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泛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未来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区的政府部门都已经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性,结合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城市当前的发展状况积极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气象,但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城市设计在城市发展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发挥怎样的功能成为行业内有关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引言
我国城市设计行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未来城市设计将会向着什么方向发展行业内许多人都存在着疑惑,作为专业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准确定位城市设计这一行业,让社会大众认识到城市设计的重要意义,如何更好的利用城市设计提升现代化城市的环境品质是业内人士需要关注的焦点。文章简单就当前阶段城市设计工作的基本状态进行简单的归纳,重点分析新常态下城市规划设计的传承及变革问题。
1新常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较之前有所减缓,但总体而言依然处于中高速增长状态,发展的方式逐渐向着质量效率型方向变化,经济发展动力不再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未来创新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种趋势之下,传统的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依赖土地出让获取城建资金的发展模式必然不再适合当前形势,政府部门开始加强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控制,市场开放量以及城市建设量都在下降,城市规划的重心将逐渐由增量空间规划开始转移,这对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规划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首先,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离不开城市规划的引导及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已经顺利的实现了世界最大人口规模的城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完善,少数城市还存在着超前的情况,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来说城市规划设计还不够精细,城市的功能内涵也不够完善,但未来发展的机会及弹性空间都较多。城市规划工作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城镇化背景与欧美地区发达国家当初的城镇化背景存在很大区别,他们是在工业化背景之下实现的城镇化,我国当前处于互联网“+”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发展,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自然不能完全参考西方的发展模式,要能够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当前经济转型、城市升级等形势之下,国家必须要积极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式方法,城市规划工作中要能够融入“以人为本”、“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理念,城市规划工作要具备前瞻性,要不断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竞争力,探索出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近三十年我国的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十分迅速,规模明显扩张,相应的城市规划机构及从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更好的促进行业发展,必须要能够结合市场形势、基于优胜劣汰的规则开展行业重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常态下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多学科竞争性介入的背景之下,城市规划行业内有关企业及从业人员必须要能够立足于行业实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能够冷静思考行业未来发展,可以说新常态为城市规划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2.1传承城市规划的传统与优势
为了加强城市建设,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有利于城市进步的文化保留,并将其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同时要合理设计改革的目标,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城市规划方案,加快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步伐。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传承,要合理配置城市的现有资源,注重工程的质量,符合社会发展奠定趋势。
2.2调整城市规划与新常态转型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生活并在城市定居,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迅速,城市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城市为人与人交流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这里聚集了人们智慧的结晶。在这个文化聚集体里,人们的文化水平快速提高,这也为加快人类文明进程奠定了基础。
2.3回归本源
城市规划的传承主要是回归本源,所谓传承是指传递和承接。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根本目标,但是从现在发展趋势来看,它完全背离了城市发展的本质。因此城市转型、回归本源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在城市传承中,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们文明的优势。其中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所以城市转型要回归本源,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
3城市规划的变革
3.1把握城市规划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
在新常态环境下,要求城市规划遵循市场化方向,以新常态作为契机进行创新,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平衡规划涉及到的各方利益,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以更加长远、科学的眼光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对原有城市规划模式进行合理创新,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整工作,对一些不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定和办法进行更改,改变传统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将“去库存”和“去过剩”目标进行融合,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进行城市规划创新,科学规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2要理性规划主导产业
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城市已经不仅仅是供给人们需求的机器,它更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消费机会。新常态下城市的重点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过渡到对主导产业的重视。城市发展的本质是发展主导产业,转移城市主导产业是促进城市各种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加快轨道交通方面设施的建设,让城市与城市之间变得更近,同时发展新兴产业,比如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养老等。科学合理地开发资源,有效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与资源的浪费。
3.3重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变革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城市的生命与活力。因此为了保证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传承与变革的有效性,应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城市规划时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为人们服务,深入贯彻以人民为本的理念,重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加大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从根本上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
3.4转变城市规划在新常态下的技术核心
城市规划的功能和价值转变是城市规划变革的重要依据,城市是人民生活的家园,新常态下应更加重视人本主义思想,城市服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功能更加显著。城市规划建设应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人与城市关系和谐的基础上,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以“人”为中心,应用相应的技术,对城市宜居性和城市环境改善作为技术的着力点,建设城市、文化、公众、环境和谐的环境。通过技术的有效应用,建设经济增长、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的城市。结语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当前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的并不完善,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新常态下现代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基于,行业内相关企业及工作人员要能够重视城市规划的传承及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谈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1):258.
[2]周岚,崔曙平.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城市规划,2016,(04):9-14-26.
论文作者:王文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常态论文; 行业论文; 我国论文; 城镇化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