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山水林田路房”文章打造美丽乡村“宁波样板”论文

做好“山水林田路房”文章打造美丽乡村“宁波样板”

文 |王才平 方 敏

从“百千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一直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始终按照“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做好“山水林田路房”六篇文章,统筹兼顾、融合发展、梯次推进,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创建水平。

着力强化生态保护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宁波的山不仅是城市绿肺、生态支撑之所在,更是饮用水源地、宁波人的“大水缸”。一直以来,宁波高度重视山林的生态保护修复,积极建设“大水缸”“大花园”,努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注重依山建景。宁波市在推进美丽乡村中着力在借山造势、依山建景上下功夫,建设登山步道、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等。指导各地在美丽乡村分类创建中充分利用好山的元素,并提出实施道路边坡复绿、风景线及主干道可视范围采石场生态修复等具体创建要求,打造了奉化“桃花盛开”、宁海“温泉休闲”、余姚“多彩四明 唐诗之路”、慈溪“养生达蓬 掌上明珠”等一批美丽乡村风景线。

促进“两山”转化。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以四明山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为重点,开展多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创新试点生态补偿示范项目,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全市400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40元/亩,其中四明山区等水源地为140元/亩,仅此一项增加山区农民转移收入近3亿元。

1848至1854年是罗塞蒂生活在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大家庭中间的时期,这段时间里他的作品或可说是最能代表兄弟会精神主旨的创作了。代表作有《圣母玛利亚的少女时代》、《受胎告知》、《邂逅》等。如1849 年展出的《圣母玛利亚的少女时代》,就较为忠实地体现了拉斐尔前派此前立下的创作信条。给画中做玛利亚模特的就是罗赛蒂的妹妹克里斯蒂娜,圣安娜的模特则是他们的母亲,老仆人威廉也被拉来做了圣母父亲的模特。画面亦绝不乏出色的细部描写,都是精密正确的。

自2003年开展“百千工程”以来,宁波组织开展“千里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和农民饮用水质量。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对是企业财务胜仗的保障兵,科学化提高电算化的管理水平更是是重中之重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同时,更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内外经济环境与企业实际情况,灵活把握管控的方式方法,力求摸索出一套完善灵活的成本管理和内控体系模式。

深入实施“五水共治”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

强化生态保护。颁布实施《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全市域范围内划定生态红线,以红线为界,推进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实施区域生态治理修复。实施新一轮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宁波市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亿多元,用于加强生态保护、促进产业转型提质等。开展新一轮森林生态修复,对禁止开发区花木地实施封山育林,对25度坡度以上区域花木移苗实行审批制度。

水利投入持续攀高。2018年,宁波市水利年度投入首超100亿元,一大批防洪排涝水利设施建成投用,有效提升了全市水利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推进宁波市防洪排涝2020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提档升级,农村饮用水安全覆盖率从“十一五”的71.2%提高到“十二五”的97%。

实施生态经济培育行动。全市培育形成樱桃、枇杷、杨梅、茶叶、竹笋、花木等特色主导产业,其中杨梅、茶叶、竹笋、花木产值均超过10亿元。开展林下经济试点工作,毛竹林下种植竹荪、姬松茸取得成功,林下黄精等中药材示范面积已达1000亩。深入实施“五百工程”,即创建100个森林驿站、100条森林步道、100个森林氧吧及100个“三园”(最美茶园、最美果园、最美花园),评定100家现代林业经营主体。

建设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区。通过打好田园洁化、绿化、彩化、美化“四化”组合拳,营造出“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新田园。全市建成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20个、精品农业风景线5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个、中国美丽田园4个。

在所提出的方法中,我们假设每一个触发器都有一个可以配置的延迟缓冲器插在其周围.首先我们对不等式(1)和(2)中的统计变量进行采样,在保证芯片工作频率的前提下,最小化其插入延迟缓冲器的数量.这里的采样可以理解为流片后的每一个芯片.如果有足够的采样,那么延迟缓冲器的位置便可以通过采样得到.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015年我国约有52100例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约22500例女性死于卵巢癌[2]。近些年来,我们在卵巢癌的治疗方面取得诸多进展,但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一直徘徊在30%[3]左右,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早期有效的筛查手段,导致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因此,如何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成为了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最有效的途径[4]。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肿瘤病人病情监测以及判断肿瘤预后的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依然是肿瘤学者的研究热点[5]。

宁波充分发挥660多万亩山林资源优势,以“森林宁波”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努力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污水治理扎实推进。坚持质量、进度“两手抓”和建设、运维“两推进”原则,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集中攻坚期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多亿元,实施治理村1554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0%。2017年起,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改造提升扩面三年行动,实施783个村,2019年底前可实现全覆盖。

