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论文_代德亮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论文_代德亮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2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是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将城市垃圾经过填埋,循环处理,通常采取快速而高效的处理方式,使其达到稳定分解、安全卫生、回收利用率及分解率高等目的。目前,最常采用的处理方式有回收利用、填埋场填埋、废料化、焚烧及一些生化处理等。通过各种分解方法使生活垃圾达到降解、降量的目的。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一、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自1985年在深圳首次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在最近几年才形成稳定的产业格局。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73个,分布在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3个省会城市、113个地级城市以及74个县,并网装机容量合计543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98亿千瓦时。543万千瓦的垃圾发电项目,年垃圾处理量超过8000万吨,占全国县级以上城市与城镇(不含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比重30%以上。

截至2017年6月,合计投产项目296个,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预计到2018年初,装机容量将超过68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50亿千瓦时,年垃圾处理量超过1.05亿吨,占全国城镇垃圾清运量的比重为35%以上。根据《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则提出了垃圾焚烧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明确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布局52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022万千瓦;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发改环资[2016]2851号),截至2020年底,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因此,从宏观总体而言,全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垃圾处理的一种主流方式。

从发展速度与规模而言,我国目前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垃圾处理量“三大总量”均居世界第一;从发展质量而言,我国当前垃圾焚烧发电的焚烧炉、烟气处理、渗滤液处理和固废处理等工艺和环保最新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区域分布而言,垃圾焚烧发电的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内地省会城市以及部分大型城市;就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及垃圾处理能力而言,近5年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单机容量规模、单位垃圾处理能力、处理单位垃圾产生的发电量均大幅增加;从发展空间而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增长动力转换、推动动力变革,垃圾焚烧发电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二、焚烧垃圾发电的重要性

(一)环境问题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环卫部门收运的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主要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为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人民大众对垃圾处理设施的“邻避效应”,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将越发困难,特别是填埋场的占地面积大,臭味等环境问题突出,易引发民众的抵触情绪,产生社会稳定风险。因此急切需要采用一种减量化效果更好的设施进行垃圾无污染、无害化处理。

(二)建设规划的要求

国家相关要求中,要加强城市垃圾绿色化处理设备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大大中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乡镇垃圾绿色化处理的进度,对于仍未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的乡镇或城市,优先增建垃圾处理设施,进一步减小城市和乡镇垃圾处理能力的距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如何选择垃圾处理的方式,根据地区不同确定。但前提是要使垃圾处理资源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合理化等。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和东部地区以及资源匮乏的地区、人口数量较多,垃圾量较大的地区,优先采用集中收集焚烧措施,对于一些具备运输条件较好的城市或地区,可以通过多区域集中的方式进行焚烧处理。

(三)社会效益明显

焚烧垃圾发电项目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具有较优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环境问题是现代化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性问题,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建设形象,从整体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项目的建设及运营,能较好的解决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化的问题,能够还城市一个整洁、卫生的市容,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改善。对于实现现代化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相关思考与建议

(一)推动垃圾焚烧发电制度政策全面建设

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支持政策包括经济支持政策、技术支持政策和社会支持政策三类,共同构成了垃圾焚烧发电的政策体系。在经济政策上相对全面,但是在技术扶持和社会扶持方面尚显滞后。尤其是社会支持政策,我国在垃圾分类制度方面政策较不配套,没有相应奖惩措施予以规范。另外,由于《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是指导性文件,在如何指导地方编制中长期专项规划,如何指导地方政府做好规划选址和场址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在信息共享机制下如何相互配合开展规划管理工作,如何建立专项规划评估考核机制等方面,这些都需要从政策制度层面进一步细化。

(二)强化自动监测与联网,倒逼排放稳定达标

2017年4月20日,原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厂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和联网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环监[2017]33号),要求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于2017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装、树、联”三项任务。其中,“装”是要求垃圾发电厂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联”是要求企业自动监控系统要与环保部门联网,排放数据不仅连接当地环保部门,还要把数据上传到原环境保护部的平台。通过“装”和“联”可以倒逼企业提高焚烧以及环保工艺水平,以实现大气污染物全面稳定达标排放,避免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造假,提高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环境管理整体水平,同时还便于环保部门执法监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完善二噁英、重金属等排放微量的污染物的在线监测工作。

(三)加强信息公开,最大限度降低“邻避”效应

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邻避”问题成为制约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选址工作和严格控制项目运营期的大气污染排放是防范和化解垃圾焚烧发电“邻避”问题的重要措施。在环办环监[2017]33号文中,“树”是在便于群众查看的显著位置树立显示屏,把这些监控到的数据实时向社会公开。通过对垃圾发电的“装、树、联”要求,结合项目前期的决策公开、规划公开、环评公开、核准公开、建设公开,基本能够实现垃圾发电企业最大限度的信息公开,实现政府与全民同抓共管、社会共治。另外,当地政府应该对周边居民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要建立与垃圾处理项目周边居民的协调机制,如韩国拿出10%的垃圾处理费给周边居民作为补偿等。

(四)因地制宜推进垃圾焚烧发电热电联产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8]8号)中,发布136个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其中,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26个、城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8个、沼气热电联产项目2个。所以,应该在做好环保、选址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前提下,在大中城市及人口密集、具备条件的县城,依托当地热负荷,因地制宜推进新建垃圾发电项目热电联产或对已有项目实行供热改造,并采取一定经济措施以鼓励垃圾发电项目实行热电联产,作为县域清洁供热方式的补充,最大限度为地方以及工业园区提供清洁供暖与清洁工业蒸汽,为实现县域内燃煤锅炉及散煤替代做出贡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垃圾焚烧发电分布式热电联产示范的可行性。

四、结论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作为新兴的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国家支持的投资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兴的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和运营,该项目的营运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等优点,是值得推广投入的环保项目。

参考文献

[1]方源圆,周守航,阎丽娟.中国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与应用[J].节能技术,2017(1):76-80.

[2]彭献永,顾念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J].工业锅炉,2017(03):6-10+13.

论文作者:代德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论文_代德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