[3]毛兆龙.探析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J].科技与创新,2019(16):93-94.

论文作者:孙旭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生产中工程质量管理的作用探究论文_孙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