水环境整治示范有序开展。开展宁波市“最美湖泊”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十大湖泊(水库)”和“十佳美丽湖泊(水库)”。累计建成19个水环境整治示范镇和345个水环境示范村。2017年,宁波市正式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试点工作验收。

加快推进“森林宁波”建设培育壮大林特产业

骨折是常发生的一种意外事故,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都带了极大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疼痛感,药物镇痛难以完全缓解患者的这种疼痛,为了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我院特对骨科患者实施了无痛护理,经临床研究发现,应用无痛护理效果极佳。具体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加快推进“森林宁波”建设,推动乡村平原由绿化向彩化、珍贵化转型提升。推进“一村万树”村庄绿化及农村森林公园、乡村小微湿地建设,重点抓好进村道路风景林、河道两旁生态林、村庄公园休闲林、房前屋后果木林、村庄四周护村林、农田小道网格林“六大片林”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在49%以上,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在20%以上。

实施森林村镇创建行动。广泛开展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创建,宁波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50%以上的城镇和村庄成为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各地积极推进主要河道的绿化美化工作,构建色彩多样、生态休闲的亲水林带。

奉化黄贤村(黄友平|摄)

镇海九龙湖俯瞰(黄友平|摄)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1.17±6.24)岁;鳞癌49例,腺癌1例。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卡氏评分>70分,未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无放疗禁忌症。

全力实施“两区”建设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宁波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农业主导产业,通过项目集中布局、资源集聚投入、产业集群发展和功能集合构建,大力实施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152211”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

建设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按照“田成方、路相联、沟相通、林成网”的要求,持续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农业减灾能力的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挥农业生态功能,打造现代农业的大花园。全市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20万亩,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

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2009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对功能区内沟、渠、路进行改造修补。首轮共建成市、县两级粮功区412个、面积80万亩。第二轮又建成45万亩市级标准化粮食功能区,补助标准为每亩1000元。“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提升粮功区127个、面积45.42万亩,总投资超过5亿元。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有力推动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

“五水共治”成效显著。通过组织实施“清三河”、水污染防治、剿灭劣Ⅴ类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治水行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 10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0%,提前实现“水十条”考核目标。80个市控以上断面水质持续提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0%,水质优良率为80%,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6.3%。

不断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

宁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全力加强农村路网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推进农村道路提标升级。“十三五”以来,全市把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与小城镇、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相结合,与美丽乡村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村道路网结构,提高村道密度。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作,配套建设消防通道、消防水池等设施,按照村庄规模配套建设停车泊位等,累计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00公里。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开展乡村公交场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建制村通班车率达100%。

建设“四好农村公路”。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要求,全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安全、绿道工程,大力开展公路边“三化”“两路两侧”“三改一拆”整治,累计拆除公路边违法广告牌23万块、违法建筑90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近1万公里,占普通公路总里程的90%。

“宇晴姐我呛了好多水,好在湖水温温的、清清的,喝下去也是甜甜的。”上官星雨拉宇晴的手,又去摸小鲲,她手上还有那块立下不小功劳的玉玦呢。

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通过“美丽公路”的延伸覆盖促进公路沿线镇乡乡村产业振兴,有效带动农村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市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市累计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1323公里,其中精品示范走廊累计完成449公里。

重点实施“联户改建”破解农民建房难题

2007年以来,宁波市探索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着力破解农建房难题。全市共新建改建农村住房3000多万平方米,有50多万户农户乔迁新居。

大力推进农民住房“联户改建”。针对鄞州、海曙等地区传统农村住房密度高、宅基地供给紧缺、一家一户改造改建难等难题,创新探索农民“联户改建”,有效破解农民建房难题,也为村容村貌改善提升探索了一条新路。仅鄞州、海曙两区累计新建农房1000多万平方米,有10多万农户改善了居住条件。

大力推进村庄梳理式改造。全市范围扎实推进“三改一拆”,把拆危、拆违与村庄梳理式改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梳理式改造,拆出了村庄建设空间、村庄绿化空间,改变了村庄破烂破败破旧的落后面貌,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象山县实施村庄梳理式改造,拆除破败倒塌房子,整理出建设用地5000多亩。

大力推进村庄风貌引导管控。编制《宁波市村庄规划建设技术导则》,从村庄选址、建筑设计与风貌控制、农民建房规划与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引导管控。编写《甬派村庄设计指引》《宁波市农房建筑工匠培训讲义》,指导各地开展村庄有机更新和梳理式改造提升,推动拆改结合、拆用结合、拆美结合。统筹考虑农村建房、建村、建景有机融合,加快景区村庄建设,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作者单位: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张逸龙

标签:;  ;  ;  ;  

做好“山水林田路房”文章打造美丽乡村“宁波样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