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生命放飞论文_谢钦彬

让学生的生命放飞论文_谢钦彬

——小学思品课教学

谢钦彬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二家小学 637000 

摘 要:现实中的“生命”与“教育”的关系处于分离的状态。思品课要创新形式,和谐环境,优化评价;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个性张扬,生命得以精彩飞扬。

关键词:思品课 学生 生命

一、创新教学形式

1.在生活中体验。思品课要从纯粹的课堂教学里解放出来,走向社会大课堂,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问卷、采访、调查、参观、体验等形式,让学生用心经历、细心体验,不断丰富生活经验和情感,从而真正丰富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例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为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我设计了以下问题:“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最使你感动?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孩子们回忆生活情境道出了父母充满爱意的点点滴滴,体会出了“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培育我们成长,花费了许多的心血”的含义。而后,让学生填一填“父母最爱吃什么”、“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孩子们尴尬了,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许多同学自责、羞愧,纷纷表示要多关心父母。“生活即教育”,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才能把儿童培养成社会主体。

2.在合作中学习。思品课应提供广泛合作的机会,而学生间的合作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差异,建立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改变班级授课为主、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的整合作用。例如教学《分清是非》一课时,引导学生围绕“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一问题在互相合作中表述、争辩。在小组中,学生的发言是真实、随机进行的,同学们在各抒己见中获取知识、明白道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放到全班讨论,一组说,全班议。这样,能锤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3.在情境中熏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品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自觉内化行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描绘、音乐渲染的情境中,在讲故事、演小品、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演示的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达到教与学的共鸣、情与理的交融。

4.在思辨中成长。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总是习惯于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这样不利于开展理性的思辨和对问题的研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提高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行为辨析题,引导他们参与思考、辩论,从而明辨是非、深化道德认识。

二、和谐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要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成功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给每个学生,把温暖的语言播撒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或不同意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心、发展创造力、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再次,教师要宽容学生。大多数孩子在思品课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但差异总是存在的,当学生答错题或不会答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并适时给予点拨、启发。这样,学生在思品课上可以摆脱压力和束缚,不必担心主动学习会招来批评或嘲笑,也不必担心失败带来的压力。上课时教师要允许学生自由站立、插嘴发言;讨论时还可以站到讲台前做“小老师”;座位可以变秧田型为马蹄型、圆型、方型等,以便于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正如赞科夫主张的那样,要让儿童在课堂上过一种“积极的沸腾的精神生活”,为学生主体性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优化教学评价

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恰到好处的评价不仅使学生感到满意、满足和自豪,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释放正能量。

1.评价需要期待。教师对一个突发的、偶然的行为应推迟判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使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帮助、激励、赞赏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也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不满足、争上进。

2.评价需要评语。如果说求知过程是一个航行的过程,那么评价机制就是一座坚定的灯塔。从百分制向等级制转化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总感觉不明不白,特别是德育评价,更教人无所适从。一个“优”的内涵到底有多少?而对一个行为的评价往往是辩证的,难道一个“差”就可以否定一个人吗?我认为对一个行为的评价更应该采用评语的形式,精确、清晰、有针对性,使人一看即明白。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但也不可泡在“好话”堆里。

3.评价需要细则。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中提出了过程性评价,这对思品教学至关重要。我们设计了《我做好孩子——288个文明礼仪细节》,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每月一个主题,每天一个规训、一项测评项目。设计了“阶梯式多元成长评价”方案,制定出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爱心积分卡”实施细则。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进行日常性的考核,有利于规范日常行为,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好习惯。

论文作者:谢钦彬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让学生的生命放飞论文_谢钦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