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重大变化_国家经济论文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重大变化_国家经济论文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重大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大变化论文,资本主义国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西方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以及与此相关或由此引起的其他变化,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外向型”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各国经济实力对比的新变化等等。这一系列重大变化,标志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经济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些重大变化具有历史意义,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李琮,192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

目前,西方正在兴起一场信息革命高潮,它正在推动西方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由美国率先提出的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标志着信息革命高潮的到来。

“信息高速公路”是以光缆连结而成的现代通讯网络。这种现代通信网络建设计划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其条件在80年代就已逐渐具备,现已臻成熟。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此需要,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事实上,现代信息网络的建设,几年前就已开始。只是到现在,由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加以组织、规划,并投入巨资加以推动,以期建成全国规模的,甚至超越国界的完整的信息网络。如美国在1991年已铺设了560万公里的光缆,1994年预计将增加到1600万公里。据估计,如果要将包括全国9500万个家庭在内的所有用户都用光缆连结起来需时20年,投资2000亿到14000亿美元。西方其他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也都在计划和着手建设这种现代信息网络。

当前信息革命来势迅猛,各国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方面都全力以赴,唯恐落后。虽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尚存在着种种困难,但这一跨世纪工程的最终实现是无可置疑的。

有人把信息高速公路看作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它的大规模兴建必将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看,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总是经济大发展的前奏。如19世纪中叶以后欧美大陆铁路的大规模兴建,20世纪50年代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兴建,莫不如此,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必定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但是,以兴建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革命高潮的到来,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简言之,这场技术革命将推动西方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这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飞跃。

目前信息经济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正在逐步形成。虽然它的最终形成需要一定时期,但根据现有情况,信息经济的一些特点已经显露出来:

1.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革。目前西方国家,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升级。主导产业正在加速从钢铁、汽车、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变为包括集成电路、软件、电子计算机、个人电脑、传真机、光缆电缆等在内的信息技术产业。预计1995年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将达到8500亿美元,1996年将达1万亿美元,将超过汽车和钢铁业,成为西方国家最大的产业。除此之外,其它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生物工程,宇宙开发等,也都将成为重要产业部门。

2.各行各业都将广泛采用电脑和信息技术,特别是企业的生产操作和管理将实行“电脑化”。例如美国企业界全年将在信息技术方面投资2750亿美元,其中45%用于工厂和设备,工厂中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第一次超过其他设备的投资。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价格不断下降,公司可以花较少的钱,使生产率和生产质量大大提高。

3.信息技术将与制造技术相结合,与其他各种高技术相结合,孕育出一系列新产品投入市场。如高清晰度电视、智能计算机、新一代机器人等。

4.信息经济要求具备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能使用和操纵信息技术设备的技术熟练工人、专门技师、工程师和科学家,那些不熟练工人和无法跟上技术发展的人将被淘汰。

5.信息经济要求企业在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同时,进行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事实上,美国公司还在80年代后半期就已开始进行这种变革。企业不再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而更侧重于管理效率的提高。为此,美国许多公司把一些职能部门进行了合并,取消了一些部门,减少了管理机构的层次,精简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掌握生产和市场信息,及时作出反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6.信息经济是高生产率、高效益的经济。由于广泛采用了信息技术设备,对企业组织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效率必然大大提高。近年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正在改变过去20年来提高缓慢的情况。

7.信息革命和信息高速公路,都不会限于一国范围之内,而将逐步扩及全世界。通过这种现代信息网络,各国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更多的公司,包括中小公司,将有可能进行跨国经营,跨国公司将有大发展。这一切,将大大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信息经济就是全球化经济。

总之,信息经济将是一种新型的更高级的经济。西方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在他们的一些著作中早就指出了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到来的前景,并对其特点和影响作了详细描述。但只是到今天信息经济才开始成为现实。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说:“信息的作用正在改变经济的性质”。这当然不是说西方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有了改变,而是从技术或生产力角度说的。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值得特别加以重视。

二、经济改革和调整

任何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各方面都要发生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样。目前,为适应信息革命的迅猛进展和信息经济的到来,西方国家正面临着新的改革和调整。当然,它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早已建立的市场经济范围内的某种改革。主要是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重点上,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关系上等方面进行一定改变。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是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某些落后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加强。除此之外,在微观层次上,即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方式方法和经营战略上,也不断进行改进。

