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对武进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_产权制度改革论文

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对武进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_产权制度改革论文

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对武进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权制度论文,乡镇企业论文,企业改革论文,乡镇论文,武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以来,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迅速推向深入,据笔者在武进市的调查所了解的情况看,目前全市改制工作已全面深化,还未改制的企业也大多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该市乡镇企业的改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拍卖、租赁和股份制(主要是股份合作制,再就是以上三种的复合形式,如先售后股,先租后股等)。通过改制,企业的产权关系已基本明晰,强化了经营者的责任和主人翁的意识。企业的项目决策更加慎重。内部管理更加严格,起到了决策科学和浪费减少,企业效益和职工积极性大大增强的效果。但改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武进市改制情况谈谈本人对有关改制方面的一些看法。

1 改制的必要性

苏南的乡镇企业,起步早,规模大,尤其是集体企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激烈,其弊端渐渐暴露出来,亏损面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在于:

1.1 乡镇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挑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被行政计划牢牢捆住手脚,其生产经营活动只对政府不对市场,从而形成大量的“市场真空”。正是在这情形下,乡镇企业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发挥营销人员的踏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进千家万户的“四千”精神,抓住了单一计划经济所导致的严重短缺的畸形卖方市场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从而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现武进市政府所在地湖塘镇曾两度获得“中国乡镇之星”的称号。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开始转换经营机制,被旧体制束缚的潜力正逐步释放,凭借其资金和技术的优势,纷纷涌入被乡镇独享的市场。虽然在市场竞争中两者各有优势,但从总体看,乡镇企业独领风骚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再加上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将更趋激烈。这从近几年武进市乡镇企业效益滑坡,亏损面加大可见一斑。

1.2 政企不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退化

乡镇党政组织既是企业的行政领导,又是集体资产代表,还直接参与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乃至日常的经营管理。政企不分和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经营者行为短期化。一些企业承包经营负盈不负亏,分配日益福利化。各种形式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冒头,内部激励机制削弱,机构设置求大求全。干部坐上“铁交椅”能上不能下,任人唯亲,用人唯上,家族化经营现象严重,一些乡镇企业的干部同厂长有亲戚关系,群众意见很大。这些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增大。造成一些企业资不抵债,出现了“企业负盈,政府负亏,银行负债”的现象,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1.3 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一是企业资金积累相当缓慢,企业自有资金非常少,资产负债率高,企业流动资金普遍不足;二是企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资本投资率偏低,资金不足的矛盾就日益突出,由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能力差;三是由于资金的不足,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四是机器设备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下,后劲不足。乡镇企业的生产工艺与机器设备一部分是国内80年代生产的,到今天逐渐变得陈旧落后或不适应生产需求了;一部分设备是从国有企业廉价买来的二手设备,机器设备陈旧化现象严重,目前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1.4 产权关系模糊不清

武进市的乡镇企业属于典型的“苏南模式”,其主要特征,一是基本上都是乡村集体企业,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二是乡村企业基本上是集体独资企业,产权结构比较单一。一些企业只拥有对资产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所有权则属于乡镇集体。乡镇企业集体财产名义上属于举办该企业的所在地镇村范围内全体集体所有,但实际上都造成“人人所有,人人没有;谁都该负责,谁都难负责”的状况。“集体所有”实质上成了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所有,一些乡镇企业成了行政组织的“附属物”,企业自主性受到行政力量制约,未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 改制的具体做法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克服原有企业弊端,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新体制,武进市从九三年起就开始积极探索并推进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率先在该市郊区、礼河等镇展开,取得了明显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全市已广泛深入开展改革,成效很大。其具体做法主要有:

2.1 思想发动,明确政策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针对干部职工对改制存在较多的疑虑,企业通过各种会议,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围绕什么是改制、为什么改制,怎样改制等宣传发动。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改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同时,改制领导小组全权负责企业的改制领导。

2.2 清产核资,资产评估

清产核资是摸清集体家底的必要措施,是镇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为此,该市坚持以集体资产的保值作为出发点,严格把好三关:一是财产清查关。在资产评估作价前,先由企业组织人员按照评估机构的要求,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债权债务及呆帐等彻底进行清查核算,然后由乡镇资产办等职能部门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进行复查,堵住了清资工作中的各种漏洞,为资产评估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资产评估关。根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程序,由市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全部资产进行了评估,国资部门作了审核确认,客观、准确地反映了企业资产价值量,为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创造了条件。三是产权界定关。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界定“净资产中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私有资产。该市邹区镇通过清理核实,基本摸清了集体家底,全镇164家镇村企业, 共有集体净资产8515 万元, 其中镇级4882万元,村级3633万元。

2.3 资产出售,招股认股

按照试点企业改制政策,制定企业改制方案,为了增加改制的透明度,该市的做法是在核清家底的基础上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张贴广告,公开报名,公平竞争。在实行公开招标拍卖过程中,党委、政府主要是把好投标人的资格审查关。

2.4 搞好资产经营,促进保值增值

企业改制后,回收的货币资产如何经营,如何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该市对这部分资产的经营,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填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针对一些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镇政府把部分资金以借贷的形式给予支持。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又确保了集体资产在生产中流动,在流动中增值,增加了集体收入。据测算,该市邹区镇仅出借资金利息一项就可增加集体收入180万元。

