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自动化的线损分析应用论文_喜登峰

基于计量自动化的线损分析应用论文_喜登峰

广东电网责任有限公司韶关新丰供电局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计量自动化线损分析的基本原理,并对系统线损自动化计量功能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介绍了该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证明线损分析功能在测量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公司的经济利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线损分析

线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加强对线损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线损会导致大量的电能浪费在传输过程中,导致对公司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当前,线损的产生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公司可以通过设置电能自动化测量系统来大大改善这种情况。计量系统能够监测各种原因引起的线路损耗问题并自动应用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促进自动化计量信息技术的落实,以此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1 线损管理现状

当前,大部分电力公司都异常重视对线损管理。公司管理层普遍制定了在组织,管理和技术手段上,有效地减少线损并形成多级线损管理的策略,但是要完成避免线损的目标仍然具有一些问题。

首先,一部分贫困地区的电网系统发展滞后,分布点少,供电半径大。有许多陈旧的硬件设备,变压器,小容量配电器等,这些设备的负载重,线损损耗大;同时大多数电线直径小,损耗大且负载分布不均,工作不稳定且安全性低。这些问题导致安全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根据线损理论的计算结果来看,这些地区的电网系统正处于损耗运行状态下。其次,许多发电厂都有自己的发电机,这些发电机会减少无损功率的比例并增加线损率。第三,部分用电用户的背景非常复杂,并由盗电现象的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盗窃电力的现象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防止盗窃是电力企业的长期挑战,也是避免线损工作的一部分[1]。

2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2.1 自动生成线损模型

测量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硬件和软件的独特优势,分析不同变电站、不同环境和室外环境下测量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线损模型。系统发出指令后,模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每台机组必须配备一个模型,以便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实时有效地进行计算。该模型还可以在电网紧急情况下根据以往的故障解决方案快速分析电网故障,并在数据本身发生变化后更新数据库。确保数据可靠性的计算。

2.2 实现对功率因数的自动管理

在实际的线损管理中,可以通过测量自动化系统对功率因数进行管理。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主要是电力设备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产生的电能消耗效率指标。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输电线路损耗管理的效率,深入分析和调查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线损自动监测系统还可以计算出特定区域内电力用户的总电耗,从而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统计[2]。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监控界面查看输电线路当前负荷功率的功能,使供电公司可以根据公共用电的实际需求调整功率输出,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线损问题。

2.3 完成线损统计

使用计量自动化能够对线损进行完整的分析,例如:管理人员可以设置统计项目,如输入明细、项目说明、线损指标等,并根据系统设置范围选择项目类型、子对象、计算方案等。点击新增项目的按钮,来进行限额检查,检查的统计项目信息将显示在统计项目参数列表中。但是需要注意添加统计项目时,项目类型和项目说明不能为空,且范围选择必须准确。在四点线损管理过程中,线损率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的构成不同,这两种需要分析的线损目标被称为线损分析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线损分析对象应具有填入名称和压电相等数据,不能进行填空上传。整体系统除了能够统计分析电路损耗对象模型外,还可以实现对特定线损计算的自动化,并完成线损对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3]。

在初始阶段,线损管理人员可以对变电站、传输线等设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整理数据关系来使用传输损耗公式对每个组件和电源配置的线损进行计算。通过线损分析,可以得出计量自动化系统所导出的整体供电功率,并完成输入/输出功率统计。根据资料建立线损方程后,通常应根据现场电路或测量点的环境变化来及时更新方程,并对现有的测量点进行相应的添加或修改,以完成线损模型导出。例如,在主电网上新增一个50kv输电线路将被添加到变电站,这相当于在支线上增加50KV的测量点,配电网络也增加了50kV以下的新负载,此时便需要根据这些数据来更新方程以导出模型。

除此之外,对线损的自动化统计系统还具备24小时对电力网络整体运行状况实行计量与自动控制的作用,防止出现因人力管理所产生的错误漏洞,这样既完成了对线损的全自动统计,也避免了工作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2.4 线损现场自动检测与输出报告

(1)在现场有两种方法来自动跟踪和检测线路损耗:一种是根据电压类别、分区、馈线和站面积为每个类别设置测量值。支路指标包括母线、各电压等级主变、10 kV馈线等。然后可以为每个特定的行丢失对象设置索引,该特定对象的索引是按类别设置的覆盖设置。对于索引外的线损数据,系统显示红色,此时管理人员便可以发现异常。同时还可以利用行丢失查询持续时间和行丢失对象数量来查询对象的行丢失状态,通过这种方式,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发出的指示灯来判断线路损耗是否异常,然后做进一步处理。典型的使用情况如下,当某母线电源连续几周不稳定时,线损率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此时自动化计量系统能够分析线路两端的输入和输出功率,并找出功率偏差较大的线路。通过对这些输电线路的功率分析来检查一段时间内的日常功率。如果系统发现10 kV输电线路的功率突然发生变化,就会上报至管理界面[4]。

(2)输出综合线路损耗报告,线损报告一般包括分区统计、分压统计、输电线路损耗统计、变电站区域损耗统计、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统计、10 kV线路损耗统计、变压器损耗统计、线路损耗统计,这些统计数据一般均为小型数据统计,输出较为方便且自动化。相比之下,传统的“四点”线损管理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由于人工抄表工作量与抄表时间不一致,导致抄表代码容易出错,这会逐渐影响到线损统计和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其次,随着线路数量的增加,功率环网的速率逐渐增大,线路负荷调整更加频繁,线路损耗变得难以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进行线损管理报告统计,能够简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并提高线损统计的质量和效率[5]。

3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长,电力系统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资源的浪费现象直接影响国家电网的稳定发展。因此,开发能够有效减少传输线损耗并真正降低电能损耗率的自动化线损分析系统是供电公司的急切需求,本文仅做简单的技术流程分析,望未来研究学界能够进一步深入技术改革。

参考文献:

[1]符杰.计量自动化技术在配网线损管理的运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

[2]王汉卿.配网线损管理当中采用计量自动化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4,(20)

[3]易文华.电力系统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8(19)

[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编著.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一五”节能降损纲要.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5]赵建保.利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进行线损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3)

论文作者:喜登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  ;  ;  ;  ;  ;  ;  ;  

基于计量自动化的线损分析应用论文_喜登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