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宏观政策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在战争结束后,西方国家在30年代大危机和战时对经济实行控制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以求避免大危机,实现“充分就业”,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第二次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一次是为了克服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胀的局面,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的新发展。西方国家的当政者,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为代表,声称要摒弃过去一直奉为圭臬的凯恩斯主义,根据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主张,一方面实行紧缩货币的政策,另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废除一些规章和限制,降低税款,削减政府开支,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等等。其结果,通货膨胀受到了抑制,但经济并没有更快增长,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增加,国债不断积累,多数居民实际收入没有多少增加,美国这个头号大国的外贸逆差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削弱。到90年代发生经济衰退时,政府束手无策,这套政策已走到尽头,非进行改变不可。美国民主党人克林顿于1992年当选总统上台执政,提出“振兴美国经济”的口号,重新调整了经济政策。西方其他国家受到这次衰退的冲击和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的困扰,也深感过去的那套作法不行了,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和调整的新探索。这是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的第三次改革和调整。这次改革和调整固然是为了解决过去形成的一系列结构性困难和问题,也是为了促进信息革命、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

克林顿政府把缩减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作为经济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到1998年减少赤字一半,总数约5000亿美元。为此,对政府行政开支进行削减,减少军费开支,同时增加高收入居民的所得税和某些公司的利润税,开征某种新税;此外,政府还实行医疗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促进科技研究与开发。在对外经济改革方面,政府力求缩小外贸逆差,争夺海外市场,扭转经济地位下滑局面。克林顿政府的这套经济政策,并不是回到凯恩斯主义,也与共和党政府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同,而是二者兼而有之,被称为“中间道路”。它表明,美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走向成熟。美国在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几年来进行了“重新设计”和管理的“电脑化”,这也标志着美国企业管理的新进步。

西方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经济改革和调整的重大课题。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引导”作用一向较强,政府在经济方面的规章繁多,限制也多。日本企划厅的一项报告说,日本官方限制的对象约占整个产值的约42%,这次衰退对日本的强烈冲击,近年来日本政府的频繁更迭,促使日本这种经济宏观管理体制不能不发生某种变化;日本经济一向更多地依赖世界市场,一贯大力促进出口,但日本国内市场却受到多方保护,不够开放。对日有巨额贸易逆差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强烈不满,不断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开放本国市场。因此,日本也将不得不进行一定调整。过去,日本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但在这次衰退中,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失去了原有优势。他们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在高技术领域寻找经济的新生长点,日本经济企划厅公布的1994年经济白皮书也指出:日本经济需“拓展出新的领域”。日本的企业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如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等。这些制度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弊病也日益明显。当着衰退来临,市场不振时,企业不能灵活应付,不能裁减员工,因而生产率难以提高,也需进行调整。美国报刊指出:“日本正处在一种它的企业界极不适应的情况之中,几十年建立的一整套信息…全部受到了挑战”。

欧洲联盟各国,在这次衰退中失业人数大增。而且高失业率在今后短期内难以下降。其原因之一是工人工资成本过高;其二是社会保障开支过大。如德国和法国的社会保障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3%和28.0%(1989年数字),而日本是11.1%,美国也只有18.6%。庞大的社会保障计划固然对增加部分居民,主要是贫穷居民、失业者、老弱病残等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的生活保障起了作用,但也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促使企业解雇工人。现在这套作法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改革势在必行。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中,机器、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技术发展相对较慢,在信息革命高潮来临之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显得更为迫切。

美国的经济改革和调整虽先行了一步,但困难不少,今后进展和成效如何尚待观察。日本和欧洲国家经济改革和调整任务更重,哪一项改革都绝非轻而易举,但又非进行不可。今后若干年,将是它们经济改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这次改革和调整标志着西方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比过去更臻成熟。

三、更进一步面向世界市场

西方国家在实行经济改革和调整的同时,又都以更大的势力争夺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经济从来不是自我封闭的,早在产业革命时期就已形成了世界市场,各个国家都通过贸易、金融等渠道把本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而且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从而形成了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虽然,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史上,不乏一些国家在一定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实例,而在特殊情况下,如战争时期,更是互相封锁,但这些都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化不断加强的总趋势。第二次大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经济国际化又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其特征一是各国间已不是仅限于发展流通领域的关系,而且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也通过互相直接投资,建立起更加牢固和紧密的关系;二是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已不仅仅是相互交流,而是互相交织,互相融合,形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的整体,各国经济都成了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早已是高度对外开放的。