第二,以投促活。对一些企业具有发展潜力,但又由于资金缺乏,不能正常生产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该市邹区镇先期投入3000万元的钢管和药用玻璃两个项目,由于资金短缺,企业不能正常生产,先期投入资金非但没有回报,还要支付可观的利息。后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又投入1200万元,促使企业复苏。现已成为全镇经济发的增长点,此外在支持第三产业和贫困发展方面,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

2.5 积极搞好各项服务

在企业转制中,该市的很多乡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引进项目,收集信息,筹措资金等方面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促进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并举办转制业务培训班,工商变更登记班,邀请专家为党政领导、业务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上有关股份制知识的辅导班,从而为建立股份制企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2.6 因企制宜,盘活存量资产

该市各乡镇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因企业制宜,其方式多样,其中以牛塘镇做法较为典型全面,主要有:

存量转股:在对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实行存量资产转为企业或法人股份,使债权变为股权,带动增量扩张,以加快企业发展。

拍卖转让:将企业的闲置资产通过公开拍卖,择优转让的方法转给债权人或其他法人,帮助企业恢复生产。

租赁经营:对闲置资产过高的厂家,将企业所有资产全额租赁给客商经营,取得较好的效果。

挂靠联营:寻找靠山,嫁接改造,吸引大企业以资金、技术、产品等作价入股,将企业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双方联营,优势互补。

兼并重组:将小微亏企业以存量资产并入优势企业,既可使小企业存量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又扶持促进了规模企业的发展。

划股出售:对镇村比较好的企业进行资产折股出售,实现存量变现,促进了骨干企业的发展。

分立破产:争取保一块、破一块、转一块等办法,将闲置资产分而治之,局部盘活。

技术改造:充分利用闲置的厂房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较少的增量激活较多的存量。

3 改制成效

武进市乡镇企业改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摸清了家底,盘活了存量资产

通过清产核资,一些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了暴露和清理,从而有效地堵塞了漏洞。通过产权上市转让,吸纳职工入股等途径,置换和盘活了存量资产,同时企业也筹集了大批急用的资金。同时对改制的方法也大胆创新,如武进市湖塘镇,企业转制均采用招标、投标方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标原则,使集体资产有效地实现了保值增值。如湖塘印染厂,原投标底为1288万元,实际成交达1400万元;。

3.2 初步明确了产权关系,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企业普遍建立了国有股、集体股、社会法人股、职工个人股权的多元投资结构。明晰了产权,明确了职责,形成了新的企业发展机制。企业改制后通过内部职工持股,做到了联股、联利又联心,结成利益共同体,理顺了企业内部关系,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转为以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行调控、指导、服务为主的间接管理,如该市湖塘镇率先创立了集体资产经营公司,负责镇集体资产的投资、拍卖、转让等经营业务,依法保护集体资产权益。

3.3 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

改制企业为了提高效益,普遍采取完善规章制度,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改制企业出现“成本变低,速度变快,管理变强,效益变好”新态势。

3.4 企业经营者与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改制企业的职工具有双重身份,企业的兴衰成败与之休戚相关,因此更加关心企业,热爱企业,企业法人代表经过选举产生,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素质得到提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都得到改善。经营者的风险意识,责任性大大加强,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责任感增强,工作颈头更足。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管理更加严格。

4 改制中的难点及出路

随着企业改制面的扩大,改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4.1 改制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企业虽然在体制上顺利地进行了股份合作制,但是改造企业体制不等于就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只不过为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创造了条件,为此,要深化企业改革,尽快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在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过程中,有的企业并没有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主要载体的企业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因此,公司组建后,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新三会,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聘任总经理,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初步形成企业内部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构。同时,健全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从组织上保证老三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新三会在研究公司重大问题、重大决策时,党委会、工会和职代会积极参与集体决策。

4.2 职工分流、安置问题

改制后应建立新型的劳动人事制度企业应对所有的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将精简落聘的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在管理人员选聘上,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在用工制度上实行劳动合同制。尽管各地对改制企业成员都作了原则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改制企业的裁员力度较大,出现了乡镇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新问题。因此,政府应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组织引导,就业培训,从事三产政策等工作紧紧跟上,对于留用的职工,要通过协商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职工的报酬、福利、养老保险及辞退等办法作出具体规定。在分配上,与新机制相适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在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搞好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必须加快组织人事、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开展,建立镇村两级的社会保障体系。

4.3 关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乡镇企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所以大多数乡镇企业都是从技术层次低的产业开始,土法上马而发展起来的。即使有一些设备,也大多是城市大工业淘汰或更新下来的旧设备,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改制后,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走以提高企业素质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方式,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乡镇企业的质量。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了,为技改的投入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从而能促使乡镇企业走向自我发展的道路。

4.4 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问题

在企业资产评估中,往往比较重视企业实物资产的评估,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如对企业的商标、配方、图纸、土地使用权,尤其优势企业的信誉等等没有评估或低估。

标签:;  ;  ;  ;  ;  ;  ;  ;  ;  

产权制度改革是乡镇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对武进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_产权制度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