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有了新发展,发达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进一步大大加强。这里且举出一些事实:

首先,世界贸易保持快速增长,1985年至1989年,每年平均增长9%。到90年代,由于经济衰退,外贸增长缓慢。现在,衰退已经过去,对外贸易正在恢复其快速增长势头,1993年世界出口增长5%,预计1994年可增长6%。无论如何,外贸的增长都将大大高于生产的增长,至少高出一倍。这样,各国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将继续提高。各国经济的增长将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对外出口。如在过去20年中,贸易在美国全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了一倍,达到总数的1/4。目前美国生产的全部产品中有1/4供出口。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这个比例还要高得多。

其次,国际劳务贸易,包括金融业,保险业、运输业、通信业、技术转让、旅游业等等,都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仅以国际金融来说,在伦敦金融市场上世界金融业务量每天多达3000亿美元,一年达75亿美元,为世界贸易量的25倍。

再次,这些年来,世界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到1992年为止,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达到近2万亿美元。每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在90年代最初几年增长有所减缓,从1990年的最高峰2320亿美元下降到1992年的1710亿美元,1993年又开始恢复,当年达到1950亿美元。这笔巨额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美国既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又是最大的接受国。1993年对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当年40%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发展中国家。

最后,以上各种国际经济活动的推动者是跨国公司,近些年来跨国公司有了新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份报告指出,跨国公司的数目已从60年代的19000家增加到目前的37000家,即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些母公司控制着20万家国外分公司,这还不包括无数非股权联系的分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占全球产出的1/3,它们的销售量达48000亿美元,高于世界贸易总额。

以上各种趋势随着技术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今后均将以更强劲的势头发展下去。

近几年来,西方国家都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扩张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如美《外交季刊》1994年1~2月一期曾刊登彼得·德鲁克的文章说:“过去40年的一项毫不含糊的教训是:更多地参与世界经济已成为国内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关键”。“过去40年的证据确实令人信服地表明,参与世界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国内经济表现好坏的起支配作用的因素”。美国官方人士也一再强调扩大和加强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指出“美国经济的活力比以往更加依赖国外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我们的商业利益服从对外政策,现在我们应当改变这种做法”。日本和欧洲国家也有同样的认识。如欧共体执委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经济的复苏“主要必须靠同第三国的贸易”。

发达国家的经济更加依赖对外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究其原因,首先反映着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力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国际分工就越深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也越加强。目前西方国家正在兴起信息革命的新高潮,它们的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这标志着生产力的新的飞跃。它必将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从而使一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的整体之中。这些国家重视和强调发展对外贸易和加强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无非是这一根本趋势的反映。其次,自从70年代以来的20多年,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危机加深,结构性困难加重,失业人数增加。在最近这次危机过去之后,这些困难和问题将依然存在。这种局面,迫使这些国家极力从占领国外市场寻找出路。再次,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与原苏联之间的军事对峙局面结束,各国转而把更大注意力和资源集中于促进经济发展,企图在世界市场上压倒对方,各国强调发展对外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是“从冷战转到商战”的反映。最后,目前的世界市场,一方面在继续扩大,另一方面,竞争对手也日益增多。特别是近些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一些正在快速前进的发展中国家,竞争力日益增强,成为西方国家的有力竞争对手。发达国家不仅彼此竞争激烈,又受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挑战,自然感到形势紧迫,要竭尽全力维护和扩大自己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

西方国家为了争夺世界市场采取了各种手段。首先是建立地区经济集团,如原已存在的欧共体已转变为欧洲联盟,美国也与加拿大、墨西哥一起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东亚或亚太经济圈也在加紧酝酿中;其次是加强以关贸总协定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乌拉圭回合谈判进行了8年之久,终于达成了一项协议,预计今后世界贸易将会有新的发展,而从中受益最多的首先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再次,它们正在双边和地区的层次上谋求加强相互关系,如美日之间,正在进行双边贸易谈判,美国要求日本对美国商品开放国内市场,以减少对日贸易逆差,为此,不惜以实行制裁相威胁。最后,各国都更多地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争相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特点是那些发展快,市场潜力巨大,政治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更成了西方国家激烈竞争的场所。

四、西方大国经济力量对比的新变化

与西方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以及各国进行经济改革、调整和进一步面向世界市场的同时,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特别是美、日、德等几个大国的经济力量对比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是最强大、最先进的超级大国美国力量逐步削弱。这个过程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战争结束到1973年。这时,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居于霸主地位。它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50年代初,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比重达45%,出口约占1/3。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当时几乎是世界唯一的对外资金供应国,它进行了大量对外援助和对外投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优势不断减弱,而其它西方国家,特别是日本和西德经济迅速增长。到7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下降到25%左右,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到16%,对外贸易不断减少,1971年终于转为逆差。与此同时,美元不断发生危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终于跨台,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美、日、德三足鼎立之势已见端倪。第二阶段,从1973年到1990年,这个时期美国的经济实力继续相对削弱,但已不再表现为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下降上。这个比重大体稳定在22~25%之间。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力量的削弱主要表现为联邦财政赤字和对外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特别是80年代,这种现象尤为突出。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1/3~1/2是对日逆差。美国不得不吸收越来越多的外国资本来弥补这个逆差。80年代中期,美国从最大的债权国变为大债务国,而日本则成了大债权国。日本的主要投资对象之一就是美国。在这个过程背后,是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产品竞争力下降,一系列重要产品的市场不断为日本所抢占。这一时期,尽管美国的经济实力仍是最强的,但日本和德国快速赶上来,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然而,进入90年代,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进程进入了又一个新阶段,美国经济力量削弱的趋势开始得到扭转,领先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而日本和德国却失去了过去那种追赶美国的势头,显得瞠乎其后了。这个变化与信息革命和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密切相关,也与各国对经济的改革和调整密切相关。在这些方面美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美国经济力量的加强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

1.美国率先走出衰退,从1994年第4季度开始快速回升。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达3.6%,大大快于日本和德国(预计分别为1%和1.5%);1995年,美国的增长率预计为2.8%,日、德仍不会高于这一水平。在以后若干年内,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大致相近。这就是说,过去长期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率高于美国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2.美国经济活动增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就业的增加。尽管美国公司在改革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大量裁减员工,但近几年来,新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超过了丧失的就业机会。10年来,美国经济增加了1800万个就业机会,净增20%;而欧共体的经济合起来与美国相同,但它们在10年里只增加了700万个就业机会,净增7%,失业率则约比美国高一倍。

3.西方国家经济的增长,除依靠就业人数增加外,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近几年来,美国改变了过去劳动生产率停滞的局面,开始加速增长,从1990年以来的3年内,美生产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是过去20年的两倍以上。如果按工厂车间每小时的产出计算,则这一指标提高更快,每年增长近5%,反观日德等国,其劳动生产率几年来基本停止增长。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本来高于德、日,现在差距更加扩大。据有的经济学家计算,还在1990年,德国(原西德)制造业生产率只及美国的86%,比10年前下降3;日本更低,仅及美国的78%。

4.近些年来,美国的出口增长较快,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近9%,比日本的6.6%和德国的4.2%都高。美国出口额在全世界所占比重,从10年前的10%回升到现在的14%,而德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其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7年的14%下降到1993年的10%左右。

5.美国经济优势的加强,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是在一系列重要产品、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的领先地位得到恢复和加强。如1983~1990年间,美国在芯片制造设备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从66%下降到44%,日本占据了第一位,但现在美国又夺回了失去的阵地,恢复了第一位置;在80年代,日本半导体在世界市场上所占比重超过了美国,然而到1993年,日本的比重只占41.4%,美国为41.9%,后者已开始超过前者;在个人计算机方面美国本来是遥遥领先,现在优势更加明显,其占全世界交货量的份额从1983年的59%上升到1992年的70%;计算机软件的世界市场则一直为美国所控制,1992年美占该行业3/4的份额,欧洲占20%,日本只占4.3%。即使在钢铁和小汽车等重要传统产品的世界市场上,美国的劣势也开始得到扭转。两年来,美国在世界小汽车和轻型卡车的销售量中所占份额增长了3个百分点,而日本的汽车销售量则趋下降。正如美报刊所说,美公司在一系列关键工业中“都在把日本对手推了回去”。

6.过去15年来,美国人所获专利权数量不断减少,但近几年来再度上升,1993年,美国人所获专利权占全世界的54.1%,而1988年为52%。

7.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全面提高,据设在瑞士的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和世界经济论坛每年汇编的有关报告,1994年美国的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位,过去80年连续名列第一的日本则下降到第三位。

8.在对外投资方面,日本在80年代后半期,巨额资金流向海外,而美国的对外投资增长缓慢。但1993年,美急剧扩大对外投资,投资额达1300亿美元以上,为1992年(550亿美元)的两倍多,为1980年(130亿美元)的10倍。美作为资金供应大国的地位有所恢复。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从80年代末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

以上种种现象,虽然多少带有些周期性,但主要反映了一种长期趋势。这些事实使美国人对美国的未来充满自信和乐观。他们说:“美国经济在恢复领先地位”,“我们正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之中,而美国正在领导这场革命”。日本人则承认:“日美在制造业领域的地位发生逆转”。

西方大国经济力量对比的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条件。首先,苏联解体后,世界进入冷战后时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各国都有可能集中更大力量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受益最大的是美国,它不必再象过去那样与另一个超级大国进行紧张的军备竞赛,第一次有可能削减军费开支,从而有可能减少财政赤字。它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仍然在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到处插手他国和他地区内部事务。但它更多地采取促使日、德等国一起干,或者通过联合国的方式,以减少自己的负担。其次,更重要的是,目前西方掀起了一场信息革命,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西方经济正在向信息经济转变,而在这个重大转变中,美国走在西方其他国家的前头。最后,西方国家正在进行经济改革和调整,美国动手较早,且已初见成效,而日本和欧洲国家困难较大,举步维艰,至今未见有多大进展。

五、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上述重大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目前西方世界经济已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或三极格局。这是日、欧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较快,而美国相对削弱的结果。如果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则还要加上中国和俄国,成为五极格局。现在,在西方经济的大转变中,美国的优势重又有所加强,而日、欧则相对落后。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世界经济三极格局或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五极格局会发生根本变化,更不会导致世界经济重又回到美国一家独霸的局面。只不过在这个三极或五极格局中,美国的力量更强些,因而它的国际地位也更突出些。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将自以为更有资格“领导”世界,它也将更加努力以图建立在它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事实上,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所作所为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日本和欧洲并不甘心落后,不愿屈从于美国的支配和指挥,而要竭力扭转落后的局面,力图赶上美国。从日本过去的经历来看,它的经济对外部冲击的应变能力较强。至于欧洲,则企图凭借“联盟”的力量加强自己的地位。苏联的瓦解,冷战的结束,又使日、欧有可能不再象过去那样依赖美国的“保护”,从而有更大的行动自由和余地发展自己。今后,美日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势必更加激化。

其次,西方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将使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即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南北差距本来就不仅是数量上的差距,而且有质的差异,即发展阶段上的差别。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而发展中国家,除少数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外,都尚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现在,西方国家向信息经济的转变,标志着其经济发展的一次新的飞跃,跃进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这势必使它们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更加扩大。当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以及那些正在快速前进的国家来说,西方国家经济的重大变化,客观上将向它们提供某种机遇,它们有更大的可能利用西方国家的资金、技术促进自己的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也有可能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发展信息经济,从而迎头赶上。但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特别是那些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停滞、衰败,政治动荡的国家来说,就将再次错过机会,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扩大,与新兴工业国和快速发展的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将扩大。

再次,西方国家的经济争夺是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为了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取得主导权和支配地位。为此,它们除了力图直接打入对方的国内市场外,还要向全世界,首先是向相邻地区扩张:美国将重点向中南美扩张,同时在亚太地区与日本展开争夺;日本则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东亚;欧洲联盟则逐步向原东欧地区、地中海地区和非洲扩张。它们的手段之一是建立和扩大以它们为核心的经济区和经济集团。事实上,现在已形成西欧、北美和东亚三大经济区,这些经济区内部和外部的竞争互相交织,形成世界经济错综复杂的矛盾图景。

最后,西方国家经济的重大变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些重大变化,又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将大大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关系也将加强。这样,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既有矛盾和冲突,又有协调与合作,这两种趋势都将加强。

标签:;  ;  ;  ;  ;  ;  ;  ;  ;  ;  

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重大变化_国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